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婷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使其牢固掌握音乐技能,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文章从音乐游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音乐游戏教学的特征、意义及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策略
游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能让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能增强他们的体验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教师应创设游戏情境,使教学内容具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抽象的音乐知识。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对音乐素材加以创编,与舞蹈、律动、演唱、动画、伴奏、模仿等联系起来,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1 音乐游戏的概念与内涵
游戏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学生基于一定的规则约束,借助动作与语言交流共同完成活动目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入游戏内容,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表达音乐,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音乐游戏能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使其感知美好的情感,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人物的情感,从而能把握乐曲中的各个元素。教师要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有节奏型、舞蹈型、听觉型、歌唱型等,其中节奏型游戏符合学生爱跳的天性,能增强学生四肢的协调性;听觉型游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让学生在聆听、感受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歌唱型游戏能让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发展个性,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游戏教学的特征
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让复杂、抽象的音乐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1富有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尚不成熟,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将游戏引入音乐课堂,能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内容,激發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例如,在欣赏国外的经典曲目时,学生往往因缺乏对背景知识的理解而难以融入其中,教师如果以拳击操的肢体动作表达对旋律的理解,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旋律与节奏。
2.2集体参与性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少数表现积极、基础较好的学生参与其中,而让其他学生充当“旁听者”。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教师要采用多人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竞争,让每个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要让他们成为引领者、示范者,让他们有获得肯定的机会。教师可针对小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以有趣的游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3小组竞争性
小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可以恰当的竞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教师要将竞争力度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形成良性的竞争,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音乐学习。如果竞争过度,变成不可控的状态,教师要及时干预,以避免发生破坏规则、大声喊唱等情况。教师将学生异质分组,保持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竞争的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良性的竞争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其收获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的自信。
3 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游戏的积极意义
3.1课程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需求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引入游戏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围绕游戏情节扮演角色、参与互动,营造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能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为学生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歌曲意蕴及人物形成一定的感知。教师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人物的行为、性格,并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乐句蕴含的情感,促进他们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由教学的引导者变为活动的监督者,维持课堂秩序、推进游戏进度,并引导学生对扮演的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这样能将歌曲的内涵解读升华为情感的流露,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
3.2促进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
教师要运用音乐游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游戏,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以便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设计游戏,营造愉悦的音乐氛围,能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游戏加深学生对音乐技能的理解。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以加深他们对音乐技能的理解。例如,为促进学生对音阶内容的理解,教师给学生分配由高到低的音阶,并教会他们所代表音阶的音高。学生依次发出自己代表音阶的声音,音阶会呈递减或者递增的方式表现出来,能让学生感受音阶的变化及不同音阶的特点。
3.3有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音乐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对音乐的理解与创造。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创造活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新编曲,使其感受音乐带来的力量,提升他们的创作自信。音乐游戏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音乐知识中提升音乐素养。教师要借助游戏活动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感受音乐特点,促进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场景,让他们有交流的平台,并能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并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促进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
4 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游戏的有效策略
4.1多类型选择,提升审美能力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美,促进他们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在音乐游戏中进行模仿、合作,能激发他们参与艺术表演的兴趣。学生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神态等参与表演,提升自身的理解、鑒赏能力,并在感知音乐的同时能提升审美能力。学生在扮演角色中感知音乐节奏,体验心随乐动,让天性得以释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个人表演与团队表演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歌曲同步训练、情感与舞蹈结合、唱跳结合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情景剧表演活动,学生通过分析角色,与音乐作品建立共情,提升了理解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而且要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为了制作音乐,而是要学会欣赏音乐,能借助音乐表情达意,表达内在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融入音乐欣赏游戏,让学生去感知音乐、欣赏音乐,促进音乐素养的提升。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选择画面感、音乐感强的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借助画面、音乐去感受并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音乐是多种声音聚合而成的,其灵感源于生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令人身心愉悦的旋律与声音,并将其记录下来,带到音乐课堂,与教师、同学分享。这种采集游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同的音乐节奏有不同的音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通过手机等设备将其记录下来,并带给同学欣赏。教师要定期将学生搜集到的声音加以分类,让学生去聆听,使其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提升音乐创作素养。
4.2多角度创编,提升创造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节奏,并用来创编音乐游戏,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通过观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创编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奏的变化,从而获得深度的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借助声势律动创编游戏,将音乐与身体律动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声势律动的音乐游戏要遵循从易到难、由仿到创、由个人到团体的原则,学生通过拍手、跺脚、击掌打出节奏,再到选择三角铁、手鼓、手锤、串铃等简单的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和音乐风格。教师在深入分析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创编游戏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游戏中的节奏、节拍、声部层次与风格特点,从而能深入地体验并表现音乐。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促进学生彼此间的合作,提升其集体荣誉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要通过示范、启发、引导的方式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让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编歌曲。但小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有限,他们难以顺利地完成旋律创作,教师可以先从歌词入手,根据作品的主题与特点创编歌词,使其体会到音乐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入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通过多类型选择、多角度创编、多维度体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打造富有趣味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悦.寓教于乐 发掘潜能: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3(25):91-93.
[2]何洪霞.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价值[J].智力,2023(1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