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祥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名字,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光辉的思想。这个名字和思想同我们党的历史、人民军队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对伟人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伟业。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毛泽东的斗争艺术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有助于激励人们更好地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
追求真理的斗争气概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近代中国更是苦难深重。面对民生多艰、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毛泽东立志要“改造中国与世界”,毅然投身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和社会实践之中。1915年1月,日本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并于5月7日发出最后通牒。5月9日,袁世凯政府复文表示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随即.湖南一师学生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毛泽东读罢,即在封面上愤然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但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动,他开始看到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因此,毛泽东明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因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而且“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
为实现这一目标,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奋笔疾书:“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8月4日,毛泽东又在《湘江评论》第4号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之三)》中写道:“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匈牙利崛起,布达佩斯又出现了崭新的劳农政府。……怒涛西迈,转而东行,英法意美既演了多少的大罢工,印度朝鲜国,又起了若干的大革命。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刻不容缓的民众大联合,我们应该积极进行。”
接着,毛泽东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这一震耳欲聋的呐喊,既反映出时代呼声、仁人志士心声,更彰显了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的豪迈斗争气魄。随后,毛泽东不断号召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为减轻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联合起来,以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第一段第一句写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为了彻底砸烂一个旧世界,彻底改变“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的黑暗现实,彻底摆脱“人执笞绳,我为奴辱”的民族忧患,彻底铲除“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的剥削制度,彻底根治“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的动荡时局,从此,毛泽东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致力于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真理变成“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美好现实。
乐观主义的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斗争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百折不挠、斗争不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历史上无数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华优秀儿女的斗争精神写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斗争风骨,并涵养了毛泽东特有的斗罢艰险再出发的革命乐观主义斗争气魄。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他曾在日记本上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既是毛泽东用以自励的人生箴言,也是他为寻求国家解放、谋求人民幸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辉煌人生写照,充分表现出了其乐观主义的斗争精神。
1925年,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毛泽东一生筚路蓝缕、战风斗雪,常常以笔为犁,激扬文字,指点江山。1930年1月,毛泽东在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中,义正辞严地写道:“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不仅批评了林彪和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也激发了广大红军指战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
面对困难和挑战,毛泽东总是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团结和带领人民坚定斗争信心、知难不惧,以顽强的斗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直至“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面对强敌,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写下《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革命最艰苦的时候创作的。在他的笔下,北国的晴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鲜明地回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既体现出伟大政治家在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后,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革命领袖乐观主义的斗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1940年1月,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此时,毛泽东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及时把握大势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十分自信地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在文章的最后毛泽东又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这些极具引领力、感召力的言语,不断激励着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
高一一远瞩的斗争策略
斗争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1930年5月,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和脱离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深刻指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同时,毛泽东还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任何胜利的信念都是从斗争中得来的。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形势与任务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最后一段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决本上述纲领,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中国共产党在自己一贯的方针下愿意和中国国民党及全国其他党派,站在一条战线上,手携手地团结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战胜万恶的日寇,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斗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坚决反对那种投降妥协的汉奸理论,同时也应该坚决反对那种以为无法战胜日寇的民族失败主义。中国共产党坚决相信,在实现上述十大纲领的条件下,战胜日寇的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只要四亿五千万同胞一齐努力,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然而,国民黨于1946年6月26日大举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当时有一些人过高地估计帝国主义力量,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惧怕美帝国主义,因而在美蒋反动派武装进攻面前,中国共产党敢不敢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能不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需要作出回答和抉择之时,毛泽东借助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的采访,坚定地说道:“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至理名言,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一个根本战略思想。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发起后,解放战争的战局已显端倪。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将革命停止下来、半途而废?这成为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献词指出:“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又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蒋介石的“和平”建议是虚伪的,他所提出的和谈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而是继续战争的条件。声明表示,“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理由,确有把握,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全部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但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对于任何敢于反抗的反动派,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之。”声明的发表,进一步孤立了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与此同时,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到中国听取中共对时局的意见。1月31日,米高扬辗转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先后见面。米高扬表示:“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委托,来听取毛泽东同志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毛泽东在会谈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发展较为迅速,军事进展也较快,比过去我们预计的时间要短些,就能过长江,并向南推进。估计渡过长江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还向米高扬介绍了中国国内的军事、政治形势和夺取全国胜利及筹建新中国等情况。2月8日,米高扬离开西柏坡回国。苏共中央和斯大林听取了米高扬的汇报后认为,国共两党应尽早结束国内战争,如果中国的内战继续打下去,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周密分析、深入研究,最后果断决策,“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月20日,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后,人民解放军及时发起渡江战役。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闻讯后,欣然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随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半个中国,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运筹帷幄的斗争智慧
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在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采取最为有效的行动,以实现既定目标任务。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以及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件。从8月14日起,新华社在1个月零2天的时间里,先后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5篇评论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五评白皮书”的第一篇。毛泽东在文章中提醒人们:“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因此,中国人民必须“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同时,毛泽东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准备斗争’的口号,是对于在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的问题上,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问题上,还抱有某些幻想的人们说的。”可以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特别是对那些相信美国什么都好,希望中国学美国的人们,浇了一瓢冷水。’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社会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美苏争霸,西方势力敌视中国,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而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势不可挡。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挑战,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斗争上,毛泽东始终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坚决反帝反霸反修,坚定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1950年6月,开国大典还不到一年,中国人民正在投身于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之际,我国东临的朝鲜半岛燃起了战火。美国随即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外来威胁,这对于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9月30日,经毛泽东决定,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又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郑重指出:如果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当日下午,印度外交部长巴杰帕伊就将周恩来的谈话透露给英国方面,并说他相信这是中国的“最后决定”。当晚,美国政府就从英国方面收到有关信息。但是,美国低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
10月8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待命出动;同时,电告金日成,“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随后,在朝鲜战场,西方世界头号强国的第一流军队,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所有的现代化武器,但经过两年零九个月军事、政治的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事实再一次证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毛泽东的斗争艺术告诉我们,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1958年,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建议在中国建一个长波电台,后来又提出要在中国修一个不冻港,建立共同潜艇舰队,毛泽东断然予以拒绝。他认为,这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7月22日,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尖锐地指出:“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可以告诉赫鲁晓夫同志,如果讲条件,我们双方都不必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一万年不要援助”。不久,尤金代表苏共中央表态说:“中国问题怎样解决,是中国同志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最了解情况。”最终,以苏方收回在中国建一个长波电台和共同潜艇舰队的建议而告终。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看到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重温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历史事件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以及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斗争警言、诗文佳作,是为了更好地學习毛泽东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深刻领会伟人的斗争哲学和智慧,以此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气概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斗争精神,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