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三针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2024-02-26 01:21朱中书
光明中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穴区三针针法

朱中书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1,2],主要以颈椎或局部软组织病变所致,以一侧或两侧头部疼痛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为临床症状的综合征[3]。其理论概念由Sjaastad[4]在1983年提出。研究证实,CEH发病与枕大、枕小神经等关联密切[5,6]。临床表现多见颈项部的僵硬、疼痛、麻木和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单侧头痛等,性质为牵涉痛,部位以枕、顶和颞部为多。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中,CEH约占20%[7],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8]。随着现代科技生活的多样化改变,“低头族”及“电脑族”等导致或加重了CEH的发生,且年轻化态势明显。CEH无特异性检查手段,多依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常被误诊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甚至神经官能症及心因性头痛等。目前,临床上保守治疗仍是CEH的首选治疗方式[9]。而针刺治疗CEH有效、安全,广为医者选择和患者接受[10-12]。但仍存在选穴多而不统一、次数频而疗程长以及复发率高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项三针结合运动针法治疗CEH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西山分院中医科就诊的CEH患者60例,按照初次就诊的次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头痛协会(IHS)发布的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2018版)的CEH诊断标准[13]。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CEH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意识清晰,表达清楚,能够配合相关治疗、临床资料采集和随访;④同意参加本方案的治疗,承诺在观察期间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者;②合并有颈椎骨折、脱位,或者严重骨质疏松、结核、肿瘤、感染、椎管狭窄,或已有手术指征者;③对针灸有恐惧心理、排斥心理者;④妊娠期妇女。

1.5 剔除 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①未按规定治疗方案完成试验者;②合并使用其他疗法或药物,影响疗效判定者;③中途退出者;④出现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

1.6 方法

1.6.1 治疗组项三针:取穴:脑空与风池连线的中点(空池)、脑户与风府连线的中点(户府)。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区皮肤常规消毒,揣定上述2个部位,重点寻找局部压痛敏感或指下有结节、条索样异常结构等,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汉医牌或环球牌)行针刺操作。垂直穴区皮肤进针至病变局部反应点,可直达骨面,行合谷刺手法,以患部酸胀感强烈且有放散为最佳。操作完毕,留针30 min,期间TDP照射。

运动针法:取穴:液门-中渚-阳池-外关穴位线,后溪-腕骨-阳谷穴位线。操作:针刺项三针后,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均可,穴区皮肤常规消毒,于上述2条穴位线上寻找压痛最明显或指下有阻滞感的部位,若无明显压痛或指下无阻滞感的部位,选择液门透中渚,后溪循经线向心方向斜刺向腕骨。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汉医牌或环球牌)行针刺操作。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颈项部10 min。均单侧操作,以阳历日期为准,单数刺左,双数刺右。

1.6.2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参照《针灸治疗学》[14]和近年来临床治疗CEH的高频次穴位[15]。取穴:风池、风府、天柱、颈夹脊(C3、C4)、百会、太阳、合谷。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区皮肤常规消毒,揣定上述腧穴,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汉医牌或环球牌)行针刺操作。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操作完毕,留针30 min,期间TDP照射。

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 d,2个疗程后综合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颈部保暖,并纠正不良用颈习惯及姿势。

1.7 观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从0~10分。分数越高,疼痛就越严重。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在第2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下同。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16]:包含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头疼等10个方面,每个方面0~5分,总分0~50分。评分越高,颈部活动功能状态越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17]:涵盖睡眠质量、时间、催眠药物等7项内容,每项0~3分,总分0~21分。评分越高,睡眠越差,以此反映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程度。安全性评价:观察2组发生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的情况,进行2种方案的安全性评价。

1.8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拟定。综合疗效评定以治疗前后VAS、NDI、PSQI评分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显效:改善率≥60%;好转:30%≤改善率<60%;无效:改善率<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改善率=[(治疗前VAS+NDI+PSQI积分)-(治疗后VAS+NDI+PSQI积分)]/(治疗前VAS+NDI+PSQI积分)×100%。

2 结果

2.1 VAS评分首次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结束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均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均有较好的快速止痛并能维持止痛效果。首次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的减痛累积效应优于常规针刺。见表2。

表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分,

2.2 NDI评分首次治疗后,2组患者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NDI评分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均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均能较快改善颈部功能,并能进一步巩固颈部功能状态。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治疗组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的颈椎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见表3。

表3 2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分,

2.3 PSQI评分首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均能减轻疼痛对睡眠的影响。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对睡眠改善疗效相当。见表4。

表4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分,

2.4 综合疗效2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项三针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综合疗效相当。见表5。

表5 2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情况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CEH,根据其发病症状及临床特点,可归属于“头痛、项痹、筋痹”等范畴[19]。目前,CEH的发病机制,主要以解剖汇聚、机械刺激、肌肉痉挛和炎症水肿等理论学说为主[20]。CEH虽痛在头部,但病位却在颈椎,与颈椎上端的生理结构关系尤为密切。上项线与下项线之间区域是项部经筋组织的主要附着区,此处积累性损伤、退行性改变、无菌性炎性反应等导致的生物力学失衡、软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是产生CEH的主要原因。

针刺施术,尤其重视揣穴。在诊治过程中,揣定穴位时,发现在脑空与风池连线的中点、脑户与风府连线的中点部位酸胀感较之上、下两穴均明显,且按压后枕项、颞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缓解。此处也是颈后肌群、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主要应力点,故本研究中项三针是选择空池和户府2个腧穴进行治疗,垂直穴区皮肤进针,穴区下即为骨面,安全性较高。合谷刺属于五刺之一,源自《灵枢·官针》[21]。合谷刺,采用向左、向右斜刺的手法,如同鸡爪一般,在患部分肉间进行操作,是用来治疗肌痹的一种针刺法。合谷刺能明显增强患部的刺激量和增大刺激范围,其疏通经络和舒调经筋的作用更加明显,临床中,可上下、左右行透刺手法,增强刺激量的同时,可达到筋膜牵拉作用,释放病变部位的异常应力。运动针法重点在循经寻找远端敏感的反应点。液门-中渚-阳池-外关穴位线在手少阳经上,与足少阳经属于同名经;后溪-腕骨-阳谷穴位线属手太阳经,与督脉关联密切。此方法重点在循经线操作,有利于针感传导,并辅助颈项部活动,进一步改善颈项部肌肉、筋膜、韧带等的紧张状态,以巩固疗效。本治疗方法项三针针对局部以治标,运动针法着重远端循经操作以固本,体现了局部选穴配以循经感传、兼合经筋理论的治疗理念。

本研究结果表明,项三针结合运动针法与常规针刺均对CEH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颈部功能状态和减痛累积效应方面项三针结合运动针法优于常规针刺。本研究取穴较少、安全、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CEH的一种可行方法。但仍有样本量不足、未进行随访的欠缺,以后需增加样本量、定期随访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穴区三针针法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天时、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搓筷子可防病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