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海危机对全球贸易的持续影响,到国内外仍旧增长乏力的订单,最近笔者在同一些业界企业的交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调低了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并努力寻找着市场中可以确定的机会。
关于市场,有可以确定的或者能够提前布局的事情吗?
或许有。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2023年曾热得一塌糊涂的“酱香拿铁”,很多人排队抢购不说,甚至连人们聊天时也常常会带着这么一句:你喝过“酱香拿铁”了吗?
当时,我还为此写了一篇评论,谈了自己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自认为是深思熟虑过的,认为堂堂的茅台跟差自己好几个量级的咖啡品牌联名,几乎就是降尊纡贵,自己的获益远不及这个咖啡品牌,认为茅台在这次合作中几乎不会拿到什么价值点。
最近我看了一些资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当时的结论可能有些潦草、肤浅了。其实,人家茅台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联名本身的获利,而是其中潜藏的市场机会。他们锁定的是这个咖啡品牌年轻化的消费群体,让茅台这个原本很难被一般年轻人消费的产品,十分自然地靠近了这个群体,形成了连接,并将自己的名字早早注入到更多十几甚至二十年后的主力消费群体中。相信如今的年轻人在谈及茅台时,一定不会觉得那么高不可攀或遥不可及了。
如此来看,“酱香拿铁”应该属于一次高性价比的联名。
“抢占未来市场”难道是“财大气粗”者独有的资格和机会吗?
可能也不是。
记得十多年前,笔者曾经负责跟进过一家日本助剂企业的系列报道工作,当时这家企业的很多活动日程安排都落在了纺织高校。当时笔者很好奇,这个企业为什么不像其他企业那样,全身心追着客户跑,毕竟大家提升业绩靠的是订单,多对接客户才是最有效的手段。但这家企业却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放到了纺织院校上,从设奖学金,到建实践基地,再到组织交流活动等,在很多看起来与开拓市场没关系的事情上傾注热情。如今回想,这家企业当时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品牌尽早地灌输到更多未来纺企员工甚至管理者的思想里,先入为主地抓牢一部分行业“粉丝”。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却是极具前瞻性的布局。目光转向全行业,又有多少人可以想到、做到?目前,不少行业企业所想的市场,主要还是如何守住眼前的客户。当然,这样做没有错,但若我们可以放开视野,再多看几步或多规划一程,当我们面向未来时,会不会可以找到更多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