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科技期刊约稿创新:流程、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4-03-09 11:23张晓艳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约稿科技期刊稿件

摘要:【目的】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科技期刊约稿创新进行较系统分析阐述,为提高稿件质量、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从约稿流程、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几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期刊组稿的变化。【结果】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可精确定位投稿作者的科研方向、有关研究趋势及热点,从而确定约稿主题。大数据分析法可融入期刊约稿的各个环节,实现约稿流程创新。新约稿方式对科技期刊的出版理念、工作流程和编辑能力等提出了挑战,需要大力提升编辑职业素养。【结论】大数据时代给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挑战,而利用大数据分析法有助于优化科技期刊约稿,推动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大数据分析;约稿流程;挑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4)01-129-04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27

本文著录格式:张晓艳. 大数据时代下的科技期刊约稿创新:流程、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129-132.

导语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展示发现、阐述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科技工作成效的具体表现。科技期刊是科技论文发表的平台,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取决于刊发论文的质量。持续获得优质稿件是科技期刊良性发展的关键。但是,仅依靠作者主动投稿方式获得稿件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技期刊应依据自身特色,创新稿件获得方式,提高稿件质量,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助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主动约稿是科技期刊获得高质量稿件的另一重要方式。如《草业学报》的“院士高层论坛”与“草人记忆”等栏目约稿对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有很大助益。然而,传统约稿方式对约稿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要求很高,很难从根本上持续保证稿件质量和数量。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科学也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颠覆性变革。结合大数据科学和相关分析法进行约稿[1],是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期刊稿件提质、增量的重要方式,可极大地弥补传统稿件获取之不足,促进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流程

1.1   大數据时代下约稿想法“火花”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由期刊编辑主动提出约稿想法或建议热点、关键词等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图1)。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多样、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解决了大量国计民生问题,还发表了海量的科技论文,展示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因此,在科技期刊特定的刊文范畴内,编辑需时刻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和有关政策,了解重要科技成果和进展,既要懂得所在期刊覆盖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当下的时事,从而产生思想火花,提出初步的约稿想法。如,通过关注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可了解其中的涉农(牧)内容,结合草学研究和草业行业需求,从而提出相应的约稿想法。编辑也可关注每年的国家科技基金,了解特定领域或方向的项目(课题)资助情况,从中获得约稿的初步想法。如,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布了草学领域有关“优质饲草和种子生产”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指南,说明国家对饲草生产、“种子芯片”等的高度关注,可作为涉“草”“畜”等科技期刊的约稿主题。此外,编辑还可在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时,从专家报告中获得约稿的灵感。

1.2   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帮助定题

确定约稿主题是期刊编辑团队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需要与期刊的定位、读者需求和学术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时,还需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选择与社会问题相关、能体现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的研究领域;并鼓励跨学科合作,选择学科领域间交叉互补的研究课题作为约稿主题。在确定约稿主题时,期刊编辑团队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保约稿更具针对性、吸引力和影响力。期刊编委会是决定期刊发展方向和阶段性重点的部门,是确定约稿主题的责任主体。编委会应对编辑提出的约稿想法进行充分讨论,结合数据编辑的分析[2],最终确定是否开展约稿以及约稿主题。

数据编辑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对各数据库期刊论文进行挖掘[2],分析出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编委会确定约稿主题提供科学依据。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芯片技术等的发展使学术资源库保存海量的文献和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opus、Elsevier 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收录了众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术论文,编辑可利用各数据库或平台自带的工具进行检索和分析,从而得到研究热点[3]。在这种方式下,检索得到的文献局限于该数据库(平台)收录的期刊,可能不太全面。或者编辑主动跨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自行选择、利用分析软件,如CiteSpace、NetDraw等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将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深度挖掘,捕捉研究热点,寻找发展趋势。[3-4]在这种方式下,文献检索较全面,能主动得到更具代表性的结果。因此,通过规范严谨的大数据分析,找出的研究热点将更为精准、更有针对性,能完美地契合实践性和理论性两方面约稿原则。

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期刊编辑团队确定约稿主题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编辑团队更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从而选择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将同领域期刊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判断约稿主题和内容与同领域期刊的已出版论文的重合程度等,科学而准确地避免发生主题和内容重复的问题。

1.3   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约稿对象

大数据(文献、社交媒体、引用网络、用户行为以及实时数据监测等)分析的结果至少有两方面内容对科技期刊约稿意义重大。一是得出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可对原定约稿主题进行校正,甚至可进一步凝练拔高;二是得到相应的作者、团队以及所在机构信息,可作为确定约稿对象的依据。通过关键词检索,可追溯特定作者及其论文发表情况,再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作者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论文发表历史、期刊和次数等信息,最终确定相关的学者,从而为确定约稿对象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2. 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对科技期刊的挑战

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出版业更新换代,从传统的纸媒到数字化出版,再到多媒介融合出版,“主媒间性”给科技期刊和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5]为持续提高期刊水平和影响力,科技期刊和编辑应依据期刊特色,高度重视大数据应用,主动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使稿件的获取更精准、高效地进行,推动期刊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2.1   出版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科技期刊秉持着刊发规定范畴内的相关论文的出版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快速进步、社会现实需求快速提高、信息爆炸式增长的需要。以前主要通过被动等待作者自投稿来获得稿件,在内容上具有较大局限性。如,选题缺乏新意,论文报道的内容、观点、方法等很可能都是重复已有的选题。又如,传统约稿模式下,尽管论文内容的创新性也是基本征稿原则之一,但事实上刊发的大部分论文并没有能够真正追踪研究前沿和热点。因此,科技期刊的出版理念需与时俱进,将被动征稿为主改为主动约稿为主,强调稿件主题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以契合国家和社会现实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状。

2.2   工作机制和流程需要创新和完善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传统的出版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期刊持续发展的需要,已有的组稿、编辑等工作机制和流程不能适应快速、准确、多途径刊发的特点。在组稿环节,期刊在传统上缺少主动约稿的机制,主要采取发征稿启事、被动等待作者投稿的方式获得稿件。在这种方式下,组稿周期较长,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稿件内容宽泛、常不完全符合刊文范畴。相比之下,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新约稿方式能快速而准确地确定主题、定位优质作者,极大地提高了刊文契合度和稿源质量。因此,科技期刊应构建支持和鼓励编辑主动约稿的机制,并完善约稿主题的确定及后续编辑流程。

2.3   工作人员业务素質需要提升

2.3.1   加强培训学习,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

编辑身份曾经经历了多次转变[6],如最初的学者型“编研”编辑,到之后长期的工作较单一的编辑,现在又到了改变的时候。科技期刊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对出版一线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向学者型+技术型“编研”编辑转变。因此,期刊应对原有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水平[7]。如,加强对大数据应用的认识和结合利用方面的培训,以应对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的需要。期刊还可大力支持和鼓励工作人员走出去开展交流合作[8-9],不仅要参加编辑行业内的业务会议,访问其他期刊,还要参加期刊涉及科技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多与科技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及时掌握编辑行业和期刊相关科技领域的变化,以产生约稿的思想“火花”。

2.3.2   优化人员结构,引入数据编辑

工作人员不足一直是束缚科技期刊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之一。现有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工作都依靠工作人员超时工作来完成,期刊变革对他们的压力极大。因此,期刊应重视人才引进,尤其要大力引进高学历、懂专业的、掌握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人才。如,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数据编辑[2],科技期刊能顺畅地开展创新性的约稿,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的开展,实际上增加了科技期刊的工作环节。因此,应该在原有编辑分工基础上,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数据编辑以专责大数据应用,包括约稿和后续多媒体融合出版等。期刊编辑可能会是某一领域上的专家,但是不可能完全熟悉相关学科所有研究领域,那么对研究前沿和热点的把握就会失之偏颇;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也并不掌握大数据应用能力。相比之下,专门的数据编辑[2]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可简单而快速地确定约稿主题和定位约稿对象。这样,对其他编辑的数据应用能力要求不高,且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约稿效率。如果不具备单独设立数据编辑的条件,则需部分拓展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培训、提高他们的检索技能、大数据分析能力等。

3. 科技期刊编辑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约稿的职业应对策略

3.1   增强快速精准捕捉研究热点的能力

3.1.1    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职业敏感性

进入新时代,国家“十四五”规划正进入关键阶段,大量重大政策和关乎生产、生态等的需求陆续发布,包括科技工作者等在内的全国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应刊发科技工作者在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时取得的成果,从而以期刊独特的方式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时刻关注新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敏感地注意到“亮点”[10],从独特的角度及时准确地捕捉期刊涉及科技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从而形成约稿主题的思想“火花”。

3.1.2   培养和练就前瞻性眼光

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层出不穷,固然给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也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因此,高效识别有效信息,快速找到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尤为重要。这要求期刊编辑对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了解,能够洞悉期刊涉及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11],从而提前在约稿主题上进行布局。

3.1.3   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在科技期刊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很多工作环节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期刊编辑常处于被动、机械的工作状态,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性。相比于传统方式,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对期刊编辑的思想和能力均有巨大的冲击。这要求他们能勇于面对这种创新,敢于开展尝试,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随着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创新性出版方式、途径等待着期刊编辑们去尝试和挑战。[12]

3.2   培养利用大数据来准确确定热点方向的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面对海量的信息,从中快速筛选有用信息并确定为约稿主题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因此,除了常规的编辑能力外,期刊编辑还需具备利用大数据的能力,结合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信息整合和挖掘、关键点析出等,从而帮助准确地确定研究热点。即便设立了专门的数据编辑人员,其他编辑人员也应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出版环境。

3.3   提升主动约稿的能力

3.3.1   准确定位优质作者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超过11 234万人[13],既提供了大量的潜在作者,又反过来增加了快速准确定位优质作者的难度。数据编辑在进行大数据分析以确定约稿主题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相關作者及其单位等的结果,可作为定位优质作者的参考依据。此外,科技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及审稿人也是期刊论文的潜在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编辑可不断完善常规作者数据库[14],为约稿提供支持。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按图索骥,较容易实现优质作者的定位。

3.3.2   多途径主动联系作者

科技期刊和作者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作者将高质量论文发表在科技期刊,优秀的科技期刊也给作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很多作者都是伴随着科技期刊的发展壮大一起成长的,与期刊编辑一般都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传统上,发邮件、打电话等是期刊与作者常用的交流手段。在新兴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微博、QQ、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介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也使期刊编辑更容易与作者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能随时把约稿信息推送给他们,或直接向他们精准约稿。

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逐渐走向数字化,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约稿可使科技期刊更科学、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高质量稿件,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科技期刊也应与时俱进,在出版理念、工作机制和流程、人员构成等方面做出变革,期刊编辑也须在办刊思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提升,才能适应期刊出版与大数据时代的完美契合。大数据科学、新媒体技术等与科技期刊的高度融合,必将使科技成果和观点的展示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春红. 高校科技期刊精准约稿策略及优化路径[J]. 传播与版权,2021(5):14-17.

[2]姜海,林竹鸣. 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转型路径——兼论新型编辑岗位中的技术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2):126-131.

[3]陈振英,何小军. 如何利用SciVal辅助学术期刊选题及约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7):809-815.

[4]吴玲. 大数据时代基于计量可视化的精准约稿策略[J]. 科技与出版,2019(3):52-55.

[5]张世海. 论在线数字媒体编辑的“主媒间性”与编辑主体地位的再确立[J]. 出版科学,2019(1):32-38.

[6]卢俊,张永美. 编辑的本质:从手工业到智能时代编辑能力的迭代[J].编辑之友,2019(11):80-87.

[7]李晶,翟自洋,张铁明. 青年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2):1176-1180.

[8]周江川. 学术期刊编辑交流形式的创新实践——以重庆“编辑大碗茶”沙龙活动为例[J]. 编辑学报,2019(3):347-350.

[9]戚东桂. 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科技图书选题策划[J]. 科技传播,2021(上):13-15.

[10]付一静. 学术期刊编辑职业敏感及其养成[J]. 出版科学,2019(2):37-41.

[11]王晨.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融合能力”的提升再造[J]. 天津科技,2019(10):100-103.

[12]肖旭,朱玉萍,蒋知瑞. 关于科技期刊如何选择媒体融合方式的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2023(4):105-109.

[13]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14]白娅娜,武英刚,宫在芹,等. 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J]. 编辑学报,2016(6):550-553.

作者简介:张晓艳(1977-),女,内蒙古通辽,讲师,编辑,兰州大学,研究方向为编辑学理论和草地农业生态学。

(责任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约稿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科技期刊的分类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