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儿
我被早晨六点的集体闹铃惊醒,半眯着眼探头捕捉第一缕乍现的天光,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高三的夏天,就好像我还是习惯早晨六点在催命般的闹铃声里爬起来洗漱一般。只不过这一次我换了个角色,仍旧是在校园,仍旧是在少年。
—题记
那是我大一第一次参与文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明明自己也还是个半大懵懂的少年,面对着比自己小的孩子们不得不板起脸装威严,其实慌张得心跳不止。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传承教育理想”这种严肃的场面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从未将理想与现实放在同一个子集里讨论。我没有什么理想,对我这种家庭条件中等的孩子来说,理想实在太昂贵,我没有本钱放手追梦,也没有勇气抛弃一切。
那天上午,我第一次面对一群比我小那么多的孩子,他们穿着清一色的校服,戴着或别着校卡,端坐或随意,带着或审视,或好奇的目光。他们在正襟危坐的同时,又忍不住用余光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他们的目光自我们从窗前经过时,便片刻不停地追逐着,试图弄清楚我们这些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人的意图。我轻轻地在心里告诉自己:“他们就是你今后六天里的学生了!”那一瞬间,我悬停已久的心突然雀跃起来,“学生”这个词似乎戳到了我心里某一个柔软舒服的按键。我想,十二年寒窗,终于轮到我站在讲台上了吗?这些孩子是我未来要接触和熟识的人,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吗?他们会怕我吗?我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点儿乐趣吗?我能小小地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一点儿印记吗?
我在线下总共只有两节课和一节早读。作为第一个上课的老师,我承受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当然指的是我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正式下乡前的一个月我已经开始备课和试课,正式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当天中午,我依然在不断调整和尝试。过于沉默的孩子们和难以调动的氛围一遍一遍地敲击我本就紧张的情绪,我甚至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几种发现学生上课走神儿或打瞌睡之后的应对方式。但这种紧张状态在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竟神奇地烟消云散了。当我面对几十张悲喜不同但目光无不聚焦在我身上的面孔的时候,我竟然前所未有地放松下来。“有人在用心听我讲话”,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或许是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或许是自卑敏感的心得到了抚慰,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讲台。或许做一个老师也不错,我这样想着。从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好像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最起码,这间教室都是属于我的,我课前所做的所有功課都奇怪地消失在我的脑海中,却融入了我的行动里。
夏日的雨水总是格外丰沛,风席卷着雨水毫不留情地击打在窗户上,窗外瓢泼大雨一如窗内沉重的氛围。我的下乡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稿件撰写工作每日不歇,突如其来的改变和调动往往让我措手不及,熬夜打工成为常态,轮转无常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身心俱疲。在感受到“众星捧月”的同时,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工作确实非常打击我的积极性。
直到有一天上午,班里的一个孩子在课余时间跟我聊天儿,他对我说:“老师,我以后也想当一个老师,你们离开之后我们会很想念。”我至今仍旧记得那一天铺天盖地的大雨,记得他当时澄澈的眼睛和我忍不住发酸的鼻尖。我突然发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不是我轻飘飘挂在嘴边的目标或者理想,不是我用来满足虚荣心和养家糊口的工具,我真切地在影响着别人,影响着这些干净纯粹的心灵。我第一次深切地觉得—我活着,我所做的事情不是毫无意义的,我的理想和追求被妥帖地交付到另一个人手里,我或许能够在更多人的人生里留下哪怕一丝痕迹。之前的所有辛苦和难过,在这句话里得到了治愈。
我爱上了站上讲台的感觉,爱上了陪伴一群孩子慢慢成长的感觉。在进行这次活动之前,我从未对“教师”这个词语有过明确的定义和概念,我也从未考虑过我所真正热爱的事业是什么,我所盘算的现在和未来都是在为自己尽量多寻找一条可以行走的道路,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研,我读这个专业的打算从来都不是出自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我曾迷惘于自己的碌碌无为,曾谴责自己的“摆烂”和“躺平”,也曾焦虑于看不见尽头的未来,但在这一刻,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做一个老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我曾抱怨课前烦琐、紧张的备课工作,曾烦恼难以正常进行的代际沟通,曾恐惧站上讲台面对一群各怀想法的学生,这些负面的念头一如晚夏里令人胆寒的倾盆大雨,但此时的我,却陡然产生了不再畏缩的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惊奇地发现我周围的这些孩子身上令人惊叹的闪光点和他们心里小小的、正在生根的理想。有的孩子满面红光地跟我说,“我能够踩着高跷奔跑”;有的孩子臂力优秀,甚至能掰手腕掰赢我们队里的男大学生;有的孩子身体灵活,上墙翻墙不在话下;有的孩子已经加入了镇上的锣鼓班,常年巡演;有的孩子想象力天马行空,思维敏捷;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尝试自己写小说。这些山里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木讷、内向,反而生动、活泼,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住着星星,他们期待被人发现,也期待得到鼓励和夸赞。只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局限,他们无暇考虑以后的生活,他们迷茫于自己的未来。于是,我们设置了一堂解答课,请他们将自己的疑问匿名写在纸上,由我们来回答。我希望这些微小的举动能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也许课内知识是他们的短板,但他们的未来不止有一条路,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生活里闪闪发光。
“传承”二字对我而言实在难以诠释,在落笔书写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很久。传承的是什么呢?是前人的精神还是伟大的学识?总觉得这些东西说出来都是空中楼阁,我难以感受,也难以共鸣。但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始终在传承理想,始终在延续一个珍贵的梦。教师之路是一条需要我翻越万水千山去奔赴的道路。我的理想、我的期盼将不只属于我一个人,而是由我及未来我即将陪伴和呵护的孩子们一起不断传承、延续和实现。或许有一天能够有一个孩子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那么我也能很自豪地回答他,我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我不会停止前进和探索,哪怕满身泥泞,满眼风雨,我也相信总有微光穿透层叠树荫,终点处一定会出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