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03-01 11:00:00陈玉泽张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中国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新疆科技

■文/陈玉泽 张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疆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随着各项政策、制度的出台,新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问题,提出了26条举措,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新疆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强弱越来越成为度量区域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地理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疆的科技创新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一)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万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2012—2022年,新疆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26.87万人增长至61.14万人,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则从119.26人/万人增长到236.33人/万人,二者在十年间分别增长了127.54%、98.16%;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7 412亿元上升至17 7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总3.31万元上升至6.86万元,分别增长了139.36%、107.2%。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区域内企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综合了政策、资源、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上述几个指标在近10年间的稳步上升情况,充分说明新疆的创新环境在逐年优化,新疆有能力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

(二)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包括R&D经费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及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4个指标。

2012—2022年,新疆创新资源指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R&D经费投入强度近10年变化程度不大,整体稳定在0.52%左右;2012—2020年,R&D经费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随后两年有所上升,总体比值在1.4%附近上下波动,但实际R&D经费逐年增加,从2012年3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0.48亿元,增长了127.90%,如图1所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均逐年增长,相较于2012年的1.23万亿元和0.79万亿元,2022年末以上两项指标为3.07亿元和2.74万亿元,分别增长了149.27%、246.84%。

图1 2012—2022年新疆R&D经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

创新资源所涉及的指标主要与政府支出和企业自主投入相关。R&D经费投入、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的逐年上升,说明政府和企业都更加重视创新要素的作用,增加了对于创新的投入。

(三)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包括专利申请数、专利批准数、技术合同签订数及技术合同成交额4个指标。

2012—2022年,新疆的创新产出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0年间专利申请总数由7 044件增加到25 795件,专利批准总数从3 440件增加到20 528件,分别增长了266.20%、496.74%,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图2所示。

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在2012年为1 532份,2012—201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达到最低为453份,2019—2022年呈快速上升趋势,2022末技术合同签订数达到历年之最(2 023份)。技术合同签订数增长的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额也在相应地增加。201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近10年来的最小值(2.97亿元),随后逐年上升,尤其是2018—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了60%,如图3所示。新疆技术合同的平均成交额在逐年提高,新疆整体大环境正在向积极的一面转变,表明政府更加注重科技投入对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图3 2012—2022年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额变化情况

由于新疆在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投入方面都增强了支持力度,科技创新产出才取得了目前的成绩。这充分说明新疆认真贯彻落实产学研融合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四)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包括商品出口额情况、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及高新技术企业数4个指标。

2012—2022年,新疆创新绩效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新疆近10年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商品出口额在2014年出现小高峰(235亿美元),随后几年波动在165亿美元之间,2022年达到顶峰为310亿美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160家增加到2022年的1 368家,增长了7.6倍。除202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均逐年上升,如图4所示。

图4 2012—2022年新疆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本文采用高等在校学生数、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测量创新环境,近10年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均表明新疆创新环境较好。采用R&D经费及投入强度、R&D经费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等指标测量创新资源,近10年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表明新疆创新资源较好。采用专利申请数、专利批准数、技术合同签订数和技术合同签订成交额等指标测量创新产出,近10年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表明新疆创新产出稳定发展。采用商品出口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第三产业等指标测量创新绩效,近10年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表明新疆创新绩效稳定发展。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呈现趋同趋势,为新疆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其他投资等也在快速发展,这些条件为新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制约新疆科技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

尽管新疆的科技创新工作较以往有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在科技创新发展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创新基础、平台、人才、服务等方面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约束因素,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一是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目前,新疆整体创新综合能力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创新平台发展相对滞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两区”)的创新影响力不足。国家高新区数量少,且没有一家进入全国前50名。

二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2022年新疆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为64.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36%,远低于全国1.39%平均水平,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方面短板突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截至2022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 368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8年的1.05%下降到2022年的0.66%。

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较弱。近年来,全区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标志性科研重大成果产出不多。据统计,全区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医药卫生、石油化工、机械工程等传统领域,且转化率低。在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上,科技成果“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还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很多成果拥有者的转化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为新疆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和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整体而言,新疆创新环境正逐步向好的态势发展。针对新疆产业基础底子薄、创新能力弱、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围绕党中央对新疆的战略定位要求,研究部署实施全区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支持。以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四方合作”工作推进会为契机,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自治区重大需求,强化资源配置,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为推动实现新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上新台阶提供支撑。

二是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在“四方合作”机制下,充分发挥“两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区域协同、兵地融合,加快推进现代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攻关,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深化“部区会商”“科技援疆”机制,扩大“组团式”科技援疆规模,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转变企业观念,营造良好环境,用好专项资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高企业牵头承担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比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四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推动新疆乌昌石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国内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用好新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是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支持新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环境和交流平台,实行更加包容的人才发展政策,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持续推进科研机构优化整合,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待遇等各方面保障,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新疆科技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24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6期)2014-03-11 16:36:1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5期)2014-03-11 16:36:03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4期)2014-03-11 16:35:49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