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实效性课堂教学探究

2024-03-09 02:09李倩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环节音乐评价

李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被更广泛地关注与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用是当前亟须研讨的话题。本文拟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组音乐教学资源、構建多元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再设计,构建小学实效性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音乐课堂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小学音乐实效性课堂结构模式的改革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它在启智育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达欲,以及提升学生群体意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音乐课要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模式从课的内容上来划分,有“单一型”和“综合型”课堂模式。“单一型”课堂模式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一般有音乐赏析课、理论素养课、节奏训练课、视唱课、器乐课五种课型,“综合型”课堂由多个单一课组合而成。由于小学生整体上注意力一般是在10~30分钟左右,好动且表现欲强,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多以“综合型”为主。

但以往的综合课堂中,学生边听边学唱的时间占据较多,音乐创造与个性展示的环节较少,且较少有学科综合的课堂模式。对此,教师可以音乐为主线,探索设计并实践“师生共赏—生生同学—人人展示—小组探究”的课堂模式,同时结合音乐资源共享机制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励全员参与,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小学音乐实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1.音乐课堂教学结构转型

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体验、模仿、探究、创造的学习方法,鼓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音乐学唱课和鉴赏课都可以先以师生共学为开端,调动学生的情绪,再通过生生同学和人人展示环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参与。最后通过小组探究发挥创作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分工的能力。

例如,教学《木瓜恰恰恰》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学”环节:(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伴随音乐跳着舞蹈,在每句末节奏处,做出扭胯的动作,引导学生听辨节奏。(2)感受节奏,教师提出问题:“这个音乐的节奏是欢快的还是笨重的?”通过和学生一起用沙蛋为音乐伴奏,熟悉节奏感。(3)学生试着在“恰恰恰”这个节奏中做扭胯动作,感受音乐的变化。(4)教师弹琴,用手势提示音高,学生边跟唱边做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倾向性。第二个环节是“生生同学”,先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木瓜”知识,分享印尼的人文、名胜、风俗和音乐,既能体现学生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又为本节课的赏析、学唱作铺垫。接着,找学生代表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跺脚、拍手、拍腿等,边听音乐边打节奏。第三个环节是“人人独唱”,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检测学习情况,学生接力伴乐唱,一人唱一句,教师相机听音纠正,发现共性问题。第四个环节是“小组探究”,重在鼓励小组内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所学,小组成员在5~8分钟内运用舞蹈、手势、特定动作、节奏辅助器等形式,合作演绎歌曲,教师弹琴伴奏。

2.音乐教学素材重组运用

音乐课堂的兴趣来自各种新鲜事物的刺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图片、视频、诗歌、游戏、绘画和表演等方式将资源与音乐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愉悦、逼真、形象的音乐课堂氛围。

例如,教学《山谷回声真好听》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以图片展示大山的形象和美丽的景色,接着播放带有不同声音在山谷中回声的视频,引导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体验回声的特点:回声有强弱音。同时,利用教具打鼓和双响筒,让学生敲击,闭眼听辨声音的强弱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在对比、聆听中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强弱,在联系生活实践中学习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变化。在新授学唱环节,教师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为主,先用舞蹈律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击掌拍肩的力度感知音的强弱。接着,让学生分组敲击大鼓和双响鼓,奏出一段强弱分明的节奏,比一比哪个小组敲得最准确。游戏体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学生也能在听辨中集中注意力,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了小组成员主动辨别的意识。当所有学生都能听准强弱变化后,就可一起给歌曲填词。由于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联想画面和歌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且耗费时间,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填词。总而言之,音乐教学资源要基于学情、学习内容和兴趣点进行设计。

3.音乐评价方式多样展示

以展促评、以评促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学生展示、评价是音乐课堂上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既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展现,也是检验教学目标的镜子,同时也是激励其他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基于动态、多元的评价思想,教师建立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等多元综合评价体制,具体操作模式是课前调查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爱好,课中运用小组合作评价和表格评价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和课堂参与度。评价维度从过程性输入输出评价和结果性输出评价两方面展开,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音乐教师教学管理水平搭建平台。

例如,教学《牵牛花当喇叭》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在学习中运用聆听、表现和合作的方式,演唱歌曲,并配以肢体动作。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合作中,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小组合作的表格,分别从个人是否参与、个人是否完成组内演唱、个人展演贡献值这三个方面进行生生评价。在小组合作演唱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并积极思考、学习。

三、小学音乐实施实效性常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小学音乐实效课堂要有长效机制,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1.教学方式从教师为本转向学生为本

传统音乐课堂认为,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唱歌,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事实上音乐课主要是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鉴赏审美能力,而不是必须培养一个个音乐家。因此,音乐课上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表达,促使学生由“主演”成为“导演”。如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拓宽音乐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制作五线谱、填写歌词、创编歌曲、创作歌舞、参与小游戏、动手制作音乐乐器等,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2.教学设计从形式为主转向目标为主

音乐课堂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欣赏性和创造空间,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主动运用、创设多种教学形式,但有些形式却是徒有其表,为了体现热闹的课堂气氛而去设计热闹的场景,这就容易本末倒置。事实上,课堂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都有设计的小目标,都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分解任务。以本文中的课堂模式为例,师生共学是生生同学的前提与范例,生生同学后学生才有能力进行人人展示,而最后的小组探究则是对内容的延伸与拓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心中有数,明确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要达成的目标。此外,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注重课堂对学生音乐的陶冶作用。

聚焦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跳出“舒适圈”,以素质教育为理念支撑,积极构建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愉悦、被欣赏、被鼓励的环境中,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在积极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爱上音乐、感受音乐,以乐启智、以乐育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环节音乐评价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音乐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