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化工专业转型升级策略

2024-03-09 01:12王潇唐利平孔新海陈咨含
化工管理 2024年6期
关键词:产教化工融合

王潇,唐利平,孔新海,陈咨含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0 引言

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催生了以跨界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传统产业已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化工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在全球智能化及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抢抓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机遇,已将人才发展需求与行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企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企业对员工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程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4]。

传统化工专业如何实现学生的深度培养,这是高校在学生培养时面临的迫切问题。晋梅等[5]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地方高校化工专业改造升级的路径。杨焕磊[6]分析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轻化工类专业立体化教学的改革路径。杨伟萍等[7]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袁宁等[8]从优化重组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创新教学环节、开设国际化课程组等方面对高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于立国等[9]以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探索并构建了石油化工类专业“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但现有研究主要从课程建设上提出了教学改革路径,鲜有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讨论。

为应对企业升级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本文剖析了传统化工专业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从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四个方面探讨了化工专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旨在为同类专业提供参考。

1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1 缺乏具备化工背景与信息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

据“流程工业”调查发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有超过九成的化工企业开展了数字化相关工作,但企业转型现状参差不齐,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仅部分企业构建了数字化职能发展岗位,大多企业严重缺乏以化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4]。

从现有化工专业教师队伍中发现,一些现有专业教师的教育背景缺乏学科交叉背景,以工程教育为主,多数属于“从高校到高校”,也不具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工作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意识,导致专业教学团队无法满足当前产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2 产教融合机制尚不健全

大多数化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职院校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长期停留在懂操作、懂维护的低技能水平上。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要求也更加全面。在新时代数字化石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培养思路落后于产业发展[10],与岗位动态需求脱节,导致较多毕业生不具备对应的技能水平和较好的工程素养,不能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

为加快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性指导意见。但现有政策偏宏观,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在具体实施时,需协调区域行业和相关主管部门,造成产教融合运行与管理难以有效落实,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加之企业和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关注点不同,企业更注重市场效益,学校更注重社会效益,双方产生矛盾时难以达到目标平衡。校企合作往往浮于表面,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等的不畅通,导致产教融合难以在行业、企业、学校之间深化。

1.3 课程体系设计内容过时,教学环节缺乏学科深度融合

近年来,集成自动化系统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提质降本的成效,随着企业对互联互通的重视,国际运营、无人值守、数据集成分析、云服务等新业态的涌现,加速了化工专业知识体系的更新。企业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更加看重。但现有一些课程体系内容相对陈旧,缺乏信息化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智能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相关的岗位,专业教学未有效融入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创新成果。

教学环节中尽管也采用了一些案例式教学项目,但局限于选用教材情况,未考虑企业技术短板。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时,尽管引入了仿真实训,但实践教学平台和环境建设不足,传统仿真实训与工厂实际差别过大,实践、实训环节相互孤立,无法满足个体需求,在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不完备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环节未真正实现多角度、多层次、跨学科的深度融合。

2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探究

对于学校而言,职教发展要实现教育链、产业链等多链延伸,达到社会效益,始终是要落脚到培养的人才能为企所用、为社会所用。因而化工专业的转型升级需立足行业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传统优势,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始终将特色育人作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2.1 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引领,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源头,以化工产业数字化需求为引领,要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教师队伍是关键,打造一支集理论和工程实践教学为一体、又具备学科交叉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1.1 结合院系实际,明确建设标准

各校的办学情况不一样,在师资队伍建设时存在差异,因而在打造“双师双能型”队伍时,要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标准,完善相关认证制度。国家已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但文件宏观性较强,因而学校应以此为基准,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标准,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形成可操作的认证制度。根据建设标准有计划地重新部署教师队伍培育工作,建立好内部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师资队伍专项建设资金,为教师创造大量学习、交流和提升机会。学校里部分青年教师是缺乏企业实践的高学历教师,是学校的后备力量,具备快速成长的能力,因此要为青年教师制定专门的提升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以提升高职教师整体水平。

2.1.2 健全考评机制,激发教师活力

教师自身活力对“双师双能型”团队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第一要素是师德师风,以此为基准的条件下,对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的不同贡献,可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工作考核及个人评价。同时,设置特殊工作激励政策,加大教师社会服务的考核比重,鼓励教师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并与企业一同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完成教师应用型成果评价,激发教师自身活力。此外,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1.3 拓宽人才渠道,名师引领发展

师资的储备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及时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因而提早谋划、科学布局、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意义重大。一是可以按照“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考虑吸纳一些本校毕业的在技师或高技能比赛获奖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师资队伍中,充实基层队伍建设;二是可以与化工龙头企业、科技局、应急管理局等建立教师流动站,设置产业导师特聘制,聘请企业、科技局、应急管理局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三是可以安排校内专任教师通过挂职、合作等方式深入企业、科技局等,了解行业技术热点、技术瓶颈及人才需求,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四是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将不同学科、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行业的人员组成跨界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打造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引领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外引内培、专职固定岗与兼职流动岗相结合、实施名师引领工程等方式,夯实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2.2 以产业需求导向为目标,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要落实到人才产出上,为精准对接化工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岗位能力,需紧密围绕产业链,加强供需对接,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2.1 提高思想共识,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

部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依据自身技术,制定了内部数字化培养方案,但受业务孤岛影响,有效实施的不多,实际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对接区域内化工龙头企业,应将企业培养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保证过程的可持续性,可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集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2.2.2 注重特色培养,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导向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应用型、创新型、高技术技能型、跨界复合型等方面。为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高职院校要融合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个性化培养,秉承以“市场为基、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分类实施与可持续提升相结合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础知识、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个性发展四个阶段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动态平衡,如图1所示,聚焦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探索政、企、校三方共建现代化工产业学院,落实专业改革及专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政、校、企三方互利共赢。

图1 分类实施与可持续提升相结合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2.2.3 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产教融合其核心在于“融”,以企业需求导向为目标,整合校企资源,如搭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突出高校学科人才优势,推动校企优秀科研成果互通转化,共建“双创”孵化站,校企联合开展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共建实践教育中心,发挥好企业教育主体作用,提高育人质量,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2.3 以行业前沿发展为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产业数字化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与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竞争力,更要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有预见性,统筹规划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不能一概而论,要突出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最终满足学生多样化、可持续发展需要。

2.3.1 紧跟行业动态,重整课程内容

随着数智技术的应用,要跟上产业发展的速度,对学生的培养就要从知识、技能的广度、宽度上下功夫。要实现与岗位的精准衔接,课程内容需以职业标准相对接,将职业标准中要求的内容整合到课程内容中。同时,为保证课程在培养中的有效性,要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内容,替换增加新内容,以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引入行业先进理念、技术热点,实现知识技能与行业需求同向同行。

在增设数智技术类课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序化整合:其一,对内容相关且联系紧密的课程,可以采用工作项目的方法扩大其知识范围,增加课程的系统性;其二,对一些学科基础性课程,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整合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其三,对一些新技术内容较多的课程,可采用跨院协同教学,分段整合内容的方式,达到系统性、应用性、效能性相统一。

2.3.2 注重内涵培养,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的不同培养侧重,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四个层面。通识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的内容从知识的宽度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其中,通识课程模块除人文、科学等元素外,要融入新时代公共责任、大国担当、科技革新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内容;专业基础模块除专业相关方向的基础课外,要涉及跨学科交叉、专业新发展前沿方面的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的内容从知识的深度出发,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产业链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其中专业核心模块主要是对接职业标准进行内容重组的必修课,专业拓展模块主要是与岗位链相关且能动态重组的其他专业课程,在体现核心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复合化、特色化培养。

2.3.3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方法

“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改变传统的教师的“教”,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11]。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明确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一方面可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求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多人同授一门课,协同完成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资源构建时要源于真实而设计,一方面在重构相关案例或项目时,要依托企业的真实任务,融合企业的新技术,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可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实施分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实际工作状态,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在实践平台搭建时要融入数智化技术,充分利用虚实结合增强实践现场感,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同企业共同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模拟真实工作的教学过程,使实践、实训环节有机统一,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化工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动态平衡,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传统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着手,从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对同类专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产教化工融合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