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4-02-23 10:16兰丽丽
视听 2024年2期
关键词:解读

◎兰丽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革新和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国家的基础和战略性工程。青年亚文化研究聚焦亚文化现象、成因及变化发展规律。学术界对亚文化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亚文化研究已是社会学家的学科化产物;到20 世纪60 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会理论、挫折理论和标签理论奠定了亚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20 世纪70 至90 年代,伯明翰学派建构了社会结构范式的亚文化理论,对世界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青年亚文化受到来自不同学科与专业学者的眷注:社会学着重探究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边缘群体和越轨行为,文化学注重探究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结构因素及其象征意义,传播学注重探讨青年亚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策略和传播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侧重亚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价值引导。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对如何引导青年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如何科学系统地总结既往研究成果、梳理现有研究的经验与成绩、构建中国本土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体系,成为当前青年亚文化学界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程回溯及可视化分析

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遴选平台,检索方式采用高级检索,主题设定为“青年亚文化”“网络亚文化”“新媒体亚文化”“后亚文化”进行搜索,检索范围为学术期刊,时间为1990—2023年,获得438篇核心期刊文献。

(一)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演进历程

1.萌芽发轫期(1990—2000 年):对域外理论的翻译、介绍与引进

这一时期论文发表数量增长十分缓慢。伴随着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大众文化和电影电视行业蓬勃发展,青年亚文化领域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一些学者开始翻译和引进国外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资源。如有研究介绍了美国的青年亚文化,“青年遵奉与成人价值观念相反的友伴群体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与此相反,青年反映着成人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习俗”①。有研究阐释了苏联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规范和价值体系②及香港青年浪费亚文化的表现③。

2.蓄力增进期(2001—2007 年):对西方理论的消化、吸收与应用

蓄力增进期,发文数量缓慢增长。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多样。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国外青年亚文化理论的探析与应用,尤其是对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结构模式”探究较多。有研究认为亚文化是青年对支配文化进行的一种象征性疏离④,例如青年运用DV 影像中的解构、消解的叙事策略实现了自我和群体的认同。

3.深入发展期(2008—2013 年):“亚-主”关系是眷注的起点与焦点

亚文化表达了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青年主要运用涂鸦和戏仿的技巧生成亚文化,这是他们试图解决社会矛盾的象征性策略,进而实现自我和群体的身份认同,体现了浓厚的娱乐和消遣色彩。另外,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亚文化对主导文化的抵抗属性逐渐淡化,“亚-主”间以往的对抗关系正悄然发生改变,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正在博弈和协商,“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开始进一步对话与交融”⑤。

4.创新反思期(2014—2023 年):实践研究成果丰硕,媒介化特征凸显,兼具对理论的反思性

其一,实践研究成果丰硕,青年亚文化的媒介化特征显现。小清新、“丧文化”、佛系、御宅族、二次元、Cosplay、表情包、字幕组和弹幕等,可谓青年亚文化,这边“风景”壮观又独特。其中,马中红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连续出版《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为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前沿资料。其二,有关青年亚文化的反思研究逐渐显现。有学者指出,“亚文化研究采用的理论话语局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⑥。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加持下,青年亚文化将得以摆脱传统的仪式抵抗,发展出“文化对抗、文化疏离、文化衍替”⑦三种新型模式。青年群体通过亚文化生成一种“隔离机制”⑧,从而表达对主导文化的疏离及区隔立场。同时,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融合推动其发展出独特的表现样态,青年凭借技术对亚文化进行创新和改造,促使亚文化实践空间由现实社会转向互联网空间,建构出新的青年亚文化表征模式,创造出青年群体特有的文化体系。

(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本文运用CiteSpace 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如图1所示,排序前13的主题分别是“青年亚文化”“网络亚文化”“网络青年亚文化”“伯明翰学派”“新媒体”“风格”“收编”“抵抗”“后亚文化”“网络语言”“青年群体”“丧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词的频次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关注热点。关键词节点的中心性反映了该主题在整个知识图谱中的作用大小,体现着一定时期该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主题的集中趋势,通过多角度分析青年亚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出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5 的关键词分别为青年亚文化(1.00)、亚文化(0.27)、网络亚文化(0.23)、大学生(0.23)、网络(0.21)、抵抗(0.21)和网络语言(0.15)。由此看出,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多角度分析,对青年亚文化理论本身的关注居于核心位置,尤其是青年亚文化的仪式表征视角,“互联网”“微时代”“新媒体”等词汇成为热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对象则以青年大学生群体为主。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三)核心作者及其机构影响力分析

分析核心作者群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核心作者所在机构能够更宏观地识别该领域研究的学术集中趋势,有利于发现和掌握该领域的科研动向。按照发文数量,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胡疆锋学者(22篇)、湖南师范大学的蔡骐学者(16篇)、苏州大学的马中红学者(14 篇)、复旦大学的蒋建国学者(10 篇)、北京大学的陈旭光学者(9 篇)、暨南大学的曾一果学者(9篇)、广东财经大学的江冰学者(9篇)、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兴中学者(8 篇)和复旦大学的陈霖学者(7篇)排序靠前。除发文量外,发文的被引频次也是作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经统计,被引用次数较高的分别是蔡骐的《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被引次数576)、胡疆锋的《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被引次数575)和马中红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被引次数473)。

(四)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要考虑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这两个核心指标。模块值用于测量某个网络可被分为独立模块的程度,该值介于0和1之间且更接近于0,说明模块间的边界越清晰;值越临近1说明模块更独立。平均轮廓值旨在评估聚类基本不确定性的指数,该值介于-1和1之间,越临近1说明模块更独立。结果显示模块值为0.6054,表明模块间既有一定联系又存在相互独立性。共形成11个集群,图2显示了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聚类,下面选择前5个类别进行详述。

图2 关键词聚类图谱

种类#0为第一大类,标签为“青年亚文化”,具体包括关键词“青年群体”“亚文化现象”,主要聚焦对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的阐释与解读、运用青年亚文化理论阐释具体的亚文化样态、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形成与表现。种类#1 为第二大类,标签为“抵抗”,包括“伯明翰学派”“风格”“抵 抗”“仪式”“主 导 文化”“社 会 结 构”“价 值 冲突”,涉及青年亚文化差异化风格的形成、青年亚文化的仪式表征、运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阐释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现实表现。种类#2为第三大类,标签为“网络亚文化”,包括“网络语言”“网络空间”“网络社交”“网络传播”“网络舆论”“网络媒介”等关键词,内容包括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研究转向及最新表征样态、新媒介技术论域下的青年亚文化日常表现、互联网络传播视野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种类#3为第四大类,标签为“后现代”,包括“消费主义”“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涉及对后亚文化理论的阐释、运用后亚文化理论对具体现象的剖析。种类#4 为第五大类,标签为“亚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传播”“文化资本”“身份认同”等,涉及后现代社会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新内涵、新表征与发生规律、亚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内涵探究。

因此,从聚焦主题和研究视角出发,聚类“#0 青年亚文化”“#1 抵抗”“#10 伯明翰学派”合并为仪式与风格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聚类“#2网络亚文化”“#7网络”“#8网络语言”“#9网络恶搞”归并为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聚类“#4亚文化”“#3后现代”“#5 特征”“#12 知识分子文化”主要探讨后现代视域下青年亚文化的表现与发展规律,如图2所示。

二、当前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聚焦涉域

在我国持续推进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以上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视角和论域。

(一)仪式与风格表征论

迪克·赫伯迪格在其《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研究了摩登派、朋克、嬉皮士等群体。他认为亚文化群体的抵抗是一种象征仪式的表征,其中,形成显著的风格是青年进行仪式表征与创造的主要特征,亚文化的风格多体现在休闲领域。例如,在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形成了以弹幕(即时互动风格)、二次元(虚拟展演风格)、小清新(唯美主义的审美风格)、表情包(社交与娱乐风格)等亚文化群体,他们主要凭借文本、图片、图像等符号形式创建风格,建立连贯的意义系统来象征性地解决自身问题。

(二)主体需求满足说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青年亚文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参与其中社会生活的青年。作为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现象,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人的联盟,是青年为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审美爱好而聚集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实际上,青年通过自主的亚文化实践满足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青年通过亚文化表达个性和发展个人兴趣,拓展在现实世界的发生渠道和话语空间。例如,青年通过小清新亚文化满足自己对安静、柔和、唯美等价值的心理需求,以及对清新氛围、独立精神、松弛格调等审美风格的追求;借助二次元文化,青年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归属⑨,动漫亚文化能激发青年奋斗的热情,促进青年发散性思维的养成⑩;网络表情包不仅是青年表达自我的工具,也是中国青年参与公共生活的新方式。⑪

(三)传媒场域表征论

约翰·汤普森提出现代文化的传媒化倾向。作为产生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发展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媒介化特征。新媒介场域晕染下,衍生出大量以新媒介技术与工具为载体的网络亚文化,如表情包、弹幕、字幕组等都是基于新媒介背景产生的亚文化。随着移动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产生,此类亚文化是当代青年表达心理诉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青年个体在社会与文化嬗变背景中的独特体验。它们带有极强的虚拟性、强互动性和可传播性,如“吃播”亚文化是青年人在线寻求感观刺激的体验式数字部落,这种网络群聚具有快感的强化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⑫

(四)教育引导主张

既往研究发现,亚文化对当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价值观教育工作产生影响。有研究指出,青年亚文化影响了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⑬另外,有研究还认为,亚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对青年释放心理压力、建立身份认同、增进社交关系起到帮助作用,能够进一步丰富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发展,加快青年社会化进程。因此,学校教育如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好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⑭

三、对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综上所述,既往研究呈现出经典范式和前沿探索兼具的特征,一方面遵循了亚文化注重结构取向的经典研究范式,另一方面结合新媒介视域做了大量实践性探索。既往研究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四点。一是对西方理论的重复借鉴和套用痕迹明显。尤其对伯明翰学派理论和话语体系的重复使用,导致对我国本土化青年亚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不足。二是研究成果比较分散,有的研究虽已体现了一定的多学科取向,不同学科都对青年亚文化及其分析方法有了一定探究,但并未形成系统性的核心研究范式。三是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基本范畴不够明确。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亚文化的仪式抵抗视角,注重对亚文化现象的具体描述与归因分析,而对亚文化中主体的思想和心理的科学化观照和系统性研究不够。四是偏重具体的微观研究,较少运用系统性方法论对青年亚文化做一般抽象规律的探索。

未来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拓深与突破。第一,促进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理论建构。由于中西方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不能机械地照搬西方的亚文化理论模式。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应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背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进行理论突破与创新,明确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核心学科归属,探索亚文化与社会系统中其他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第二,拓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有论者指出:“在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以思辨或感悟为主体的经验主义的研究依旧占据着大半江山。”⑮在研究方法的选用上,对个案研究、网络民族志、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的探索与应用还有待尝试,对大数据、问卷调查、量表和实验法的运用还有较大空间。第三,深化对参与亚文化的青年群体的价值引导和教育研究。青年亚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应增强对亚文化生成中青年主体的价值与教育引导探索,注重通过亚文化了解青年群体的思想与心理表征规律,同时挖掘青年亚文化潜在的积极元素,充分发挥青年亚文化对主导文化的弥合与补充功能,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发展。

①F·P·赖斯,乐嘉勇.美国青年亚文化[J].青年研究,1991(07):31-38.

猜你喜欢
解读
超越生死的爱恋
高考试卷的分析与启示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从文学空间视角解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