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4-02-24 13:31罗艳秋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双减小学语文

罗艳秋

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改革创新。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基于此,文章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劳动教育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度强调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然在,在“双减”政策下,为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教师需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加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应用。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劳动元素

挖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劳动元素是推动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仔细研读,找到与劳动相关的内容和素材,例如描写农田劳作、手工艺制作、职业生涯等情境的课文、小说或诗歌。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劳动价值和意义。例如,在教授《田家四季歌》这一课时,由于授课对象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乡村生活经验,对农业劳动了解相对较少。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农事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等词语的意义,从而也能更好地完成字词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描写的劳动者形象、描述劳动过程中的细节等。并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在学习《赵州桥》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外,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为学生拓展工匠精神。通过讲解课文中巧夺天工的赵州桥建造工艺之精美,建造技术之高超,延伸至现代的中国基建领域的傲人成绩,如港珠澳大桥的大跨度斜拉桥、浸管隧道、海底隧道等技术。学生通过讨论对比两座桥,感悟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国人民都用劳动智慧与辛勤汗水,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以及劳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种古今对比的语文学习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创新融入劳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劳动特色的语文学习环境。比如设置一些如学生种植的花草、制作手工艺品等劳动相关的文化角。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亲身参与劳动活动,增强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劳动相关的教学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科中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为学生播放介绍不同职业岗位的视频,并在播放后提问学生:“视频中都出现了哪些職业?你对这些职业了解多少?”学生踊跃回答的同时,再思考:自己长大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并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这一职业能够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有的学生会说自己想要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也有的学生会说想成为建筑师,为祖国的现代基建事业添砖加瓦。这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无论哪一个职业都是同样伟大的,坚持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他人就是一名伟大的劳动者。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问题,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还能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共同创造,进而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劳动教育的目的。

三、开展劳动主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练习

随着“双减”政策落实开展,小学语文学科需要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增强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关于劳动的文章和作文旨在通过语文技能的练习,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他们对劳动的尊重与珍惜。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劳动相关的阅读练习试题,将阅读练习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都源于生活、源于劳动,从而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劳动主题书籍。这些书籍可以选择那些生动有趣、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劳动故事和传记。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劳动领域的知识,进而增强对劳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打破传统小学语文写作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农田劳动等,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劳动过程并写出相关的作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同时,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表达对劳动的思考和感受。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叙述,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转化为文字,从而更好地表达出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与珍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推动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与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加深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还实现了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提质增效。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宝兰.“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1).

[2]余美美.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亚太教育,2023(01).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