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024-02-27 15:16陆嘉莉何小玲余秋玲
分析测试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塑胶跑道顶空面层

陆嘉莉,杨 倩,邱 月,何小玲,谢 威,余秋玲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重庆 401123)

塑胶跑道面层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操场和各类专业体育场馆[1],具有抗压强度高、弹性适中和物理性能稳定等优点[2-3]。塑胶跑道面层按铺设方式可分为预制型和现浇型[4]。其中,预制型主要包括橡胶卷材面层和聚氯乙烯(PVC)地胶面层,现浇型主要包括聚氨酯(PU)塑胶跑道面层、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面层(简称硅PU面层)和丙烯酸面层。塑胶跑道面层的生产原料主要为高分子聚合物和胶水,因此可能带入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5],主要包含卤代烃、芳香烃、硫化物及含氧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发癌症[6-7]。自2015 年爆发“毒跑道”[8-9]事件以来,塑胶跑道的质量引起广泛关注。2018 年,我国发布并实施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10],对塑胶跑道面层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释放量做出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厂家对塑胶跑道配方和施工工艺的升级。但是,由于该标准规定TVOC释放量的测定方法为小型环境测试舱法,低沸点的化合物在某些吸附管中可能存在穿透,导致TVOC释放量的测试值偏低[11],且未知峰以甲苯的响应因子计算,可能造成一定误差,不利于明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具体种类[12]。因此,对塑胶跑道面层中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检测十分必要。

目前,VOCs 的检测多采用气相色谱法[13-14]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15-16]。相较于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灵敏度更高[17],定性更准确[18],且检测通量更高[19]。另一方面,现有文献报道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塑胶跑道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为35 种,主要为卤代烃和芳香烃,覆盖的种类相对较少[16]。本文根据塑胶跑道面层原料的生产工艺增加了多种硫化物[15]和乙二醇醚类溶剂[20]为检测目标物,其中,硫化物由橡胶合成过程中添加的硫化剂降解产生,具有恶臭气味;乙二醇醚类溶剂可能用于胶水或橡胶的生产中,为疑似致畸物[20]。此外,标准GB 36246-2018 中只测试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释放量,无法确证具体的种类。综上,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塑胶跑道面层中46 种VOCs 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前处理简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可在26 min内实现46种VOCs的同时检测,为确证塑胶跑道面层中VOCs的种类提供了技术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塑胶跑道面层的质量水平。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TSQ8000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MS105DU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46 种VOCs 标准品的化学文摘登记号(CAS)、纯度及生产厂家见表1。三乙酸甘油酯(99%,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筛(0.85 mm/1.40 mm,浙江上虞市肖金筛具厂)。

表1 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简称、化学文摘登记号、标准物质纯度、生产厂家、保留时间和监测离子Table 1 Synonym,CAS,purity,manufacturer,retention time(tR) and monitored ions of 46 VOCs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称取46种VOCs标准品50 mg(精确至0.1 mg)于25 mL容量瓶中,用三乙酸甘油酯溶解并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约为2 000 μg/m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准确移取2.5 mL混合标准储备液于25 mL容量瓶中,用三乙酸甘油酯定容,混匀得到质量浓度约为200 μg/mL 的混合标准中间液。准确移取适量混合标准中间液配制成质量浓度约为0.01、0.02、0.05、0.1、0.2、0.5、1.0、2.0 μg/mL 的系列标准工作液,准确移取1.0 mL系列标准工作液于20 mL顶空瓶中,立即封口,供GC-MS测试。

1.3 样品前处理

取塑胶跑道面层样品适量,剪成小碎片,分别过1.40 mm 和0.85 mm 实验筛,选取粒径在0.85~1.40 mm 之间的细小颗粒[10],混合均匀后称取0.1 g试样(精确至0.000 1 g)于20 mL 顶空瓶中,准确加入1.0 mL三乙酸甘油酯,立即加盖密封后上机测定。

1.4 仪器条件

1.4.1 顶空参数顶空平衡温度:140 ℃;顶空平衡时间:50 min;顶空进样针温度:150 ℃;进样体积:0.5 mL。

1.4.2 GC-MS 参数DB-624UI(60 m×0.25 mm×1.4 μm)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20 ℃;分流比:10∶1;载气流速:1.0 mL/min;程序升温:50 ℃保持0 min,以4 ℃/min 升至100 ℃,保持1 min,再以15 ℃/min升至230 ℃,保持5 min。离子源:电子轰击源(EI);离子源温度:220 ℃;传输线温度:230 ℃。46种VOCs的保留时间和监测离子见表1。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分别考察了TG-5SilMS(30 m×0.25 mm×0.25 μm)、TG-17SilMS(30 m×0.25 mm×0.25 μm)和DB-624UI(60 m×0.25 mm×1.4 μm)3 种色谱柱对46 种VOCs 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TG-5SilMS(弱极性)和TG-17SilMS(中等极性)色谱柱时,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三氯甲烷等多种低沸点化合物无法有效分离,且定量离子碎片存在较大的交叉干扰,故无法对各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定量。使用DB-624UI(中等极性)色谱柱时,绝大部分化合物可实现很好的分离;部分目标化合物虽未完全分离,但定量碎片离子几乎无交叉干扰,不影响定量;间二甲苯与对二甲苯的定量碎片离子一致且未能完全分开,但由于它们是性质非常接近的同分异构体,故可将两者的峰面积进行合并计算。因此最终选择DB-624UI色谱柱进行分离。46种VOC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色谱图如图1所示。

图1 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选择离子监测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s of 46 VOCs under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mode the peak numbers of the compounds were the same as those in Table 1

2.2 升温程序的选择

由于本方法中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沸点很低,因此考察了较低的初始柱温(40、50、60 ℃)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柱温的升高,二硫化碳和二氯甲烷的分离度逐渐变差;初始柱温为60 ℃时,两者无法有效分离;初始柱温为40 ℃和50 ℃时,可实现基线分离,但采用50 ℃的初始柱温可节省分析时间,因此最终选择初始柱温为50 ℃。分离沸点相对较高的化合物时可适当采用较高的升温速率,因此考察了第二阶段升温速率(10、15、20 ℃/min)的影响,结果发现,升温速率为10 ℃/min和15 ℃/min 时,乙苯和对/间二甲苯(对/间二甲苯为一个峰)可以完全分离,而采用20 ℃/min 升温速率时,两者无法完全分开。为缩短分析时间,最终选择第二阶段升温速率为15 ℃/min。

2.3 顶空平衡温度的选择

顶空平衡温度是影响目标化合物响应强度的重要因素。顶空平衡温度越高,顶空瓶中的蒸气压越大,目标化合物的气体浓度则越高,从而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过高的平衡温度可能导致某些化合物发生分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本研究使用的顶空进样器进样针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50 ℃,为防止目标化合物在进样针中凝结,一般要求进样针温度比顶空平衡温度高10 ℃左右。以阳性跑道样品为基质,考察了不同顶空平衡温度(110、120、130、140 ℃)对目标化合物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随着顶空平衡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在140 ℃时未发现明显的热分解,因此最终选择平衡温度为140 ℃。

2.4 顶空平衡时间的选择

为保证目标化合物分子能够从样品基质充分扩散至气相中,选择阳性跑道样品对顶空平衡时间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平衡时间(10、20、30、40、50、60 min)对7 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硫化碳、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1,3,5-三甲苯和1,2,4-三甲苯)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 可知,随着顶空平衡时间的延长,各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平衡时间为50 min 时,7 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峰面积最大。这是因为充足的平衡时间更有利于气-液平衡,但过长的平衡时间可能引起顶空瓶的气密性变差,导致目标化合物泄露。因此最终选择顶空平衡时间为50 min。

图2 不同平衡时间对阳性样品中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峰面积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equilibrium time on peak areas of 7 VOCs in a positive sample

2.5 分散溶剂的选择

为使塑胶跑道面层样品颗粒受热均匀,同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灵敏度,需在顶空瓶中加入适量的高沸点分散溶剂,使样品颗粒浸润在溶剂中。分别考察了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酸甘油酯两种常见的高沸点溶剂对46 种VOCs 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分散溶剂时,其保留时间与部分目标化合物重叠,产生干扰,同时在140 ℃顶空平衡温度下,大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蒸气进入质谱会造成灯丝寿命缩短;而三乙酸甘油酯的沸点约为260 ℃,在140 ℃的平衡温度下基本不挥发,对目标化合物的出峰不产生影响。因此,最终选择三乙酸甘油酯为分散溶剂。

2.6 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下限

按照“1.2”方法配制46 种VOCs 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在最优的仪器条件下上机测试,以各VOCs 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μg/mL),对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选取阴性样品进行加标实验,按照“1.3”方法进行前处理后上机测试,分别确定各VOCs的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由表2可知,46种VOCs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LOD、LOQ分别为0.05~0.60 μg/g和0.10~1.20 μg/g。

2.7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选取阴性跑道样品分别进行3 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每个水平分别进行6 次平行实验(见表3)。结果显示,46 种VOCs 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9%~11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5.6%,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较好,可以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

表3 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n=6)Table 3 Recoveries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46 VOCs(n=6)

2.8 实际样品检测

采用本方法对75批次塑胶跑道面层样品中的VOCs进行检测,每个样品平行测定2次,2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均小于其算术平均值的10%,表明重复性良好。75 批次样品中检出23 种VOCs,主要为苯系物、二硫化碳、2-己酮和二氯甲烷等,检出量为0.05~110 μg/g。目前国家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未对二氯甲烷和2-己酮作限量规定,但实际样品中2-己酮和二氯甲烷的最大检出量分别达到23 μg/g和15 μg/g,说明实际塑胶跑道面层中2-己酮和二氯甲烷存在残留风险,因此有必要将上述物质纳入监管。

3 结 论

本文通过对色谱柱、升温程序和顶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6 种VOCs 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塑胶跑道面层中46 种VOCs 的快速检测,为明确塑胶跑道中VOCs 的种类提供了技术参考,有利于提升塑胶跑道质量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跑道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塑胶跑道顶空面层
聚氨酯橡胶合成材料塑胶跑道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塑胶跑道真的有毒吗
“毒跑道”谁之过
顶空衍生固相微萃取测定大米中醛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