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林振宇
海洋是浙江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着力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抓手,也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活力源泉和强大引擎。
2024 年,舟山科技系统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四项探索”,以昂扬的斗志、周密的谋划、扎实的行动,持续推进浙江海洋强省和科技强省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以主题教育牵引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清廉科技”守住风险底线,深入实施《“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工作方案》等行动计划,为新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升战斗力和凝聚力。
转型统筹规划。强化科技宏观管理职责和顶层设计,提升规划计划、统筹协调能力,加强为党委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评估和形势研判服务的能力。转变发力方向,由主要依靠科研项目等“点”上的管理,转为通过基础规划、政策制定、体制改革、评估标准等“面”上的调控,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效能。迭代工作体系。对标“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升级任务体系、政策体系,从设施建设、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公共服务、人才引育、孵化转化等方面促进资源统筹、整体协调,强化工作合力、要素合力。优化指南编制、项目评审、绩效评价等流程管理,更加合理地设置目标任务和专家智库,使科技创新活动更加符合新型工业发展方向,推动创新、产业、人才、资金“四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工作质效,实现创新资源的平衡、集约、高效利用。
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下水
贯通产科教。聚焦万亿级和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提能升级“一室多院”,外引大院大所,内联本地院校,加快布局产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探索创新资源“定向直达”,向产业重点领域和前沿精准输送。谋划建设船舶与海工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斗卫星创新推广平台等创新载体,不断蓄积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竞争优势,为新质生产力打造奠定良好基础。贯通教科人。加速科创平台对高端智力的汇集,增强平台、企业、院校等对人才的引育合力,着力培育“研学用”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对平台策源的支撑作用。加大人才遴选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在科技人才评聘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性,推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自主评聘推荐,推动更多的“学术科研人”转变为“企业科研人”。
深化创新企业培育。升级科技企业“双倍增”和“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探索科技企业培育与平台体系建设一体联动,助力培育懂科技、懂市场、懂资本的战略企业家。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培育各类企业研发中心、研究院,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提升到65%以上,打造高质量研发投入“主力军”。深化产业技术攻关。优化技术攻关组织模式,支持以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为核心,牵头实施重大产业技术攻关,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攻关机制。挖掘石化新材料、高端特种船舶、海洋新能源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战略共性需求,联合高校、院所等开展“兵团式”攻关,增强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能力。计划提升企业主持的重大项目比例至70%以上。
鱼山大桥
构建成果转化链条。完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范围,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化机制,聚焦产业需求,推动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与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互通,开展技术二次开发、成果应用等活动,并积极培育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研发源头—成果应用—市场中介”链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加快落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构建创业孵化链条。依托高校、工业园区,加快“众创空间+ 孵化器+ 加速器”孵化载体架构建设,推动孵化载体扩容提级;围绕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集成设施设备、技术咨询、检验检测、科研辅助等资源,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探索全方位金融孵化机制,推进科创融资便利化。构建“载体—服务—资金”孵化助力链条,满足创业需求,降低创新成本,加速科创项目产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舟山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高地,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舟山科技系统将充分释放蓝色澎湃动能,通过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构建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为浙江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交出一份独具特色的“舟山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