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理解·面对

2024-03-02 16:14:19朱正君张春华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背对背

朱正君 张春华

妙文品评

拥抱孤独之冬,迎来丰盈之春

◎胡世杰

沧海横流,岁月成碑。孤独是什么?孤独是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浓,是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的生不逢时,是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嗟叹……文人墨客的孤独殊途同归,认为孤独是不可获的念,是无处安的愁,是缥缈孤鸿人,是尘世蜉蝣心。孤独是天地众生的生命本然,孤独可能是知音难觅的寂寞,也可能是无所归依的痛苦,真正的孤独是面对自我的清醒与成长。我们在孤独的冬日里摸索,拥抱了寒冬,最终迎来丰盈的春天。(开篇运用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点出孤独的内涵:“孤独是天地众生的生命本然”,并引用古代文人的例子,将孤独具体化。把“孤独”比作“寒冬”,把“面对自我、历经孤独的成长”比作“春天”。)

孤独似冬风,虽凛冽,但吹醒蒙眬睡眼。(入笔巧妙,既写出来了孤独是什么,也写出了如何面对孤独。)无人理解度凄凉,冬风夜里起彷徨。著作里的人物,他们的孤独我们未必能亲身感受,但从他们身上,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孤独。要像科坡菲尔一样斗争才有生机,如果像奥雷里亚诺家族看不清孤独状态,就会被从地球抹去而无人记起;要像圣地亚哥一样学会拥抱孤独、享受孤独,才能战胜孤独;要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在孤独中认清现实,唤醒“精神的我”。不管是物理的孤独还是精神的孤独,这些孤独似冬风刺骨侵体,但也正是这孤独让人从沉睡中醒来,拨开迷云,勇敢向前。(事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论据丰富,说服力强。)

孤独似冬雪,虽始尘,但展露皑皑晶莹。

若问人生真何似,孤鸿踏雪不染尘。罗兹和南森对孤独的剖析,令人反思孤独在当下的千篇一律、无法逃避。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虚拟空间的众人狂欢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现实里的孤独感反而加深了。孤独,不只是因为缺少关爱,而是源于生命本身的束缚,是封闭着自我不愿面对。真正的孤独是一个人的清醒与狂欢。虽生于尘土,但人可如雪花,展露皑皑晶莹。漫漫冬季,林冲走出了孤独,走向了雪夜上的梁山。“追光少年”黄镇宇,他处于黑暗的孤独中,化微尘为微光,走向闪亮人生,开出大学新生活的春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陈丽君走出了孤独,走向了越剧年轻的舞台。(紧扣材料,哲理化意味浓厚。选择的论据,从中国古典小说到当代追光少年,说古道今,颇有趣味。)

孤独似冬月,虽高冷,但照亮前行之路。

边关冷月照天山,独行戈壁取真经。孤独难以承受,似冬月高远、漆黑,不可靠近,而梅花扑鼻香,正是因为受住了这月、这寒,而后暗香生。面对孤独,融入孤独,超脱孤独,以这样的姿态面对挫折、面对生活,孤独不再只是孤独。欣逢盛世,化孤独为一种内驱力量,可以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也可以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心,还可以是革命者们洒热血的红心。塞罕坝的建设者们,走进孤独的荒原,植树造林,一朝碧野千里。他们坚守了孤独,又超越了孤独;他们走出了孤独,走向下一个春天。(从个体到群体,例子在丰富,面也在拓展。)

百年变局,风云变幻。新时代青年,终将于孤独中成就自我,正所谓“囊萤映雪度孤独冬天,青山白头立孤独世界”。这是我们的孤独,也正是这一份份相似的孤独,汇聚冬日之火,我们便不再孤独。我们深知,拥抱个人孤独之冬,方可迎来时代丰盈之春。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我们甘于孤独,又敢于走出孤独,走进美好的春天。(结尾收束,颇具诗意。)

【湖北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

技法提纯

这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三:

一、辨证表达,层层推进

开篇对“孤独”进行了概念界定,突破物理的孤独,指出“真正的孤独是面对自我的清醒与成长”,这为分论点的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在论证上,整篇作文把“孤独”与“冬”联系在一起,抽象与具象、内心与外在、个人与世界、青年与时代,融为一体。孤独如冬风、冬雪、冬月,抓住了风的凛冽、雪的高洁、月的光明,从无生命的凛冽到有生命的高贵,作文也在步步推向更高的生命姿态和哲理状态,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孤独”的由浅入深的理解和把握。

二、論据丰富,缤纷多彩

作文援引丰富,而且有的论据来源于教材,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作者对中外名著的熟悉和对孤独状态的理解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突破了中外名著的局限,让我们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感悟到孤独存在的意义。

三、语言优美,诗意盎然

开篇的诗词引用和后面的段落用自己创造的诗词佳句导入,让作文整体有一份诗词之意萦绕其中。作者不仅仅掌握了古典诗词之美,更是把现代诗词的象征手法和叙事技巧融合在一起,值得学习和借鉴。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期认识自我是很微妙的。或许汉字“我”的构成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汉字“我”似由两个“戈”组成,两个“戈”背对背,相击相连。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导

这是一道“漫画+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审题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导向。“青春期认识自我是很微妙的”是整个命题的情境前提。

第二句话通过汉字“我”的结构特点来给青春期的我们一些自我认知的启示。“两个‘戈’背对背,相击相连”是审题关键,意含两个“戈”既相互割裂、对立,又相互依存、统一。青春期的美好与不足、理想与现实、自律与懵懂、幼稚与成熟、乖顺与叛逆、坚强与懦弱、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自信与自卑、乐观与消极、战胜自我与放纵自我……亦如“我”字中的两个“戈”的关系。凡事都有两面性,人也一样,主要看哪个方面占主导地位。战胜敌人容易,战胜自己困难,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而不完美可能正是人最真实的一面。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你”是写作主体,“哪些启示”要求同学们能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思考新时代青年的生命成长和自我发展。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审题不当,没有从“我”字的构成中去立意,完全脱离材料。如:化干戈为玉帛。

2.没有抓住关键词“背对背”“相击相连”,泛泛而谈如何认识自我。如:认识自我促进个人发展、社会繁荣。

3.缺乏思辨,两个“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面的“我”共同构成真实的“我”。

写作时可以三个方面入手:从正面的角度谈认识自我及其作用,认识自我的优点,可以增强自身信心;从反面的角度谈认识自我及其作用,认识自我的不足,可以探索改进之道;从正反两方面谈认识自我的意义,认识自我的两方面,可以永不迷失方向。

参考立意:1.矛盾的我与真实的青春;2.认识自我,铸就独立人格;3.悦纳自我,成就美妙人生。

【孙伟伟/供稿】

猜你喜欢
背对背
孤独·理解·面对
好玩的奶粉罐
观察:圆圈背对背
孩子(2020年8期)2020-08-13 06:52:30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街角
躬耕(2018年9期)2018-12-21 12:31:18
基建工程结算审核、审计“背对背”模式研究
商情(2018年40期)2018-09-30 08:47:44
微风轻轻起
记一次背对背夹球比赛
局长做梦
财富商机(2017年3期)2017-07-05 04:29:11
南开医院工会开展“背对背”民主评议
工会博览(2016年7期)2016-03-18 10: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