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宁阳县磁窑镇人民政府,山东 泰安 271411)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经济就是我国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旨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农民生活的满足感,缩小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鉴于此,乡镇政府应立足新形势,深层次研究农业经济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而这就需要乡镇政府站在宏观视域,深刻意识到创新乡镇工作的必要性,探明乡镇农业经济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摸索出契合当地综合实况的乡镇工作创新措施,全面强化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能力,为我国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打下有力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同时要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及多元化发展体系,并要求党中央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落实到基层,而目前乡镇的经济发展体系也在乡村振兴的带动下得到了创新和优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体系的反哺,能够推动城乡进步,其现实价值以及发展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助力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为目前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机遇,促使农业经济管理向标准化、现代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改变了传统分散且独立的模式,让目前的乡镇农业经济具备更强的整体性和带动性。这种乡镇农业经济体系可以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的落实,更可以为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为解决乡镇经济困难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落实期间,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积极进行农业发展体系的分析,尤其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资源,保证目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并且将一部分潜在性隐患暴露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环境中。乡镇不仅要加大力度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的建设,更需要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技术支持,以此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体系的优化,通过人力、物力、财力将一系列困难逐步消除,这不仅可以为乡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也可以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乡镇农业经济工作创新发展中,乡镇政府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加大转移就业规模,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以2023 年第一季度云南脱贫县为例,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23年第一季度云南脱贫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三是促进产业发展。在创新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中,乡镇政府可以产业品牌化发展为落脚点,推动农村电商进入快车道。引领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整体增强农村农产品品质,为乡镇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而农业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又可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实现引流,让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积极加入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发更多新的产业链条,如旅游、生态、农产品研发、物流等,让农村原有的农业管理逐步向多元化管理推进。
结合目前一部分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来看,在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下,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法过于陈旧,存在较强的滞后性;部分地区的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群体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无法贯彻落实,也会影响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和转型。若想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现状,需要通过政策体系和制度的落实进行约束和调整。因此,需要地方政府起到带头作用,政府政策的创新制定及严格落实,能够有效维护乡镇农业市场的经商秩序,保障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并扶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吸引新生力量进入农业市场,引导规模更大的资金投入农业经济活动,为乡镇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去更多可能。
目前,劳动力不仅是应对“三农”问题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开展乡镇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载体,更是驱动乡镇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与保证。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各级党委以及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但是在相关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员配置不足情况。例如乡镇工作条件以及乡村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在政治待遇以及经济待遇方面,远不如大型城市;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流失严重;部分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缺少新鲜血液,存在干部老龄化严重、一岗多责、一人多岗等问题;现有的部分经济管理团队人员缺乏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散漫、懈怠等职业问题,这都影响了乡村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重视人员队伍的发展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体系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而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强化其技能本领,是助推我国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劳动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较高的职业道德,乡镇农业生产实效也将随之增强,能够保障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任务的落实质量。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科技已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必然途径,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乡镇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普及还不够完善,例如乡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很难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以及科技体系创新的需求;科技推广以及农业技术的使用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这往往受到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思想意识的影响,导致村与村之间的贫富差距较为明显;乡镇农业技术体系的推广和使用缺少全方位的统筹和规划,存在反复重建、冗余投资却依然没有明显效果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大环境下,乡镇的科学技术体系推广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灵活性。乡镇政府应强调科技的合理运用,创新研发基因、生物、信息、微生物等高新技术[2]。加快本土农产品商业化发展脚步,满足新兴市场对新时代食品安全提出的明确要求,推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另外,乡镇政府还应注重落实“科技兴企”,保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确保这些农业科技能够进入到乡镇的实际生产中,彰显科技应用价值。
农产品市场作为销售当地农作物、农产品的“主战场”,需要乡镇政府重点聚焦,着力拓展农产品市场范围,继而加大乡镇农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强化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力。对此,乡镇政府应与时俱进,将目光放在线上农产品市场的开辟上,将传统农产品市场向互联网延伸,提高本土农产品的宣传影响力,借此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政府政策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引领,更是约束个体行为的有效法宝。对此,在新农村发展背景下,乡镇政府应按照法律法规、文件规则、职能权限以及营商环境、产业布局等多种要素情况,出台与之契合的地方政策,实现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科学创新[3]。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复耕农村荒地。为高效盘活农村闲置的耕地资源,增长当地农民的农作物种植收入,减少土地撂荒现象。一方面,乡镇政府可出台惠民政策,以资金补贴吸引农民耕种荒地;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可实行耕地流转制度,指导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及缺少耕种劳动力的农村家庭,转移“出让”耕地承包权[4]。新形势下,云南省深化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积极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新思想。从2022 年至2023 年6月,全省共处置闲置土地面积约9.15 万亩,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乡镇政府可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筹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硬性条件。如农村道路桥梁工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等。在此前提下,严格秉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制定现实可行的“基础设施建、管”机制。即清晰划定各个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敦促其开展常态化的基础设施养护、检修工作,保障基础设施长时间稳定运转,有力支撑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的推进。
三是鼓励农民创业。为新增各类农业经济业务并带动当地农业经济不断增长,乡镇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农民创业。1)退税降费。乡镇政府可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对当地中小微型农业企业采取退税降费的激励方式,如减免所得税、降低生产要素租赁资金等。压缩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发展压力,吸引农民创业。2)成立基金。乡镇政府可通过承诺、为社会资本宣传其主营产业等方法,刺激社会资本为农村创业基金投资。随后,科学设计专项基金的申请标准,如创业内容、创业原因等,辅助当地企业快速发展,引导农民创业。
新形势下,站在某一角度分析,人才的数量、质量将直接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上限。这是因为,只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可深入“三农”发展的各个领域中,高效解决各类发展难题。以人才的强大合力整体强化农业领域发展效益,助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对此,乡镇政府应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高精尖人才团队。保证这些人才可在农村金融、农村治理、农村创业、农村建设、农业种植、农产品营销等领域大有作为。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在招聘人才时,乡镇政府可在文凭学历、工作经验、获奖情况等多方面提高招聘标准,以硬性条件筛选人才。同时,搭配“笔试+面试+实际操作”的考查手段[5],检验人才的专业理论储备量、面对突发情况的临场应变能力、技能技术的操作水平等综合素养,择优录取,获得理论、实践能力皆达标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农业经济增长。
二是引进外地人才。2023 年,云南省永善县创新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大批人才下沉农村山寨,进行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帮扶,有效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因此,为壮大人才队伍,乡镇政府还可采用“人才引进”这一招聘手段,即以相对丰厚的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养老医疗、薪酬奖金等,广泛吸收外地高学历、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6]。确保这些人才可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创造性建议,挖掘经济增长发力点。
三是培养本土人才。乡镇政府可通过常态化举办教育培训活动,大批量培养本土人才,如培养现代农民等,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即乡镇政府可诚邀“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教育培训活动的主讲人,要求其围绕智能科技、政策文件、农业技术、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多元主题,展开生动、详实的论述。逐步深化本土人才对“三农”的理解,提高其对农业经济的认知水平,增加其对相关领域发展的了解程度[7]。进而通过教学培训活动不断增强本土人才的综合能力,保证其成长为助力农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
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各类农业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农民在农业种植、农田管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工作中的可靠助手,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并规避了人力误差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农业工作的精准性。2023 年,云南省红河县把握科技特派团这一发展新契机,实施针对性帮扶,显著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如通过“现场解说+田间指导”,扎实推进“土专家”等实用人才队伍的创新培养工作,切实增强农业生产技术“基础盘”。对此,乡镇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引进与之相匹配的新一代科学技术、先进设备设施。大范围推广、普及现代化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将以往利用人力、机械等工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升级更新为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新模式,驱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充分契合现代市场,助力农业经济增长。
首先,乡镇政府应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团队,要求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选用对应的技术、设备。其次,乡镇政府应要求农业科技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指导农民运用这些现代技术,操作这些自动设备,如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以及智慧大棚系统、智慧温度调节系统等[8]。保证农民均可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设备的操作要点及使用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的应用优势,强化农业生产效果。最后,乡镇政府应带领农业科技专业团队与当地高校、企业进行“联动”,按照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自主开发农业技术,升级更新农业设备。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创新能力,为农业经济的跨越升级提供科技力量。
基于新农村发展,为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乡镇政府可以构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为着力点,带领当地农民共同探索出最佳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道路。以此大幅提升农民的劳动性收入与劳动获得感,促使农民长时间维持较强烈的主观劳动意愿,增加农产品生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创设出“生产销售——高回报——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创新乡镇农业工作。
一方面是农产品的生产。乡镇政府应指导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渗透绿色、环保、纯天然的生态理念。实现农作物的绿色无公害,整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鼓励农民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出高质量的本土农产品产业链,打造本土品牌[9]。以品牌效应为后续农产品的大量销售创造便利条件,发展农业经济。
另一方面是农产品的销售。新时代下,受高新科技领域迅猛发展的带动影响,各类信息技术日渐成熟,促使自媒体快速兴起。当前,“两微一抖”已深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的日常“消遣”。对此,乡镇政府也可在这些热门平台中注册官方权威账号,打造全新的“惠农”营销计划。即依托电子商务,以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渠道,宣传、销售农产品。搭配团购等促销活动,以较为低廉的销售价格刺激消费者在线购买,扩大本土农产品销售范围,增加其销售总量,助推乡镇经济健康发展。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为例,该县创新对接“果农爸爸”直播团队,将特产石榴等果蔬以电商营销的形式销往全国,全年零售额已突破2 亿元[10]。除此之外,为进一步促进农产品销售,乡镇政府还应与信誉等级高、资历背景深厚的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具体要点有:1)保障农产品快递速度,即对包裹接收、运输、派送的方式、时间加以规定,如公路运输,本省包裹两天内必送达等;2)确保农产品包装质量,即以冷链的形式运输易腐烂的农产品、利用泡沫等保护措施运输易磕碰的农产品等;3)保证农产品运输费用合理,即以辖区划分,签订各辖区由某一快递公司“独揽”的战略协议,压缩快递费用,降低农民销售成本。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农产品快递运输时效、优化农产品快递运输包装、减少农产品快递运输费用,又可以激发农民参与线上营销的兴趣,为当地农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应及时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深度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意义,并从实际出发,着力创新乡镇农业经济工作。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资源储备、特色优势等综合现状,探索出与之契合的工作创新策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引领我国“三农”发展,现已取得诸多喜人成果。未来,乡镇政府仍需坚持听从党的领导,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采取一系列科学、合规的措施办法,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面增强农民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助力我国新农村建设早日获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