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潇雅
一段“追影逐光”之旅,诠释了中国科学家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工匠品质。
王振常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鸣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影像学系主任王振常教授从数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增选的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他也成为了继刘玉清院士、滕皋军院士之后,我国放射界的第三位两院院士。
谈及当选院士后的心情与感想,王振常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说:“所有院士候选人,都有很多学术成果,都是行业内的翘楚,我能当选院士感觉非常幸运。幸运之余,更多的是肩负责任的压力。正如在颁发证书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所说,我们的院士是党和国家设立的,当选院士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赋予责任和义务,要在科技创新上、在行业推动上,做更多的工作,助力我国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振常院士是我国影像感知与解析技术方面的著名专家,长期从事影像信息解析技术及高端CT、MRI仪器的研究。他身兼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零部件分会会长、中国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学分会会长等职务。王振常告诉本刊,他与影像学结缘,和自己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有关。
王振常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小镇,在他读初一时,不幸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被当地的医生误诊为感冒,导致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直到有丰富诊疗经验的舅舅从外地赶回来,才发现了真正的病因。由于病情加重,在后续治疗中,王振常吃了不少苦头,在家卧床休息了整整一年。
大病一场,让王振常深深体会到诊疗水平对百姓健康的重要意义。王振常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受到医学理念的熏陶,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5个志愿全报了医学院。从医济世,已经成了其人生唯一的选择。
“我能选择职业,但无法选择专业。”王振常表示,1986年,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他本想干内科或者外科,没想到却被分配到了放射科。虽然他对这个专业不满意,但他想,“只要穿上白衣,就要担负起生命的重量。无论是哪个岗位,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勤奋学、用心做,都能出成绩。”
随着岁月流逝,王振常逐渐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上,视野更广阔了,目标更高了,他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研究方向。
在王振常看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猛,现在的影像学可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维度越来越多、尺度越来越细,在临床诊疗和健康评估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据数据统计,我国CT核磁设备装备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北京友谊医院在十年间,影像科人数从70人变为了200多人,整整翻了三倍。我国医生在各类疾病诊断过程中,以图像图形信息为依据辅助诊断的占20%~80%。
“当然,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王振常指出,现在医院里多数的影像设备都是“大而全”,缺乏“专而精”的设备。拿耳科疾病来说,耳鸣、耳聋、眩晕是耳科疾病的三大主要症状,影响我国上亿人口,发病量大且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影响民生的重大卫生问题。但是,耳科疾病的病变解剖位置深,且隐匿微小,传统耳科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看不清、看不准、看不懂,以及“视而不见”和“显示不出”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耳科病变影像诊断效能低下,极大制约了影像在临床诊疗中的效果。如何实现影像学的精准评估,通过精准评估实现疾病个体化精准治疗,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在30多年医学影像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实践中,王振常注重加强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开展了诸多头颈部影像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其中,一款“高精尖”的专用骨质CT仪器便是王振常的得意之作。
多年来,传统的微米级CT仅可用于标本检测研究,即便是国际常规高端CT,也无法实现人体微米级结构及隐匿病变的探测感知。为攻克这个高科技难关,王振常率领团队历经十年攻关,主持研制全球首台分辨尺度达50μm专用骨质CT仪器,实现信息获取能力从亚毫米级到十微米级的跨越,成功探索出精而专的国产CT仪器高端化发展新路径。基于信息技术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实现听视觉系统微小病症检出效能的大幅跃升,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
2023 年11 月22 日,王振常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CT空间分辨力提升受多个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X射线源焦点尺寸、探测器单元尺寸、X射线穿透能力、运动伪影等。例如,多层螺旋CT,其空间分辨力水平在亚毫米水平,通常为0.5~0.75 mm,不能满足耳科微小结构与隐匿病变清晰显示的需要。要实现微米级人体成像,面临关键硬件、算法、框架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
王振常研发团队经过理论推导、系统分析和实验验证,确立了专用微米级CT仪器研制的整体技术方案,重点从关键核心硬件——高稳定、小焦点X射线发生器、高精准采集系统及高精度重建算法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该设备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CT设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探索出国产CT仪器高端化发展新路径。拥有这一设备,医生就如同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清晰识别微小结构,让疾病无处遁形。目前,该设备已上市,影像科专家好评如潮。该产品有望在全球推广,市场潜力巨大。”王振常自豪地说道。
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实验等科研项目支持下,王振常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瓶颈与临床难题,推动我国头颈部疾病影像诊断水平快速发展,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忙碌是王振常的工作常态,但无论工作如何繁忙,王振常对科研和教学始终不敢有一丝松懈。在他看来,人才的培养是学科进步的关键,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除了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外,王振常每天都会利用上班前的一个小时,了解学生们的科研进度,为他们答疑解惑。王振常先后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导师奖”等荣誉。
同时,王振常以前沿热点触发为主线,紧跟教改步伐,打破传统医学教材编写思路,主编专著、教材20余部。其中,《同仁眼科影像诊断手册》获全国第十七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负责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影像学放射诊断全集》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电子出版物提名奖;主编的《Diagnostic Imaging of Ophthalmology》被Springer出版社国际出版发行。
2023年12月21日下午,“王振常院士精准与智慧影像实验室”在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成立。“王振常院士精准与智慧影像实验室”依托北京友谊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基于影像多模式探测技术、多维度感知方法、多要素信息关联理论,深度挖掘“影像和健康”大科学问题。在着力解决医学数据获取、感知与解析等医学影像全链路瓶颈的同时,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人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精准评估
如何实现影像学的精准评估,通过精准评估实现疾病个体化精准治疗,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2023年10月20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暨埃博拉防控专家组组长王振常就是其中一位。
几内亚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底,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正式组队,并开始了法语培训。就在培训的过程中,医疗队员收到一个震惊的消息:在定点支援的中几友好医院中,出现了埃博拉患者,并感染了当地9名医务人员,6人不幸牺牲。随后短短的数月间,埃博拉疫情迅速在西非扩散,至2014年8月,就在援几内亚医疗队出发前,这种致死率高达60%以上的埃博拉病毒已经肆虐整个非洲大陆,并蔓延至欧美,人人“谈埃色变”,王振常坦言,当时他内心也忐忑不安。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进入一级传染病警戒,许多国家纷纷撤离援非医疗队,甚至连“无国界医生”都停止向几内亚派出医疗志愿者。而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在王振常的带领下没有退缩,成为“援非逆行者”。
回忆起那段向险而行的往事,王振常说:“在当地开展防疫工作面临很大挑战,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们当时去之前都写了遗书,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但我们有一个信念,援外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国家相信我们,我们更要尽全力完成任务。”
由中国援助的中几友好医院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是这支医疗队工作的主阵地。一次,一位患者因潜伏期未查出病毒,病逝后才被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这让参与诊治的医疗队员们毫无防备地成了密切接触者。“生死考验给大家带来一种无声的恐惧,这是令所有人最煎熬的时刻。”尽管如此,王振常对密接人员及时进行隔离监测和风险研判,确认医务人员安全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一线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协助当地应对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提出无偿帮助几内亚政府培训一千名公共卫生医师,以提升当地疫情防控能力。“没有投影幕布,我们就用床单代替。当地经常停电,我们就背着沉重的蓄电池前往……”自接到任务后,王振常带领队员冒着高暴露风险,克服设备缺乏、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多次深入疫区开展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针对埃博拉怎么防控,帮助他们建立公共卫生的概念和基本的公共卫生体系。
两个月内,医疗队累计培训、带教当地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及政府行政人员1679人,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我们培训的当地医生现在已经给其他非洲国家医生做培训了。”王振常说。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中国医疗人员帮助几内亚渡过了难关,并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2016年1月,王振常带领医疗队佩戴着由几内亚总统颁发的共和国勋章荣耀回国。
既见生死众生,又见天地宽广。王振常立足现实,目标高远。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数字医学和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上发力,开展更多的科研攻关项目,积极推动成果转化,逐光向上,奔赴新程,尽全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