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巍巍 张琪 华强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举措。【方法】文章从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促进期刊数字化出版举措、持续打造优秀编辑团队三个方面探究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举措。【结果】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编辑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国内唯一从事中医药信息研究与教学的部属综合性科研院所,作为主办单位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信息所杂志出版中心拥有三本中医药专业学术期刊,三本刊物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期刊影响力。【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发展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通过多途径促进期刊数字化出版,持续进行编辑团队建设,不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期刊融合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出版融合;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4)01-104-04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21
本文著錄格式:季巍巍,张琪,华强. “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举措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104-107.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意见提出了学术期刊出版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出版能力建设、优化出版资源配置、推进集群化集团化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编辑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是提高科技期刊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1]一项基于一流期刊作者的国际大型调研显示,学者们认为一流期刊的特征是声誉好、质量高、发表快、传播广、影响大。[2]目前,多数期刊仍采用传统的出版模式,数字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使学术论文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呈现形式较为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期刊发展,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杂志出版中心拥有三本中医药专业学术期刊,近年来三本刊物融合发展,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的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1.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
信息所杂志出版中心主办三本学术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全面报道中医中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理论探讨、临床应用,以及中医药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进展。《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是中医药信息、图书、情报的教学和科研领域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刊,其前身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内容是期刊的主体,质量是期刊的生命。
在“互联网+”时代,主抓内容建设仍是期刊始终坚守的第一要务。为做好学术期刊的内容,三本刊物以提高影响力为目标,定量分析刊物的出版特征,研究核心期刊的关键指标,科学指导办刊。通过对指标和期刊的研究,明确三本刊物的定位,认真了解、分析前沿动态及学术热点,专注挖掘、吸纳有影响力的论文及作者群,积极联络行业专家参与审稿及期刊建设。同时,依托主办单位学科优势,设置有特色且富有成长性的专栏与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信息所作为主办单位,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突出杂志特色,各刊加大特色栏目的组稿、约稿,如中医药信息学、信息技术与中医药、中医药国际交流、实验药理、资源调查等。通过与信息所各类研究平台和科研人员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术动态,科研人员参与的重点课题也为策划选题提供了方向。正如《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主编崔蒙研究员所言:“让《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成为中医药信息学科的重要支撑,中医药信息从业者的交流平台”。[3]从不断提高的影响因子及业内良好的口碑可以看出,三本刊物的学术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2.促进期刊数字化出版举措
2.1 利用新媒体实现期刊学术资源立体利用
“互联网+学术期刊”并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应利用新技术与新平台,让“互联网+”与学术期刊进行深度融合,使期刊在功能作用、传播形式、服务模式、学术评价、办刊方式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型与变革。[4]
三本刊物为实现期刊资源的立体利用,2018年加入开放科学计划(Open Science Identity,OSID)[5]助力科研诚信及学术交流,为提高论文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而努力,更加全面地展示优秀科研成果。这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学术期刊学术诚信能力建设,提升学术期刊编辑融合出版能力,围绕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融合启动相关创新实践任务。期刊为每篇文章添加OSID码(见图1),以二维码为入口,提供丰富的开放科学和媒体融合工具包,弥补纸刊载体局限性,进一步强化期刊的学术传播与交流功能。为加强科研诚信相关文件的审查,在投稿系统及OSID系统中严格进行作者贡献度、作者声明的管理。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期刊三审三校、匿名审稿等内容生产把关机制,建立论文作者及期刊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查处机制,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目前,OSID码的应用对科研诚信起到了助力作用,今后还应在网站建设、流程管理上,增加对出版伦理的审查和规范。
另外,通过微信公众号全方位服务读者、作者及专家,三本刊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术论文,并注重内容的延伸和推送形式的探究,结合推送内容发布到相关微信群,提高文章影响力及刊物知名度。《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通过微信推送“中医药信息学”“资源调查”等栏目的年度回顾,内附OSID码,多角度、全方位地提供学术知识,增强杂志的学术凝聚力。《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不断探索微信内容的新形式,引入专家相关视频、团队简介等内容,使文章推送更加立体、全面,编辑通过手绘人物迅速带领读者进入角色,提高微信转发率,学术性更强,趣味性更足。《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微信设计全面改版,关注度和阅读量均稳步提升。作为中医药学术期刊,3个微信号各具特色,不断为杂志聚拢人气,更好地服务作者、读者和专家,是3本期刊对外宣传的优秀窗口。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新的模式,适应数字化背景下人群的阅读习惯和知识获取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者和大众。
同时,三本刊物还要不断探索用好移动互联传播媒介的方法,借助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学术期刊科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对期刊出版工作具有战略指导价值。杂志出版中心三本刊物作为中医药专业的学术期刊,内容至上,科学普及可将优质的内容更好地傳递出去。
以上举措助力了期刊学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还应如相关研究所言,期刊的传播能力包括信息发布的形式、出版形式、传播效率、传播内容,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形式,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6]。今后应加强与读者、作者的交流互动,以推广期刊、吸引优秀稿源,持续推进新媒体建设,形成有效的传播矩阵。
2.2 数字优先出版提升优质论文发表速度
网络首发可切实提升优质论文发表速度。我们针对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单篇优先和整期优先等不同模式进行调研,通过分析确定适宜的优先出版模式。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已于2018年底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署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网络版,2019年11月15日正式开始网络首发。中国知网数据显示,网络首发3日后,2020年1期的《甘草超高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一文即被下载了69次,比纸刊提前2个月上线,这种新型出版方式加快论文发表速度,大大提高了文献被检出的概率。《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也对录用论文进行中华医学会预发表,2023年上半年提交并完成预发表论文93篇,使得更多优秀成果能更快地传递给相关学者。编辑部均对优先出版制定了相关流程,为作者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论文检出率,实现了双赢。
2.3 结构化排版系统实现内容生产数字化
中国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领域的集约化关键环节还处在低水平状态,多数科技期刊生产还未使用结构化排版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基于XML技术的跨媒体出版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7]方正学术出版云服务平台可将稿件由Word直接生成PDF、HTML、XML等7种形式,赋能科技期刊数据出版和知识出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于2019年即开始试点基于云端的结构化排版系统,将内容更快捷高效地传递给用户,提升期刊整体运营效率。2022年起,信息所三本刊物均开始采用方正智能排版系统,编辑流程也随之进行优化,明显提高了编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论文编辑加工及网络首发速度。同时配合方正智能审校,对文章的结构、体例、内容进行检查,可快速对上下文进行查重、检查版面要素、逻辑检查、知识检查等等,形成审校列表,有效助力人工审校。《国际中医中药杂志》获得2022年度《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提交优秀奖”,也切实体现了期刊内容生产数字化的成效。
2.4 推进期刊管理集约化
在数字出版技术飞跃式发展的今天,单一期刊模式在规模、投入、社会分工、商业模式上存在明显短板,集约可以使资源最优化利用,发挥核心效能,保持竞争优势。国际大型出版集团通过数量集群、技术集约诠释了集约化的出版优势,他们还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提供智慧型知识服务。2009年,中华医学会投资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统一办刊思想、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办刊模式、统一编排标准、统一出版经营”的集约原则,逐步形成集团化优势和规模化效应。中华中医药学会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技期刊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建设,作为联盟期刊,信息所三本刊物也通过学会提供的资源,加大对杂志的宣传和推广,吸引了更多关注。
信息所杂志出版中心立足实际,逐步打破三本刊物壁垒,推进集约化建设。依托信息所专业优势、专家资源、产品资源、硬件资源、学生资源,在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基础上,发挥大编辑部优势。我们在走访优质期刊、分析相关文献基础上[8-9],梳理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实施如下举措。第一,提取三本刊物共性,对三本刊物的管理、发行、新媒体等工作实行全面综合管理,制定并逐步完善与集中管理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办刊资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扩大办刊规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刊效益,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为龙头,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出版的速度与效率,实现杂志出版中心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二,不断优化投稿网站(图2),提供更友好的投稿、审稿体验。如搜索栏更为醒目,可供作者、读者快速获取相关文献;在官网首页醒目位置对杂志出版中心进行整体展示,利于作者获取杂志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刊物;早在2017年11月,三本刊物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基础上,进行自适应网站建设,电脑网站、手机网站统一后台、数据同步,提高了编辑、作者、读者、专家移动办公、阅读、查询需求。第三,发扬三本刊物个性,打造三本刊物优势栏目,如依托主办单位打造“中医药信息学”栏目,打造会刊、自主核心期刊优势,发挥国际特色优势,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出版集群增加期刊的曝光率、提高影响力。第四,三本刊物编辑人员良性互动,互通流动,以编校为核心,同时根据特长,发挥不同的人才优势,体现出大编辑部格局。
3.持续打造优秀编辑团队
一流的期刊团队是建设一流期刊的重要基础。杂志出版中心建立公正、公平、公开、赏罚分明的鼓励机制,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团队文化,最大化地发挥存量人才的价值。一个全能的天才,不如一个互补的团队。全体人员以编校为核心,同时根据特长,各自发挥“统筹”“前哨”“联络”“船锚”等不同的人才优势。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量越来越丰富复杂,读者需求随之也更加多样,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需要注重自身能力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要求。[10]目前,团队结构合理,人才素质较高,编辑学术视野宽阔并有所专长。全体编辑具有中医、中药及情报专业背景,博士、硕士学位,人才结构合理。编辑部重视学术型编辑的培养,编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专业学习、学术交流、杂志协办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与临床、科研、教学的联络,使编辑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学有所长,并保持宽阔的学术视野,提升数字出版时代的各项技能。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编辑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主动拥抱新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编辑的专业学术水平,增强数字出版能力,杂志出版中心定期举办“微沙龙”鼓励编辑思考,在轻松氛围中探讨紧张严肃的学术问题,内容广泛,涉及出版政策解读、优先出版、中医教育、学术热点前沿,以及期刊集团化、编辑出版规范、编校质量提高、责任编辑流程、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等等。编辑从这种有新意的交流分享会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推进日常工作的积极开展。同时,鼓励青年编辑走出去,进行编辑年会学术交流、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组织的编辑赛事,如2019年“首届中医药科技期刊中青年编辑技能提升行动”中三本刊物编辑积极参赛获得嘉奖,在取得赛事优异成绩的同时,亦提高了编辑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中医药专业和编辑业务学习,如参加中医药信息学、循证医学、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开阔编辑视野,更好地接触学科前沿。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编辑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学术期刊仍应坚持以内容为本,明确定位,持续经营好“内容”、打好“内容”牌[11]。在主管、主办单位的带领下,应努力顺应时代浪潮,汲取优秀办刊经验,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出版举措努力做大做强期刊品牌,助力科研院所实力提升和效益提升。[12]今后将持续积累数字出版运营经验,真正实现中医药期刊的多元化发展,并探索中医药期刊集群建设举措,为形成学术地位高、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懈努力,通过协同创新、多元融合,争创世界一流中医药期刊。
参考文献
[1] 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3):262-266.
[2] Solomon D J. A survey of authors publishing in four megajournals[EB/OL].(2014-04-22)[2022-09-01]. https://https://peerj.com/articles/365/.
[3] 崔蒙.卷首語[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1):1.
[4] 杨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以基础教育类教师期刊为例[J].编辑学刊,2021(2):64-68.
[5] 施其明,周文斌,陈晓峰,等.轻量化的现代期刊转型平台——OSID的逻辑、功能及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9(1):7-9.
[6] 李晓飞,李静平,沈黎等.中文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和发展路径指标的构建[J].科技传播,2023(16):1-6.
[7] 肖国强,陈壮军.XML技术在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领域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1):23-25.
[8] 曹红亮,闫其涛.关于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期刊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7(S2):95-98.
[9] 张音,韩新月,王青.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4):343-348.
[10] 李标.刍议数字出版对编辑职业素养的新要求[J].中国报业,2023(14):208-209.
[11] 邓履翔.学术传播视角下学术期刊内容角色转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2):1481-1489.
[12] 季巍巍.出版融合视角下学术期刊出版适宜举措探析[J].科技传播,2019(20):179-181.
作者简介:季巍巍(1983-),女,北京,副编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科技期刊研究;张琪(1988-),女,北京,副编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科技期刊研究;华强(1967-),男,辽宁锦州,副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科技期刊研究。
(责任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