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毕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CSH058)、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23R412025)
作者简介:张帅,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茶文化等方面研究,E-mail:zhangshuai1202@163.com
摘要:近年来,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着特定文化语境缺失与被误读等问题。文章在充分认识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了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契机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传播茶文化的优势与意义,并从构建茶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创建茶文化传播资源集群、搭建茶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茶文化;非遗传承;对外传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4)02-74-9
Exploration of Methods and Paths for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ea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ANG Shuai, BI Cheng
College of Tea and Tea Cultu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ea culture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but it also faces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and misinterpreta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emphasized the advant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u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medium to disseminate tea culture under the opportun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making skills and related customs" being included i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of UNESCO. 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path and metho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establishing the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cluster, and building the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platform.
Keywords: tea cultur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making skills and related customs
進入新世纪,尤其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愈加重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2020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场茶文化很有意义。[1]”由此,茶更是成为中国“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美美与共”“温良恭俭让”等理念与态度的展现,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也向世界传递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创举的深远意蕴。
在国家大力推进茶文化国际传播,且推广茶文化之作用与意义得到更广泛认同的背景下,学者的关注点开始聚焦于茶文化国际传播的方法与途径。如刘思含[2]分析了新公共外交视域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现状及传播中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了优化建议;景庆虹[3]则从茶物质产品、茶精神产品、茶艺及茶礼、茶生活方式4个方面论述了中华茶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内容;雷郑延等[4]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华茶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语意解码结果与编码本意不一致等问题,提出要重构中国文化符号并充分发挥先天性符码在茶文化符号重构和传播中的作用;马美爱[5]分别从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吸引4个路径分析茶文化传播的具体策略;刘晓萍[6]、尹江铖[7]、方彩琴[8]、孙闻[9]、张晓蕊[10]、华翔等[11]也多有相关论述。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际背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亟待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学术界也应积极研讨,立足前人研究基础,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就如何创新和完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言献策。本文在重新审视我国茶文化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以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称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为契机,以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的国际传承、传播为手段,创新茶文化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从而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提供有益思考和重要补充。
1 当前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现状
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持续向好发展。尤其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茶因益于人类健康的普遍认知特性而被更多人接受,加之茶文化本身具有的“茶和天下”标签,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茶文化对外传播模式。
1.1 以茶叙外交为特色的国家顶层设计
茶叙外交是利用茶文化和茶道方式来进行的外交活动。茶叙外交可为参与者提供舒适、温馨、自然、平衡的社交环境,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优雅高贵。茶叙外交通常由国家元首或高级别官员主持,用于国际会议、正式访问、交流等较为严肃庄重的场合,让外宾在感受并享受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与中方进行友好交流,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随着“以茶叙事”在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期间频频出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的茶文化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近年来,以茶叶为载体的中国故事漂洋过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外交舞台,世界也通过这一片叶子更为深刻地感知和了解中国。中国与美、俄、英、印、越等各国元首的几次茶叙及中日茶道会、中国与东盟国家茶叙峰会、中非合作论坛茶叙会等各种政府间的茶会活动,对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加强双方的友谊和合作、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Xi's Moments专题是中国日报网对外宣传报道习总书记内政外交方略、塑造大国领袖形象的主要网上平台,也是全球最早的专门报道习总书记的英文专题专栏。Xi's Moments专题成立后多次发布了中国茶相关的内容,介绍了中国茶产业发展情况、中国茶叶最新动态资讯,以及承载中华文化和品格的茶文化历史与现实故事。这个专栏在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国茶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国家外交层面的繁荣。
1.2 “一带一路”倡议为茶文化提供对外传播平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旨在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2015年3月,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后为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又陆续发布了各项规划和措施。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政策对接、深化互利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等方式,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机遇和福祉,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作为全球茶叶出口大国,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茶叶贸易发展迅速。2015年以来,我国主要茶叶贸易国基本为“一带一路”签约国,亚非两洲茶叶出口额占茶叶出口总额的56.6%。我国对其茶叶贸易始终保持顺差,且呈连年增长的态势,顺差额在2019年增至19.7亿美元[12]。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首批互认的100个地标产品中共有28个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产品[13]。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代表积极参与中国组织的茶文化论坛、茶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助力了从学术层面深化茶文化的相关研究。参会各国媒体也采用实时连线、直播等方式拓宽了传播影响范围,增加了“一带一路”沿线海外民众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国家“一带一路”官网中也不乏对中国茶文化的介绍,海外受众可通过此渠道了解中国茶文化活动及各国茶文化交流情况,官网还记录了海外各国民众与中国茶的趣味故事,采用更具生动性、趣味性的方式展现中国茶文化内涵,帮助海外受众更好解读中国茶文化。
1.3 社会组织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连接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沟通桥梁的“第三方”,具有组织性、民间性、自治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因而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担纲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组织主要有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为代表的专研中国茶文化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以及各开设茶学、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和社会团体。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2年举办1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加强了茶文化在學理层次上的国际交流与展示;积极广泛开展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先后派出各类代表团和学者访问了日本、韩国、新加坡、肯尼亚、印度、土耳其、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积极组织茶文化相关活动,举办茶文化节,策划特色茶文化体验活动供海外民众体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许多孔子学院在海外大学和教育机构中都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教授学生有关茶的历史、种类、制作和品鉴等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内涵,并培养了学生饮茶、事茶的兴趣和基本能力[14]。
涉茶高校因在茶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等全产业链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优势,而在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涉茶高校开设的茶文化相关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也为学生从事茶文化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同时,凭借优厚的师资力量和高层次人才,涉茶高校在茶文化研究领域能不断产生优秀的成果,推动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国内外茶文化界的交流合作。
1.4 茶叶贸易助推茶文化对外传播
据调查,2022年全球茶叶消费量约为67亿kg,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4亿kg[15]。世界上种茶的国家和地区仅50多个,但参与全球茶叶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却有170多个,其中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中国还是全球产茶大国中唯一能足量生产各种类茶的国家,绿茶在国际消费市场中长期保持绝对优势。茶叶贸易大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我国借助茶叶贸易,通过活动举办,品牌宣传,销售渠道多样化等方式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体验中国茶文化提供了机会。
1.5 高端名茶品牌讲好中国茶叶故事
品牌强国是质量强国的一个关键落脚点,品牌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也是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支撑、软实力的有效表达。随着中国茶企在海外贸易中主体意识、品牌意识及民族自信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投身于优质、高端茶品牌的打造与维护。高端名茶品牌可以通过产品推广、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国际消费者介绍包括茶的历史、制作工艺、茶具文化、茶道礼仪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增进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高端名茶品牌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茶展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展示自身产品内涵与特色的同时,阐述中国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领国际茶文化消费趋势,促进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1.6 茶文化爱好者发挥传播茶文化的能动性
公众个体以茶为媒,通过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热爱茶文化的趣缘群体,并作为传播主体之一积极运用线上论坛、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手段,打破时空局限,以主人翁的身份能动地开展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茶叶展览等各种茶文化交流活动,以此分享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向海外观众传递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另外,在各级政府的有力推行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海外热爱中国茶文化的群体也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主动学习并积极传播中国茶文化,海外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共同吸引更多的当地居民对茶文化产生兴趣,成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2 当前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阻碍因素
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态势总体向好,但全球经济低迷、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地缘政治摩擦导致的全球政治局势紧张等问题时刻阻碍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实际上就是将茶文化从其发生、发展的本土文化空间中剥离出来,扩散到异于本土文化特征的全球化网络空间中,转移的过程必然会面临特定文化语境的缺失与在地化过程中被误读的两大挑战。这些都成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阻碍因素。
2.1 外部环境的威胁
文化传播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相对滞后虽与既往政策及具体举措的方向性相关,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制约。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迅速崛起,中国等新兴国家开始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然而,文化本身的韧性导致文化变革总是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变迁。当前全球文化秩序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二元对立的思想仍然存在,西方国家的偏见与敌视成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巨大障碍。
2.2 本土文化语境缺失带来的文化表层化与碎片化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看,从作为生产生活方式的茶树育种与栽培,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制作、精深加工、审评、营销,到作为艺术审美与生活美学的茶具选择与使用、泡茶技巧、茶席艺术、茶艺表演、茶空间设计,再到作为精神追求的茶道礼仪与仪式、茶道哲学与思想,以及由茶所衍生出的茶诗词、茶绘画、茶音乐、茶习俗等文化共同构筑起了独具特色又成体系的中华茶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本人文要素都较为完好地蕴藏在了茶文化之中。然而,也正因此,茶文化必须要根植于其所发生、发展、传承的特定文化土壤,方能完整而又鲜活地展现其全部文化意蕴,一旦脱离此文化语境而置于异文化的时空之中,茶文化就很容易成为无本之木、无垠之水,呈现出表层化与碎片化的特征。
表层化主要体现在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传播内容、手段、形式较为单一和浅显,大多活动只通过简单的茶艺表演和茶叶品饮活动来呈现和传播茶文化,茶文化活动缺乏趣味性,大多停留在物、具、器的层面,未涉及到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意蕴环节,传播内容流于表面。国外人士仅能了解茶文化的外在形式和简单的操作流程,而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文化精髓。此外,这种表层化的传播方式还极易导致茶文化在国外被简化,甚至被误解。碎片化则主要指的是将茶整体的文化系统打破并拆分成若干独立单元进行对外传播,无法提供丰富而又全面的茶文化整体感知、体验、学习与领会。目前在茶文化海外教学与培训领域已经出现了海外茶文化爱好者对完整系统学习茶文化的需求与国内缺乏系统性茶文化教学平台与资源的矛盾。
2.3 茶文化在地化过程中的被忽略、误读与曲解
跨文化传播原本就会受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茶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内外困境,茶文化在融入异域的过程中总是会被误读。一是对茶文化本身内容与具体细节的理解存在偏差,二是对茶文化精神意蕴的忽略、误读与曲解。前者可以西湖龙井为例。西湖龙井通常被译为“West lake dragon well te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代表了智慧、吉祥、权威的重要文化意象。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Dragon”通常被描绘为巨大、有翅膀和鳞甲的爬行动物,以北欧神话中的恶龙尼德霍格為代表,象征着神秘、邪恶和毁灭的力量。因此,西方会尽量避免用“Dragon”来形容美好、积极的事物,如“亚洲四小龙”在西方就被称作“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小虎”);与此类似的还有凤凰单丛的鸭屎香,鸭屎香在亚马逊、Teavana等国外网购平台上被译为“Yashi duck shit”。无论是西湖龙井还是鸭屎香,英译名不仅极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使消费者对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产生难以消弭的误解。再如对“泡茶”的翻译,符合西方语境的表达方式应该为“Draw tea”,但不少翻译人员忽视了受众的用语习惯,将之翻译为“Make tea”,使受众产生误解和困惑。
相较而言,对茶文化精神意蕴的忽略、误读与曲解为茶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更为消极的影响。第一,将茶仪式或茶道看作是一种艺术表演或仪式展演,以及只关乎饮茶、泡茶的方式与技巧,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第二,将中国茶文化视为一种缺乏理性和科学方法论的超自然文化,尽管中国茶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它更多地指向一种自然和谐、平静谦逊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所追求的是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但很多外国人会把这种关系简单地归入宿命论、天命观、万物有灵或自然崇拜的范畴;第三,将中国茶文化视为一种落后、守旧、僵化的文化体系,忽视其现代创新与发展;第四,将中国茶文化打上所谓“儒教”的标签,认为茶文化过于注重传统、礼仪和权威,强化尊卑观念,压制平等和自由,从而进行抵制等。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仍然道阻且长,但其他类型传统文化或许也正处于“大旱望云霓”之中。对此,党和国家也在积极谋划,希望能从顶层设计上打开局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16]”“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7]”等相关指示,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建构符合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世界文化新秩序的决心与信心。那么,单从茶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当如何去冲破阻碍,加强茶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从而推动茶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呢?或许我们能从茶与非遗的结合中获取答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關习俗”成功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一事件至少为我国加大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3 非遗视域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
3.1 非遗保护为文化传承传播提供了国际话语体系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旨在保护、传承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公约》明确了非遗的概念,并提倡各国应识别和记录其境内的非遗,建立相关档案和数据库,并采取适当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保护和传承非遗,鼓励跨国界的项目和合作。截至2023年2月17日,全世界共有181个会员国加入《公约》,成为缔约国。
按照《公约》及相关文件的界定,非遗是由不同的人或社群同时持有、共同享用、一起传承的全人类共同财富,而这一认知随着国际非遗保护事业不断发展,早已凝聚为全球共识[18]。中国目前已被列入的43项项目既是中国世世代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共同取得进步的重要文化象征。一般情况下,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非遗的展示、交流与合作,各国政府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权力机构的主导可以确保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质性推进,但仅在文化的框架内进行交流合作,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在非遗的叙述语境中向海外推广茶文化,究其性质无非就是向特定人群推介由全人类(包括被推介方在内)共同享有的文化事象。所谓的“文化侵略”“思想渗透”等污名化的标签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我国自2004年正式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目前,我国已有43项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尤其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遗余力、毫无保留的工作态度与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多次赢得世界的赞誉,国家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体现了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大国担当,另一方面也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2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及茶的饮用与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涵盖自古以来中国人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及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19-20]。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清晰明朗的知识脉络为海外茶文化爱好者学习中国茶文化提供了范本。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切入点,以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为教材纲领展开,编撰适合海外受众的茶文化教材,可以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体系化,且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茶文化知识内容。
3.3 非遗为我国茶品牌的海外推广提供了可知可感的标准体系
与国内市场相比,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上仍然面临着市场份额小、知名度低、缺乏明确的品牌战略和清晰的品牌形象及难以捕捉外国人的需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茶产品对茶文化传播的带动作用。实际上,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卖不上高价,不在于茶叶本身的品质,而在于外国茶叶爱好者们不愿在不认同茶叶品牌、不了解茶叶品质的前提下花高价去作出尝试。非遗本身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特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中国茶的可见度,抓住这一热点,趁势推出涉茶非遗产品,一方面将非遗元素融入到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可提升茶叶的品质、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另一方面,非遗作为至少181个缔约国都了解、认同且遵循的国际话语体系,能够为原先不了解茶,不愿意接受中高价茶叶的外国人提供一个可以具体感知、参照的标准,用非遗的话语体系来认知茶叶,即便他们一时难以从原料、工艺、口感等方面认识到茶叶的真实价值,但也不会因价格稍高而望而却步。
总之,非遗的传承和展示反映了人类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作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语言,非遗也通过传播文化价值观、融合创新发展、跨文化对话与合作、增进人民友谊及促进多元文化共存等方面,为不同文化乃至文明之间平等的互鉴、互渗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因此,以非遗为媒介和内容框架,构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是应对前述茶文化对外传播危机的最佳解决方式之一。
4 非遗视域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从茶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以非遺为媒介构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要凝聚社会组织、社会资本、高校、研究机构、宣传机构、公众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涉茶非遗保护、涉茶非遗对外传播的实践。二是要保持涉茶非遗的活态性和可持续性,除相关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外,还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将非遗技艺与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与时俱进;借助市场手段,提高涉茶非遗项目的商业价值,以促进涉茶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4.1 以“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为理念,构建茶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茶和天下,共享非遗”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为了做好茶申遗成功的后半篇文章而提出的一句富有内涵的口号,并作为主题名称开展了持续至今的一系列茶事活动。口号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文化意蕴及作为非遗的文化价值,凸显了我国茶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共享性与开放性。“茶和天下”首先体现了茶的包容性,茶文化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交流,其自身所具有的包容性随时都有可能吸纳其他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茶文化风格和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其次,体现了茶文化的融入性,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总会第一时间融入地方原有的文化传统中;再次,体现了茶所蕴含着的注重内省、平和、谦逊、内敛等传统的“和”的价值观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化追求。“共享非遗”则突出强调了茶的共享性,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共享茶文化有助于不同群体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友好的环境中进行文化交流和互鉴,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互通有无。因此,这一主题非常契合茶文化对外传播,可由国内层面的活动延展到国际层面。
“茶和天下,共享非遗”的概念与以往茶文化对外传播相比更能体现中国人愿意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分享给全世界的愿景,以此为理念构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话题体系将更容易被接受,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曲解与误读消解掉。具体而言,我国可创建“茶和天下,共享非遗”的跨文化、跨领域品牌形象,所有相关产品及文化服务全都归于这一体系之中,抱团发展的同时扩大影响力;在国际茶叶展、文化节、艺术展等平台上,持续举办相关系列活动,打造茶文化的特色展区和交流活动;吸引国际茶叶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强化媒体宣传,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的合作,通过专题报道、微博、微信等国内外平台,全面宣传茶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茶文化。
4.2 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纲目,创建茶文化对外传播资源集群
面对国外茶叶爱好者无法系统、全面地了解、学习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传播者因缺乏系统性的资源而难以秉本执要的现实,必须要创建贯通茶一二三产业全链条的,能满足展示、展演、教学、体验等多种需求的茶文化对外传播资源集群。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为茶文化对外传播资源建设提供了完整的内容框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一个牵涉面非常广,但逻辑链条非常清晰的茶文化系统,从内容上看,该项目从茶树栽培开始,到茶叶加工,再到相关的文化与习俗,涵盖了茶的全产业链及相关文化;从时间上看,该项目关照茶及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存在状态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重点关照在长时段社会变迁中的传承发展过程;从地域分布上看,该项目以4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子项目为主,涉及15个省,极大展现了中国产茶区的广阔性与地域性;从性质上看,该项目则不仅涉及器物、技术、实践、知识等可以具象化的文化,还凝结了人参与其中的心意所属、情感所依、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等生活逻辑,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往逻辑。
在国外茶文化爱好者们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认知框架里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完成,如国家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和工作计划,政府相关部门搭建活动平台,社会组织,企业及大众积极参与等。就资源集群建设与实践而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更要积极发挥作用,首先要持续研发并向全球输出以上述内容为核心的茶文化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建设、产品研发、教材编译等内容,搭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茶文化教学体系;其次要强化学术研究,构建茶科技、茶产业与茶文化交叉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积极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开展特色鲜明的涉茶非遗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形成包括专著、委托研究、咨政报告、期刊论文等形式的成果集群,为茶相关非遗的国际传播提供素材,并对其路径做出探索与优化;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资源,积极投身于涉茶非遗的国际巡演、巡讲、巡展,不断提升我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3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搭建全球涉茶非遗传播与交流平台
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全球媒介生态格局。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已经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数字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为数智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根据《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年度研究报告(2022年)》相关数据,以短视频、在线影视剧、互联网游戏等六大业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因此,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搭建全球涉茶非遗传播与交流平台,做好技术增量与文化增量,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国茶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
第一,建设以文化展呈、远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数字化国际茶文化传播中心。具体内容包括全球茶文化门户网站,介绍国内外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最新动态;全球茶文化远程教育与培训平台,以线上教育的方式向全世界开展中华茶文化的展示与培训。
第二,搭建全球茶产业云平台。建立从茶树育种、品种再到茶衍生品、周边产品及茶文化产业的全链条数据库,推动数据的共享、开放与应用;建立全球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展示、互动、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茶三产联动进行跟踪分析和研究,促进我国与世界茶产业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球茶产业协同发展的网络协动机制。
第三,打造涉茶非遺数字化产品,发展涉茶非遗数字产业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重点任务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21]。因此,发展以涉茶非遗为IP,以茶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涉茶非遗数字文化产业,推出涉茶非遗数字产品既可以丰富和加强茶文化线上资源的内容生产,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展涉茶非遗的产业链,推进涉茶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2]。
5 结论
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抓手推动茶文化对外传播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借助该非遗项目重构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资源集群和文化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既代表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传统,又可归入到受国际社会认可的非遗语境中,借助非遗话语体系,对这些文化传统进行传播和弘扬,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提升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有助于提升中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有望带动中国茶叶的出口增长,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第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既是中国人3 000多年种茶、制茶、饮茶、事茶历史的积淀,又具有广泛的地域性,凝聚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审美内涵,又在现代社会中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做好涉茶非遗的传承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心,推动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发展,塑造、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非遗传承的话语体系下推广传播茶文化,作为国家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先期探索,将对其他文化类型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经验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EB/OL]. (2020-05-21)[2023-12-1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21/c_1126013834.htm.
[2] 刘思含.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20.
[3] 景庆虹. 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 国际新闻界, 2012, 34(12): 69-75, 100.
[4] 雷郑延, 陈清微, 周欢, 等. 符号学视域下中国茶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传播[J]. 武夷学院学报, 2018, 37(1): 59-62.
[5] 马美爱.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茶文化传播策略探讨[J]. 中国茶叶, 2019, 41(12): 60-63.
[6] 刘晓萍.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J]. 农业考古, 2022(2): 26-32.
[7] 尹江铖.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茶文化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J]. 茶叶通讯, 2019, 46(3): 355-359.
[8] 方彩琴.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J]. 福建茶叶, 2015, 37(4): 49-52.
[9] 孙闻. 新媒体时代茶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 2023, 45(4): 141-143.
[10] 张晓蕊. 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 大众文艺, 2019(11): 155-156.
[11] 华翔, 韩慧.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论析[J]. 海外英语, 2023(3): 208-210.
[12] 李蔚青. 我国与“一带一路”签约国茶叶贸易情况怎样?[N]. 中国贸易报, 2021-06-03(7).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EB/OL]. (2021-03-01)[2023-12-12]. http://ipr.mofcom.gov.cn/hwwq_2/chn_eu_gi/index.html.
[14] 吴晓萍. 中国形象的提升:来自孔子学院教学的启示——基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问卷的实证分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1): 89-102.
[15] STATISTA. Tea market worldwide - statistics & facts[R/OL]. (2023-12-18)[2023-12-12]. https://www.statista.com/topics/6922/tea-market-worldwide/#topicOverview.
[16] 白阳, 包晗.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N]. 人民日报, 2022-12-28(13).
[17] 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 人民日报, 2022-12-13(01).
[18] 巴莫曲布嫫. 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J]. 民俗研究, 2023(6): 26-41, 153.
[19] 鲁成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茶叶, 2022, 44(12): 48-54.
[20] 鲁成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J]. 中国茶叶, 2023, 45(2): 49-53.
[21] 贺占军, 赵鑫虎, 李亚楠. “数字”“文化”双向赋能激荡强劲发展力[N/OL]. 经济参考报, (2023-08-28) [2023-12-12]. http://www.jjckb.cn/2023-08/28/c_1310738603.htm.
[22] 张帅. 产业化与生活化:浙江涉茶非遗项目保护的两种模式[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16(5):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