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莹
摘 要:工作流管理是將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工作任务,按照业务流程的要求,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化地、高效地加以处理。在羊绒纺织制造业中,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工作任务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完成的,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以工作流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实现工作流管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自动执行,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羊绒纺织制造业数字化企业建设将会涉及整个企业管理流程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数据,这就要求企业构建一种数字化工作流管理平台。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的特点入手,简要阐述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关键技术,并为数字化企业的工作流管理提出几项实践策略,以期为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研究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化企业模式下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数据量大、种类多、时效快等特点使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其对信息快速响应、精确分析、精准决策等需求。因此,当前企业如何实施数字化的工作流管理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的特点
数字化企业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将设备、环境和人员等元素进行网络化管理,使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实现可视化、模拟化、智能化的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数字化企业的工作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动化。数字化企业通过引入各类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器人、无人搬运车、自动生产线等,大大减少了工作流程中人为的参与。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原料的投放、产品的加工、成品的检测和包装等环节,都可以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完成。二是智能化。现代数字化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实时收集和分析企业运行数据,进行智能优化和决策。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故障,达到提早维修,避免停机的目的。三是可视化。数字化企业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将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库存情况等信息,以易于理解的数据图表形式,显示在大屏幕或电脑上。这就像给管理者提供了一双“X射线眼”,使管理者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企业的运行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四是模块化。在数字化企业中,每一个工艺步骤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管理和优化。这种模块化管理方式,既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五是环保性。数字化企业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和智能化的设备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通过环保技术,如废物回收、清洁能源利用等,减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化一环”,即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模块化和环保性。这些特点使得数字化企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的基本要求
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是指根据生产和运营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的工作流进行有效的监控、分析和优化。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性。工作流管理蓝图必须精心设计,旨在创建一个卓越且有效的生产环境。工作流程应遵循逻辑性,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无缝连接,并能够在必要时进行灵活调整。应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结果,使其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性能。
2.一体化。工作流管理应实现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避免生产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此外,一体化也要求工作流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例如ERP、MES等)能够进行良好的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数字化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即可以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和技术的改进进行相应的扩展和升级。
4.安全性。工作流程管理系统需要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包括员工的安全和企业信息的安全。因此,应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方案,如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以防止数据泄露或非法操作。
三、数字化企业工作流管理的关键技术
1.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在羊绒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在羊绒加工过程中,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误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而在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自动化设备也可以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人工智能在羊绒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比如通过算法模型对羊绒价格进行预测,通过眼底识别技术进行羊绒品质判定等。总的来说,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为纺织制造业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数据整合与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在数字化企业的运营中,数据整合与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数字化企业依赖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的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果能够有效整合并进行深度挖掘,将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通过预测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从而提前布局;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生产中的瓶颈,从而优化工艺流程。
3.安全性和环保性技术的应用与控制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纺织制造企业在建设数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相应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技术。比如,在生产设备的选用上,需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在排放治理上,需要实现绿色环保的生产;在数据处理上,需要遵循相关法规,保证数据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四、数字化企业的工作流管理实施策略
1.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在数字化企业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多个系统,这些系统的集成与开发是数字化企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各系统之间密切配合。在建设中,企业需要将生产管理系统(MES)、质量管理系统(QMS)、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应用系统集成到一起,并进行接口开发,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各个应用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然而,企业需要集成的系统较多,各信息系统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各信息系统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和协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建设集成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对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最适合企业当前状况的信息系统;其次是对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将不同应用程序和信息源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最后是根据企业当前需求、组织结构、人员能力等选择合适的集成方案。而在应用程序开发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各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当前业务流程以及对这些流程进行集成时所需要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各种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集成。
2.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构建工作流模型
企业经营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管理。在数字化企业模式下,纺织制造业的经营管理涉及了生产、质量、财务等方面,而这些部门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工作流管理时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构建工作流模型。然而在数字化企业模式下,工作流模型可以分为两种,即活动模型和功能模型。
活动模型是指一个由若干个活动组成的集合,活动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流程,也可以是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在传统模式下,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相互独立、相互制约,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困难。而在数字化企业模式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以往某一具体业务活动通常由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完成,因此可以将这几个职能部门分为几个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对应着一个活动,这样可以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协调一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功能模型是指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各个业务流程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抽象、提炼和划分。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所有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状态、人员安排、原料储存、产品产量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的现状,为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其次,在获得了足够的数据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搭建一个能够反映企业运作的模型。这里需要借助一些数学模型和算法,例如线性规划、网络流问题等。考虑该模型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设备的工作效率、人员的工作负荷、原料的有效期等,在搭建好模型后,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这可能包括寻找工作流中的瓶颈环节、去除冗余步骤、重新分配资源等。优化的目标是使得整体效率达到最大化。然而优化过的模型需要能够有效地在实际生产中落地,这意味着需要将优化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指导企业员工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在模型实施后,还需要收集数据以跟踪其效果,这可以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生产数据来完成。如果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调整模型并重复以上步骤。
3.以工作流模型为基础,设计工作流引擎
数字化企业模式下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工作流引擎、用户界面和管理模块三个部分,其中工作流引擎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在工作流引擎中,需要设计一种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配置各种业务流程的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模型中,通常包括三种文件,首先是工作流模型文件,该文件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其次是工作流定义文件,该文件包含了工作流模型的所有细节信息;最后一种是配置文件,它包含了工作流模型的所有配置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这三种文件都存放在数据库中。根据上述三种文件所描述的信息,可以建立完整的工作流建模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配置与修改,在设计时需要将系统分为用户界面和管理模块两个部分。用户界面用于用户与工作流建模之间的交互,包括设置账号、修改密码、查看权限、配置流程等;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具体的工作流程,包括任务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管理等。在数字化企业模式下,各个业务模块之间通常不存在很强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可将各个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形成一个整体。
4.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开发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工作流引擎,它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工作流引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用于处理任务的任务列表;二是用于管理任务的资源列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将这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从而使开发出来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更加灵活。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把业务流程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然后将该整体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再根据不同部分来进行设计,最后完成整个流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以先确定业务流程中涉及的角色和任务,然后根据这些角色和任务来创建工作流引擎。在工作流引擎创建好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测试和优化,最终完成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在完成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扩展和升级,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5.数据安全与备份
数字化企业是建立在信息化系统基础之上的,而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是数据,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数据都集中在数据中心中。因此,数据安全与备份是数字化企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数字化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物流等业务都是在网上进行的,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数据备份时要考虑数据安全与备份的问题。首先,在建立数据中心之前,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与备份制度,包括系统日志记录制度、数据库备份制度和备份策略等。通过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因为系统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延误。同时,在数据中心中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方案,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其次,要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技术来保障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并采用加密技术来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企业还可以使用一些安全产品来实现数据安全与备份。例如,基于数据库本身和存储介质保护技术的双机热备解决方案、基于移动存储设备保护技术、基于备份策略和对象存储管理技术等安全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安全与备份。数字化企业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率。
6.人员培训与运行测试
数字化企业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人,只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工作流管理体系的作用。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宣传和指导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管理体系的价值,掌握工作流管理體系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系统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培训可以从企业高层开始,让高层领导了解工作流管理体系的作用,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管理体系对自身工作的意义,进而逐步在企业中普及和推广工作流管理体系。在培训过程中,要强调流程定义、流程设计和流程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注重对流程开发人员的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此外,要注重培养流程开发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培训结束后,企业需要按照工作流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运行测试。运行测试是将业务流程按照工作流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梳理,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任务。同时要对在运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可见,通过运行测试不仅可以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还能够检验系统功能是否健全、稳定、可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发展效益,就需要在企业实际业务场景中,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结合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的工作流管理体系。然而,工作流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企业在建设和实施工作流管理体系时,率先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与梳理,通过业务来构建相应的工作流模型,在模型构建完成后还要重视数据安全管理以及人员培训与运行测试,从而保证工作流管理体系能够推动数字化企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权.基于数字孪生的虚拟数字化工厂平台[J].智能制造,2022(5):50-53.
[2]彭启.数字化工厂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17):119-122.
[3]庄天天.数字化工厂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1(26):29-31.
[4]赵元,刘业峰,王鑫,等.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智能车间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20(1): 19-25.
[5]孙丽丽.创新构建集成化设计与数字化交付平台助推智慧城市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4):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