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处地球“第三极”,被誉为山宗水源路之冲,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要素近乎完备的大美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赋予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青海“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正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概括了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100多年前,面对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马克思曾忠告:“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100多年后的今天,生态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世界迫切需要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如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如何定位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答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赓续负责的高度,科学阐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鲜明特征的新的文明发展形态,提出必须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五个重大关系”。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在三江源地区,映入眼帘的一个个湖泊,清澈得能净化人的心灵,守护好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必须统筹好“五个重大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引领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版图不断扩大,綠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绿色发展奇迹接连涌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不仅如此,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也贡献着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将以上变化概括为“四个重大转变”,即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发现,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发展实践等十分关注,对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所取得的成就表达赞赏,表示愿同中国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图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避免和克服西方式现代化所伴生的物质主义膨胀、生态恶化等弊病。2023年9月,在青海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有近30个国家、约150名各国政党代表多维度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和体验。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发展升级,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六项重大任务”,将社会生产、消费向着更加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机制的方向转变,向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为地球上最大、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有深刻影响。青海处在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工作的底线,更是青海的重大历史使命。
坚持以底线思维守护“中华水塔”。水是生命之源,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黄河、长江流经中国18个省(区、市),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澜沧江经西藏、云南流出中国国境,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滋养了约3亿人口。我们把保护“中华水塔”“三江之源”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取消三江源地区GDP考核,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科学、高效、精准、快捷的生态环境监测,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们连续多年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给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披上了“绿装”,省会西宁市南北两山的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9%,为整座城市筑起了一道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廊”。我们率先在全国开展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目前,青海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1%,近九成国土面积列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每年为下游提供600亿至9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
地球之肺——三江源湿地
青海湖风光
坚持以系统思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的隆升,影响了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使亚洲东部和南部避免出现类似北非和中亚等地区的荒漠化现象,中国也才有了“江南水乡”。守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不能仅仅满足于大气、水、土壤达标,还要以推动实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更高标准来确保生态安全。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内在规律多策并举,统筹山上山下、地表地下、陆地湿地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我们出台实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青海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等,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系統性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今天的青海,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块草场、每一片森林都有专人管护,筑牢青藏高原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正在成为青海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坚持以法治思维提升生态治理水平。青海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都难以修复。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从国家层面立法规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对解决高原生态保护的特殊问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珍贵而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海以立法形式制定实施《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青海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设立三江源生态法庭、青海湖生态法庭和祁连山生态法庭,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最严格的生态执法守护三江之源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性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推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青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坚持以试点建设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
中国正在构建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由此拉开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探索的序幕。2019年8月,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仅仅两年后,中国就公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2022年11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提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对此,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在2023年6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
青海加快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在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础上,青海率先推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开启国家公园群建设新航程。我们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重点解决好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问题,制定实施《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出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发布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困局,构建起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形成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除已经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之外,在7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祁连山国家公园也已经全面完成试点任务,探索形成“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实践路径,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在高颜值生态和高质量发展融合道路上全力冲刺,为国家公园建设贡献更多“青海方案”。
生态管护员巡逻队
国家公园建设推动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三江源国家公园从试点建设到正式设园,一直广受关注。它的园区总面积超过19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6.4%,是藏羚羊、雪豹、绿绒蒿、雪莲等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素有“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青海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7种、二级保护动物105种,这些珍稀动物绝大部分都生活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随着国家公园的建立,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不足2万只增加到7万多只;高山生态系统旗舰物种——雪豹,从过去踪迹难觅增加到1200多只。数量持续恢复的背后,是国家公园建设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整体优化,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深刻影响。近两年,人们在国家公园内拍摄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并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领域频频获奖,作品《对峙》《雪域精灵》《当妈妈说跑步前进》等,生动记录了野生动物生活的精彩瞬间。如今的三江源,“千湖美景”重现,茂密的森林、广阔的湿地一眼望不到边;生物多样性正在得到有效恢复,一度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类视野……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结出的累累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必须要做的事情,青海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中国开启了一场事关全局的能源变革。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风险加剧,世界各地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威胁之势愈演愈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此,中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国家,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以负责任大国姿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的能源体系正在中华大地逐步构建起来。
青海致力打造清洁能源“金字招牌”。自然地理环境上的发展劣势正在成为青海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在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利用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在广袤的沙漠、戈壁、荒漠土地上,建成了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互补发电站。截至2023年9月,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1.8%,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4.2%,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33.2%,三项指标均居国内首位,不断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随着世界首条全绿电大通道的建成运营,青海的绿电不仅点亮了北京大兴机场,还闪耀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先后攻克共享儲能机制等5项关键技术、建成国内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生产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我们坚持开放共赢,“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在青海已成功举办四届,阿根廷、孟加拉国、哥伦比亚、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先后到青海考察学习,知名跨国企业组团前来洽谈项目合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越来越成为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光伏羊”让企业和农牧民双双获益
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藏羚羊
清洁能源发展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在青海,全省每年用电量的84.5%来自清洁能源,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000万吨以上。光伏发电成本已低于火电成本,“光伏蓝海”从无到有,让戈壁荒滩的平均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盖度超过80%,光伏发电基地的鲜草产量、植物种数分别是园区外的4倍和2倍以上。“光伏发电+生态保护+畜牧利用”形成新业态,太阳能光伏板下养育出网红“光伏羊”,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我们上线世界首个清洁能源供电感知平台,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和全清洁能源电力可溯源的绿色数据中心,在交通、建筑、5G等领域扩大清洁电能替代规模,启动实施三江源清洁取暖工程,聚力打造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极支撑、多能互补”能源生产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预计到2030年,青海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4亿千瓦以上,降碳减排成效更加明显,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海蓝”“高原绿”等最普惠的生态福祉让青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绿色发展的“青海事业”风生水起。紧紧围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我们加快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千亿级锂电产业,初步构建形成盐湖综合利用、新能源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2023年以来,磷酸铁锂出口实现同比增长85.1%,钾肥产量更是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带动生态旅游产业迭代升级,依托昆仑山、三江源、可可西里等独一无二的名山大川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登山、探险等高端旅游,青藏、青川、青新、青甘等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大环线“吸睛也吸金”,青海湖、茶卡盐湖等景点成为国内外游客追捧的热门景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令世人瞩目。驱动“青字号”农畜产品奔向远方,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成效显著,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清单,青稞、蚕豆等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冷水鱼产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新城——西宁
美丽中国的“青海印记”愈发清晰。我们深入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全省森林覆盖率、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7.5%和57.8%,湿地面积居全国前列,荒漠化、沙漠化土地呈“双缩减”趋势,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通过全面开展城乡垃圾治理行动,不断深化“无废城市”创建,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三大江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II类及以上,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100%。近年来,青海先后建成1200余个高原美丽乡村,西宁市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果洛州、乌兰县等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玉树市、同德县等地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美青海的美誉度持续上升,人居环境和民生条件显著改善,绿水青山成为青海的优势和人民的骄傲。
生态文明的“青海篇章”惠民利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海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不仅要为美丽中国、美丽世界作出贡献,也要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一直践行着“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朴素生态观念。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雪山脚下的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幸福生活。有一位名叫云塔的牧民,家住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他现在多了一个身份——生态管护员,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发展生态体验游,从草场利用者转变为草场守护者、生态获益者。像云塔这样的生态管护员,青海有14.6万名。与此同时,我们开展多项民生工程,在全省建成扶贫光伏电站42座,28.3万农牧民群众拿上了“阳光存折”。老百姓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收入结构越来越丰富,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青海最温暖的写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正坚定不移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阔步前行。如今,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更加牢固凸显;国家公园内生灵雀跃、万物争荣;建设中的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两山”转换、绿色发展,600万青海各族儿女必将用心守护好这片净土,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