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时空演变分析

2024-03-02 15:13刘倩雯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省份指标体系

杨 清,刘倩雯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兰州 730070)

0 引言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河道长度为5 464 km,流域面积79.5 万hm2,呈“几”字型自西向东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份(自治区),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汇入渤海湾[1]。黄河流域横跨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截至2020 年末,按黄河流经省份计,流域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9.85%,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25.4%[2],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

党中央高度关注黄河问题,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大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至国家重大战略[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黄河流经的9 个省区,把保护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来实施。2019 年9 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正式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4],此后,又多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规划纲要。2021 年10 月8 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全面系统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在加快形成。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整个黄河流域及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该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做出判定,有利于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探索区域特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5],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6],已然跨进新的发展时代。“高速增长”的核心主要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快速增长,然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追求数量和质量相统一,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一大热点问题,但由于提出时间较短,研究时间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且难以测算。

早期阶段,部分学者通过单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衡量特定区域的高质量增长[7],不能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内涵,无法满足对高质量的需求。目前,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文献不断累积,诸多研究学者对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更广的研究,通过构建综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评判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高质量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视角:第一,经济学视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构建涵盖要素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8];第二,区域差异性视角。从地区自然环境禀赋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构建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9-10];第三,单一指标分解视角。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结合对TEPR的具体分解论述从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效益两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1];第四,新发展理念视角。大多数学者以新发展理念为依据构造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不过具体指标和评价方法有所差异。在具体指标方面,主要有两类观点,即一类是直接将新发展理念作为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12],另外一类则是将新发展理念内涵进行扩展和延伸[13]。在评价方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熵值法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评价指标体系[14-15],第二种是采取线性加权法构建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6],第三种是经由主成分分析法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划定[17],另外一种是综合运用两种或以上方法构建综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8]。

纵观如上研究,第一,有关高质量发展含义仍未定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仍存在片面性;第二,在现有文献研究中,多数文献选取的是某一区域某一年份的数据来分析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考虑时间变化差异;第三,已有文献对高质量发展缺少空间特征分析;第四,现有文献大多数集中在全国整体层面,而将黄河流域9 个省份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认为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与其他区域高质量发展有异。陈晓东等[19]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要点,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底线。故此,本研究提到的高质量发展是基于贯彻生态保护理念下追求高质量发展而言的。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运用2005、2010、2015-2020年黄河流域九大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新发展理念内涵,借鉴宫汝娜等[20]在研究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时构建的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估测指标综合权重,客观评价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黄河流域省份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基于对高质量发展及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在充分考虑黄河流域省份其独特性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维度构建了包括三个1 级指标和28 个2 级指标的黄河流域省份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 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评价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主要采用了熵值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1.2.1 熵值法

熵值法是由指标的离散程度评判效应大小。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确认各指标权重[21],最后运用加权法计算其高质量发展能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HQIi为高质量发展能力;m 表示研究区域数;n 为指标数;HQIi的值越大表示第i 个评价对象的高质量发展能力越高。

1.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为分析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空间分布特征和各省份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选取各年份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及均值。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是对于具体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析,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局部Moran 指数和Moran 散点图两种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22]。

局部Moran 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Moran 散点图计算公式如下:

将上式可视化就是Moran 散点图。

1.3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和有关政务网站;部分数据来自《水土流失保持公报》《中国环境年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通过测算得出,对于极少数缺失数据进行了均值填充。

2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时间演变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测算得出2005、2010、2015-2020 年黄河流域9 个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从表2 可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虽具有阶段性下降的特征,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05-2010 年的下降阶段和2010年以后的稳步增长阶段。总体而言,高质量发展能力呈稳步提升状态,由2005 年的0.113 2 上升至2020年的0.144 5。

由图1 各省份发展能力得分演变,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见表3。

图1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

表3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演变趋势

在本研究中的高质量发展是由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生态高质量能力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黄河流域各维度高质量发展在2005、2010、2015-2020 年的变化如表4 所示。

表4 黄河流域各维度高质量发展能力

由表4 可知,黄河流域省份经济、社会和生态高质量发展年度演变趋于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状态。其中,在2005-2010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较其他两类高质量发展能力下降较快,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在2010 年之后增长较快,由0.813 1 增长到0.968 0。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对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由图2 可知,黄河流域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其中,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连续15年稳居第一;2020 年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最高为0.020,是青海省的11 倍。

图2 黄河流域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

2.2 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社会高质量发展是目的,对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图3 可得,黄河流域各省份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先下降后快速增长最后趋于稳定的态势,其中,自2015 年以来,山东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均位居第一。

图3 黄河流域省份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

2.3 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

生态高质量发展是条件,为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标明了方向。由图4 可得,黄河流域各省份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显著差异,依据其变化特征,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见表5。

图4 黄河流域省份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

表5 黄河流域省份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演变趋势

从表5 可以看出,在2005-2010 年,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2008 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2010 年之后,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表现出上升态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重大战略之一,加快了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23-24]。

3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空间演变分析

依据2005、2010、2015-2020 年的黄河流域9 个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借鉴了卢小兰等[25]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依次分为优、良、中和差四个层次,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图,如图5 所示。

图5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空间分布

从图5 可以看出,2005-2020 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各省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依据其特征,具体可以总结为3 类,如表6 所示。

表6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

借助Stata 软件对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表7 列出了2005、2010、2015-2020年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的Moran’s 指数。

表7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Moran’s 指数

从表7 可知,各年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空间正相关性。此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正相关性随时间变化呈倒“U”型变化状态,2005-2019 年上升,2020 年下降。黄河流域各年份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分均值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如图6 和表8 所示。

图6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均值的局部空间散点图

表8 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由表8 可知,山东和河南其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会波及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山西高质量发展动力不振,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宁夏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但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甘肃、内蒙古和青海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的,其相邻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也低[26];陕西和四川虽受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的影响,但高质量发展潜力大。

4 结论

本研究以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为依据,切实考虑黄河流域省份发展状况,参考已有文献研究构建了黄河流域省份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三个1 级指标和28 个2 级指标。以黄河流域9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05、2010、2015-2020 年黄河流域9 个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并从时空角度剖析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整体和局部的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从时间演变看,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有小幅波动,实则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5-2010 年的下降阶段和2010 年以后的稳步增长阶段。基于各维度可知,黄河流域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增长态势良好,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呈先下降,然后快速增长,最后趋于稳定增长态势,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显著差异。

第二,从空间演变看,黄河流域9 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各省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各年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大致呈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正相关性随时间变化呈倒“U”型变化。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均值的局部空间差异显著。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省份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