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雪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战列舰作为一种特殊的战斗舰只,开始逐渐活跃在历史的舞台,并在无数次的海战中发挥出它巨大的“破坏性”作用。著名的战列舰大多服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巧的是,它们也是在这时结束了自己的光荣使命。
1941年底世界最强的战列舰正式服役。这艘名为“大和”号的战列舰装有20多门大炮,标准排水量为64 000吨,满载可达73 000吨。除了排水量最大、火力最猛外,船舰自身的防护能力也非常强,厚重的装甲几乎让“大和”号成了可移动的“钢铁堡垒”。
毫无疑问,日本海军对“大和”号给予了无尽的希望,甚至认为仅凭一艘“大和”号就能在太平洋肆意驰骋。不过“残酷”的现实是,当“大和”号真正面对美国航母时,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大和”号在美国海军的攻击下葬身海底。
“纳尔逊”号采用平甲板船型,标准排水量33 950吨,满载排水量38 000吨。其舰载武器装备基本有:9门406毫米口径的主炮,12门152毫米口径的火炮,6门120毫米口径的高平两用炮,等等。
不夸张地说,“纳尔逊”号可以算得上是位身经数战的“老战士”。它不仅见证了意大利签署投降协议的历史性时刻,而且参加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以及印度洋对日作战行动。不过,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位“老战士”就光荣退役了。
“新泽西”号全长270多米,最大航速33节(每小时61.116千米),标准排水量为45 000吨,满载排水量为56 270吨。该战列舰于1943年5月23日正式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主要在太平洋战区战斗,之后就被分到储备舰队。
接下来,“新泽西”号便进入了“下岗再就业”的循环模式。首先是朝鲜战争,接着是越南战争,最后一次服役是在1982年10月。这就是“新泽西”号的四次“从军”经历,它在1990年正式退役,彻底过上了“解甲归田”的生活。现在,“新泽西”号已经成为一艘博物馆舰,有多少人能想象得出它当年的英勇呢?
细看之下,小军迷们会发现“黎塞留”号有着四联装主炮炮塔。没错,这里能够安装8门火炮,大大增强了火力的密集程度。也正是这样独特的设计,才使得“黎塞留”号在日后创下了骄人的战绩。
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法国沦陷,但“黎塞留”号却得以“逃脱”。随后它便加入多场战役,其战斗的身影几乎遍及三大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因此在法国人民心中,“黎塞留”号是自由法国的海上标志,更是法国海军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黎塞留”号返回法国,直到1959年才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