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伟,万利,刘甲坤,蔡鑫宇
(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2022 年,我国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就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双创”的实施,国家和地方对于大学生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2022 年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提出突出创业带动就业的主线,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吸引更多创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共同创业,同时也尊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观。浙江省也制定相关政策,对创业失败人员进行贷款补偿,这些扶持政策都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热情,对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高质量就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心理资本、政策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
国外对创业的研究兴起于20 个世纪80 年代,1987 年,JournalofManagement首次开辟了创业研究专栏[1]。国内学者对于创业的研究大多开始于2000 年。2014 年9 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掀起研究创业的热潮,其中对于创业意愿、创业倾向、创业态度等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将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
影响创业倾向的个体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程度、专业、父辈的创业经历、家庭经济情况和性别等。教育程度对个体创业动机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2],同时,创业教育对创业倾向也有促进作用,彭磊义等[3]以创业环境为自变量,以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以接受创业教育或创业训练的潜在创业者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图具有正向影响。Roberts 认为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倾向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较高,陈劲等[4]进一步验证了此观点,吕晓帆[5]研究发现经管专业比非经管专业学生的创业倾向更高。詹韵秋[6]研究发现父辈的创业经历和家庭经济资本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也会产生影响。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父辈的创业经历对子代创业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7];在性别差异上,翟爱梅等[8]和吕晓帆[5]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的创业倾向更强。
对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研究多借助一些相对成熟的心理量表展开[9]。史振华等[10]研究发现:人格要素对创业成功的评估准确度非常高,其中利他意识、成就意愿、独特观念、风控力等9 个要素最为显著。胡永青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风险承担和创新意识在创业态度对创业倾向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安德鲁·亨利等[11]研究了哥伦比亚商学院学生的创业意向,通过核心TPB 架构的中介作用,发现领导技能与创业意向紧密相关。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文化、政府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苏益南认为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欧国庆[12]认为政府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除政策之外,当地创业文化(创业氛围、亲朋支持)对创业倾向的正向影响也很突出。
本文首先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确保数据的可信度与可靠度,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创业倾向得分、家庭条件得分、创业教育得分、心理资本得分、政策环境得分以及社会文化得分;最后,以创业倾向得分为被解释变量,以家庭条件得分、创业教育得分、心理资本得分、政策环境得分以及社会文化得分为被解释变量,加入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通过比较各解释变量的系数,探究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程度。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设计模型图
本文的研究群体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创业倾向,将创业倾向界定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应届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意愿程度和水平。
本文的解释变量主要有5 项,分别为:(1)家庭条件,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和父辈的创业经历情况;(2)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在校期间的创业课程、参加创业类比赛及社团情况;(3)心理资本,选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雨晴[13]关于心理资本的五维分析模型;(4)政策环境;(5)社会文化,参照代凤美设计的量表,进行测量。
本文使用的全部数据来自通过问卷星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发放范围为3 所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1 842 份,剔除数据缺失和问卷填写逻辑错误的无效问卷56 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 786 份。有效问卷的范围在性别分布、生源地分布、学科分布、年级分布方面等均较为理想,因此具有代表性。
本文问卷设计中的心理资本、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等采用了较为成熟的量表,因此,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测量各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使用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 α)测量其α 系数,测量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问卷的信度检验
由表1 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965,一般认为α大于0.9 表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测量结果极好,因次本文的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
结合以往研究的经验,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通过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KMO、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问卷的效度检验
在使用KMO 和Bartlett 检验进行效度验证后,从表2 可以看出KMO 值为0.978,KMO 值大于0.8时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从侧面反应出效度很好)。
本文运用SPSS 21.0 对解释变量的5 个维度和被解释变量1 个维度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按照特征值大于1 的选取规则确定公共因子。分析结果为:家庭条件维度共提取出2 个主成分,2 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37.468%和35.579%,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3.046%;创业教育维度共提取出1 个主成分,此1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2.588%;心理资本维度共提取出3 个主成分,此3 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67.780%、5.657%和4.943%,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8.380%;政策环境维度共提取1 个主成分,其方差解释率为94.109%;社会文化维度共提取出1 个主成分,其方差解释率为91.012%,累积方差解释率为91.012%;创业倾向共提取出1个主成分,其方差解释率为87.759%,累积方差解释率为87.759%。
在提取并确定公共因子后,利用回归法测算各公共因子Fi(i=1,2,…)的得分系数,并将每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比例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函数:
本文运用SPSSSS 21.0 软件进行OLS 回归,将性别、生源地、学历生成0~1 变量后作为控制变量,考查各解释变量(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心理资本、政策环境、社会文化)对被解释变量(创业倾向)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OLS 回归结果
从表3 可知,将社会文化、政策环境、心理资本、家庭条件、创业教育作为自变量,将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源地—城镇、性别—男作为控制变量进行OLS 回归分析,并且使用Robust 稳健标准误回归方法进行研究,模型R方值为0.684,意味着社会文化、政策环境、心理资本、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源地—城镇、性别—男可以解释创业倾向68.41%变化的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642.800,p=0.000<0.05),说明社会文化、政策环境、心理资本、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源地—城镇、性别—男至少一项会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模型公式为:创业倾向=-0.002+0.545×社会文化+ 0.340×政策环境+0.701×心理资本- 0.041×家庭条件-0.025×创业教育+ 0.177×(学历—硕士及以上) - 0.083×(学历—本科) - 0.043×(生源地—城镇) + 0.198×(性别—男)。
具体分析可知:社会文化的回归系数值为0.545,并且呈现出0.01 水平显著性(t=12.358,p=0.000<0.01),意味着社会文化会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环境的回归系数值为0.340,并且呈现出0.01 水平显著性(t=7.456,p=0.000<0.01),意味着政策环境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值为0.701,并且呈现出0.01 水平显著性(t=14.400,p=0.000<0.01),意味着心理资本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条件的回归系数值为-0.041,但是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953,p=0.051>0.05),意味着家庭条件未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创业教育的回归系数值为-0.025,但是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950,p=0.051>0.05),意味着创业教育未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学历—硕士及以上的回归系数值为0.177,但是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566,p=0.117>0.05),意味着学历—硕士及以上未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关系。学历 —本科的回归系数值为-0.083,但是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790,p=0.073>0.05),意味着学历—本科未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生源地—城镇的回归系数值为-0.043,但是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507,p=0.132>0.05),意味着(生源地—城镇)未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性别—男的回归系数值为0.198,并且呈现出0.01 水平显著性(t=7.398,p=0.000<0.01),意味着性别—男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总结分析可知:社会文化、心理资本、政策环境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相对不显著。
首先,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创业活动,多途径丰富创业知识。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创业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模拟经营管理能力。其次,大学生应树立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培养挑战精神。创业必然会面临风险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大学生应树立风险意识,既要有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有勇敢面对创业风险的心态。再次,大学生应主动向有过创业经历或正在创业的人学习,增加创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深入了解创业,敢于尝试。最后,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和社会的优势,开阔视野,拓宽获取创业知识的途径,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关于创业的知识。
有过创业经历或正在创业的父母、亲友应积极向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教训,为其提供创业建议,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校应改变传统创业教育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实训平台[14];真实模拟创业活动的流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邀请成功创业者授课或举办讲座,让大学生面对面与创业成功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创业的全过程,增加对创业的认知,培养对创业的兴趣;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的孵化作用,为有切实可行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15];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将校园创业孵化基地与社会相融合,为学生创业者提供资源保障。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宣传力度[16],拓宽政策的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简化大学生创业手续的办理流程,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门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投资体系,依靠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吸纳资金投入,使大学生创业有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在信息、技术和物质资源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