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洪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备受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如何做好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你详细阐述。
患者常见的三个心理特点
1.多疑
多疑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患者一方面会猜测自己的病严不严重,另一方面会担心家属或医院工作人员会不会隐瞒病情。所以,患者总会把医护人员对他的谈话与家属的探究进行比较,可能一句无意的话、一件很小的事就会引起患者的猜疑。例如:当患者服药的过程中,发现药片的糖衣颜色与以前的药物不同,则会认为是发错药物,从而产生怀疑心理。当其进行询问,得到否定答案后,仍然会去寻找其它途径继续询问,以此确认药片是否无误。
2.焦虑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常常表现出焦虑等不良情绪。无论是在住院治疗阶段,还是居家治疗阶段,有多数患者会表现出焦虑情绪。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老年患者的疾病并不单单只有这一种,所以患者总希望可以尽早地治好。加之患者住院治疗或由住院治疗转变为居家治疗,导致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焦虑心理。
3.脆弱
多数老年人喜欢周围的人给予其尊敬、顺从,加之精神状态不佳,所以当遇到不如意时,则会容易表现出唠叨、动怒等情况。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当家人在夜间为其导尿时,常会因为自尊心受伤害,而无缘无故地向家人大发脾气。
健康教育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强
因为引起老年精神疾病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且具有多样性,其因素不仅与遗传、躯体、年龄等因素有关,还与药物、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再者,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恢复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心理、环境等,所以,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其内容应确保综合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具有全面的健康教育。
2.注重和谐性
老年患者受精神疾病的影响,多数会出现失去理智、缺乏自制力、自控力等行为。所以在与其接触、交流等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缺乏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且社交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性不佳成为妨碍健康教育进行的关键问题。
3.教育时间长
精神疾病屬慢性疾病的一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经过临床大量研究发现,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的可能。所以,对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长期进行。
4.社会性强
精神疾病患者不单单需要住院治疗,还需要重视其回归家庭、社会以后的治疗。尤其是患者的家属、朋友与患者的相处时间更多,且各方面的联系较为密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掌握四种健康教育方法
1.计划性教育
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计划性、循序渐进的特点。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精神病的发病机理、药物的作用、康复的有关因素、防治知识等,将以上知识综合、系统地介绍给患者,使其明确发病、治病、防病等常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主配合能力。
2.书面形式教育
由于患者的认知能力及记忆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加深患者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可以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小册子或小卡片,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自主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3.交谈答疑式教育
患者家属也需要掌握一些关于老年精神疾病的知识,以便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患者家属需要多与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在患者提出疑问后,询问工作人员来了解正确答案,从而确保对患者的解答具有专业性、准确性。
4.示范式教育
对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而言,为其示范相关动作、行为等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家属可以多引导患者进行铺床等动作,使其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而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引导其进行体育锻炼以及活动等,例如:打球、下棋。
健康教育的内容讲究针对性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患者的兴趣,可以适当应用图片、多媒体、视频等,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加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
多数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处于独居、退休等状态,所以常常表现出孤独、焦躁等情绪,并且在患病后容易出现否定自我的现象。此时,家属应多给予陪伴,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促进病情好转。
此外,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加快患者康复的重要途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努力培养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并坚持劳动,多参加社交活动,以此改变自卑感、内向的性格。家人也需要多与老人聊天、沟通,帮助其树立治疗康复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增强患者的自主意识,帮助其早日康复,尽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