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林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咸宁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重规划、兴产业、优环境、强基础,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重规划、守底线,高标准定位自然生态。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严格落实244.4万亩稳定耕地保有量和22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基础,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制定《咸宁市村庄规划编制成果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结合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农房审批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持续落实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制度和做好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用地要素服务保障。
兴产业、强底气,高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扎实做好强县工程试点,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围绕八大农业主导产业链,每个产业重点培育壮大2家带动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链主企业。深入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坚持外引内育,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施2024年咸宁农产品品牌计划,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4个。引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推动开展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新增市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30家。积极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提质升级,新增乡村旅游客房1万间,打响“桂乡宁居”民宿品牌。深入推进县域商業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优环境、护底色,高质量建设和美乡村。探索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等综合治理有效措施。大力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畜禽粪污综合化利用率达79%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提升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统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新建改建农村户厕2519户,鼓励支持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用水一体化治理。配齐清运车辆和配足垃圾容器,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期管护制度,保证后续服务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提高群众意愿。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打基础、稳底盘,高效能提升公共服务。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聚焦短板弱项,突出普及普惠,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重点和次序。加快建设乡镇二通道、行政村双车道,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农村路”示范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农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新建改造延伸生活污水管网50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巩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果。持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健全城乡一体、优质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持续提升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乡镇福利院规范管理,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做好农村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
(作者系咸宁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