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进“双减”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2024-03-04 17:18周孟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

周孟楠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0 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生面临着过重的学校课业负担,同时还面临着校外培训的负担,这种过重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同时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应该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是为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长期性的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教育回归到正确轨道,维持教育公平做出的重大决策。那么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如何应对,基础教育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值得研究者深思。

1 分析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典型做法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功利化、片面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应去掉其浮躁的一面,取其精华,让教育回归到“立德育人”的本质上、回归到学校教育上、回归到保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上、回归到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上,而不是培养应试教育的傀儡,制造教育焦虑。

总的来说,“双减”是一个新的起点,是维护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一个新起点,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的教育质量。如何从教育观念到具体实践,推进教育回归到应有的“立德树人”本质是“减负”政策的根本目的。“双减”政策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九个城市作为全国试点,其中不乏优秀的做法和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双减”典型案例,从具体的做法和案例中推导出一般的原理,揭示“双减”政策蕴涵的思想,探寻学校运用双减政策经验做法具有普遍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带有典型性的应用“双减”政策的案例,对其他城市及学校运用“双减”政策具有示范的价值和功能。从典型的案例中总结出的原则和方法、经验与教训,能够反映出学校应用“双减”政策的一般规律,具有实践意义。

基于学校应用“双减”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优秀经验,为其他学校应用“双减”政策提供借鉴和对策。

2 学校推进“双减”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

上海市是教育部“双减”政策试行的城市,用一系列措施达到了“双减”的本质要求,在减负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缓解了家长的焦虑,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2.1 上海:名师指导、因材施教

上海要求停止校外培训活动,加强学校教育建设,优化完善学校的免费学习服务[1]。

其一,上海通过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上海空中课堂”与线上的各位名师连线,学生可以请优质名师分析、解答疑惑。在每天晚上九点连线完后,还可以反复回看。到2021年12月初,与名师连线栏目已经收获354.3万观众。

其二,上海实行“导师制”,中小学校学生与教师以小于15∶1的比例进行配对,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

其三,上海市停止了校外培训,但是开展了丰富的课后学习服务项目和兴趣小组活动,同时活动也匹配了导师,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热爱学习。

其四,上海市减少了作业的数量,对作业的质量提高了要求,并且所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建立了作业管理办法和公示制度,这就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需要提高,所以上海市对教师也进行了专项培训。

其五,通过“双减”+课后活动,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参与的项目和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亲子活动,孩子身心得到了充实和安慰,家长的焦虑也有所缓解,让教育回归到原本快乐的育人上来。

2.2 杭州上城:家校社协同

浙江杭州上城区也是“双减”政策试行点之一,上城区强调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减少校外培训,但其与上海市的不同之处在于:上城区还强调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服务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采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立和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并且通过网络平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推动专门的学习课程,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不仅如此,上城区还成立了星级家长俱乐部,搭建家长交流的平台,方便家长之间交流传递经验。同时,上城区的学校还向家长提出“每周一天家庭日”活动的号召,增加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据华东师范大学调研发现,有92%的家长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水平。

同时,上城区也深刻了解“双减”之目的,重视作业管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打造“1+X”高品质“学后乐园”,开设了多样课后服务,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2.3 东北师大附小:认识课堂本质

东北师大附小在实行“双减”的道路上另辟蹊径,领略其核心要义。减掉的是不必要的负担,那么留下的学习就必须是优质的,也就是说要确保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是优质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障学生的学习是学足了的、学好了的。要保证这一目标达成,东北师大附小的一个核心举措就是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学足学好,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减少无效、低效的学习行为。要保证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是优质的,学足学好了的,那必然要进行优质的课堂设计。东北师范大学附小从儿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学生自主体验课堂。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式课堂让学生从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建构自己的个性化认知。这就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是优质的,以及满足学生的自主体验,那必然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分析,努力寻找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个性化体验的交汇点,能够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能够让学生上手。同样不可避免的是作业问题。东北师大附小由于是一所小学,在作业布置上还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情境问题,采取了情境式的问题解决式的作业。减掉作业数量的同时提高了质量。

以上案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教育回归应有的“立德树人”,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都在中小学生作业、课后服务等方面有所挖掘。相信在教育界不断努力下,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回归蓝天与美好指日可待,其经验值得研究者借鉴和深思。

3 学校推进“双减”政策提升教育质量的对策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一环,在这一前提下构建好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克服短视化、功利化倾向,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3.1 学校优化教学

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在培养人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本着“双减”的首要目标“减少基础教育学生不必要学习负担”的要求,让教育回归应有的样子,要重视学校教育,减少不必要的校外培训。教育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活动,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更是如此。校外培训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更上一层楼”,但对一些人来说确实“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对家庭经济的挑战,也是对家长、孩子身心的考验,减少乃至停止校外培训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学校来说,在应用实施“双减”政策时,要重视学校教育,要保证学生在学校是学足了的、学好了的,学校就要优化教学。

3.1.1 提升课堂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要保证学生达到社会及自身的学习需求,那么就要求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在“互联网+”及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可选择的资源变多了。在网络大环境下,优质资源共享,国家与地方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协作教学”等资源应用模式联系在一起,为教师、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产生了更多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STEAM等都能够得到实现,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更多的乐趣。学校及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更加优质的资源,教师设计更加优质的课堂,优化提升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优质的,是学好了的。

3.1.2 优化作业设计

强化作业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3]。“双减”政策的三个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减少课后作业,但是要满足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减少课后作业的同时,就要提升作业的质量。学校要建设作业管理制度和办法,同时为教师安排专项培训课程,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保驾护航;督促教师按照办法办事,保质保量地设计出满足学生需要的优质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3.1.3 丰富校内活动

为缓解学习带给学生及家庭的压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可开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

学校可开展多种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同时为学生在课后兴趣小组配备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方便心理疏导,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学校可开展适宜的亲子项目和活动,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也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让家长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还教育事业一片蓝天,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3.2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双减”政策是对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重关系的重构,其落实难以仅仅依靠教育系统自身去实现,而需要政府战略部署和多方力量的统筹协调[4]。要达到学生全面成长、让教育回归本来的样子,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乃至国家的共同努力,几方达成一致意见,围绕共同目标才能稳步前进。

家长、学校可以采取社会上构建好的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告知家长需要做什么以及近期校内活动,提醒家长做好安全措施,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等,同时家长依托社会上的资源,学习如何育儿,如何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和生活。学校也可以在社会上呼吁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活动,促进家庭交流。

3.3 优化服务模式

在“双减”政策下,要保证学生全面成长及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要优化服务模式,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学校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做到教师与学生低比例相配对,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与网络空间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学生在学校可以和导师及教师面对面交流,在线上同样可以和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在正在建设的网络空间也有很多,应该根据自己学校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海市的空中课堂,以及刘革平教授及团队正在建设的“元宇宙”概念,在未来都是可以企及的。

3.4 完善学校设施建设

3.4.1 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双减”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让基础教育回归应有的样子,在于让孩子享受学习的美好以及校园的快乐。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阶段,要考虑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心理认知的发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考虑的范畴。在此基础上,也要考虑,学校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把教育与学生的情感技能、智能技能等认知技能联系起来,让学校处处散发着吸引力,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3.4.2 完善网络空间设计

1)智慧校园的构建,推动信息化教育管理与教学。贯彻“双减”政策“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加强学校建设,要明白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保证基础教育高质量进行。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前进的大趋势,以教育数据平台为依托,结合该地区教育云中心,共建智慧校园,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形成的数据报告,学校统一对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管理和服务。

2)教研空间的构建,辅助教师成长进步。“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在满足学生“减负”的同时要保证其学业高质量发展,教师的责任是重中之重。教师结合智慧校园平台进行学习、参与专项培训,其工作量陡增,事实上“教师”是“增负”了。依托智慧校园,优质的教研空间的构建,帮助教师过滤掉不必要的烦琐的工作,通过智慧化环境也就是网络平台和研修社区,本着“立德树人”,对教育活动进行研讨,以及对作业设计能力、学生心理问题发现处理能力等培训。例如,国家正在试行的“名师课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研修室”,教师可以就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某些教学内容适合什么教学方式,优秀案例共享实现共同进步。

4 结束语

本文在总结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由具体的案例推出一般对策,为中小学校推进“双减”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建议。“双减”并不是教育事业的终点,恰恰相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践行的“双减”政策的颁布与施行,渐渐剔除教育中存在的功利性、片面化的行为,消除着教育隐患,让孩子的童年回归蓝天,充满阳光。笔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从“双减”政策的初步试点,到后面的全面践行,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观念转变及发展,使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一种“义务”的公益性教育而不是充当社会分层的工具,每个孩子都能够公平自由地在教育这一道路上行走,中国的基础教育就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作业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