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 龙颖 刁炎 许建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以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主导、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助力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文化;高校图书馆;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加速,广大农村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强。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原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较少。另外,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对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不仅会制约农民自身素质提高,而且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农村文化建设需求脱节
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想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必须深入乡村、走进农民群众中间,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以高校学生为主,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要服务对象,致使其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农村文化建设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现象。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业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度等因素制约,其文献资源大多侧重于文科类文献资源的提供。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信息服务,需要了解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重视对专业文献资源、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以及基础信息资源等进行收集整理,而没有关注到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更为重要的农业科技文献、科普文献、农业教育文献等信息资源。这些问题导致高校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太明显[1]。
1.3 高校图书馆缺乏针对性指导农村相关领域的需求服务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并未针对农村居民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为农村居民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一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方式存在不足。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图书馆现有服务方式主要以文献传递、纸质图书借阅、期刊文献借阅为基础,而且这些服务方式只针对本校师生。而农村居民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献资料,还包括各种电子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没有针对农村居民需求开展相应的信息服务。二是农村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狭窄且单一。部分农村居民主要依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而这部分农村居民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此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其拥有的信息资源和知识需求并不高。
1.4 缺乏相应的服务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部分高校图书馆设备陈旧、馆藏资源陈旧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割、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渠道,使得高校图书馆难以实现与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有效对接。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考核体系,致使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三是服务模式单一。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是以提供文献资源为核心,并辅以特色服务和数字资源建设等。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十分有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以及考核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高校图书馆难以形成合力开展文化服务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2.1 加强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
2.1.1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这一资源是农村文化建设所必需的,而农村地区所缺乏的正是电子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文献等,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非常宝贵的资源。此外,高校图书馆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也是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支持:一是与农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邀请农村文化工作者参观,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二是开展专题讲座。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举办各种专题讲座、阅读推广活动等,让农村文化工作者和村民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图书馆、爱上图书馆;三是建立文献传递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文献传递平台的方式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保障。此外,还可以利用文献传递平台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数字资源并向农村免费开放[2]。
2.1.2 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当前,农村文化工作者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无法胜任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一是在组织培训时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培训;二是可以采取请专家教授、在高校图书馆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三是可以组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此外,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农村文化工作者考核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适当奖惩等方式促进农村文化工作者积极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2.1.3 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引导高校图书馆与农村开展合作。一方面,政府应将高校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考核,并将其作为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定、岗位设置、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既可以调动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村文化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经费、鼓励专业人员下乡指导等方式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的高校图书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对于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图书馆或个人,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对于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等。
2.2 整合现有资源,丰富阅读内容
2.2.1 面向农民群众,开设特色馆藏
高校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大农业”“大文化”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特色馆藏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特色,积极融入当地的“三农”工作中去。例如,广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收集整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及加工技术等相关内容,并将其融入馆藏建设中。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故事、历史典故等内容也编入馆藏中。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需要,不断充实馆藏资源内容,积极与地方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和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资源。
2.2.2 针对农民阅读特点,优化图书馆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农村地区,高校图书馆也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圖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农民阅读特点,优化图书馆服务。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增加图书、报刊的借阅数量。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图书馆,往往会觉得新鲜有趣,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借阅量;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图书馆仅提供纸质图书借阅服务的单一模式。可以与当地图书馆合作,将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引入农村地区。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地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图书阅读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农村地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获取渠道狭窄,信息闭塞的问题。
2.3 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便捷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服务方式上,应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方式。“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思维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为农村提供便捷服务,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络平台为农村读者提供线上服务,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为农村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信息等。二是积极搭建图书馆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应主动将自身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在原有的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建设“网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新型网络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农村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图书借阅、网上咨询等基本的服务[3]。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高校图书馆驻村服务点等方式为农村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三是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高校、当地企业等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例如,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举办活动,开展农村图书漂流、图书下乡等活动;可以与高校学生社团合作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农村图书阅览室进行阅读;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等等。
2.4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业务素质
2.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群众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高校图书馆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村群众宣传图书馆知识。比如,可以举办“读者读书日”“信息素养提升讲座”“图书漂流活动”等活动,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图书馆知识,使他们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内容等。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在自己的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开辟宣传专栏等方式来向农村群众宣传图书馆知识。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农村群众讲授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技能。
2.4.2 以点带面,扩大覆盖面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阅读、网上学习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相对较少,对网络阅读、网上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图书驿站”“图书漂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以点带面、扩大覆盖面。“图书驿站”是指由高校图书馆主动联系农村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个免费阅览书籍、借还书籍的场所,为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当地选择一所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建立“图书驿站”,定期将各类书籍和期刊放置在驿站内供当地群众借阅。
2.4.3 发挥优势,优化服务效能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合作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咨询服务等,还可以通过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知识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服务效能,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来吸引村民参与其中。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线上知识讲座、线上展览等活动;线下可以通过举办图书馆开放日、读者见面会等形式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从政府主导、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高校图书馆优势与农村文化建设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实现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5):33-39.
[2] 胡伟.高校图书馆如何助力乡村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20(9):88-90.
[3] 苏露芳.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研究——以河源市源城区图书馆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20,40(2):125-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图书馆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01A29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