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探讨

2024-02-21 05:27孙雯
中国市场 2024年5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让企业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按照预期规划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方式,能够对企业各环节风险活动进行全面约束和管理。通过制约人员权限、规范工作流程等方式,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进行约束和管控,有助于企业明确不同层级人员工作要点,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改进企业管理流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运作,企业要实现有序发展,要依靠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财务工作。财务内部控制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成败,也影响着各环节工作的效果。文章认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但是还有部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处于落后状态,甚至很多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还停留于制度阶段,管理要求无法得到落实,导致企业的风险难以得到防范,因此有必要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5-0154-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5.036

1 引言

随着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内部控制是帮助企业有效执行组织策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内部控制理论,认为改进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水平,能保障企业的资金资产安全完整。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要以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抓手,规范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通过对企业风险环节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2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不足

2.1 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

部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内部组织架构没有实现合理分工、各层级人员之间的权限难以得到严格与规范约束、财务部门权责没有得到科学配置、财务人员工作要求以及管理流程没有得到规范管控、财务人员在工作流程中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等。

2.2 财务风险没有得到合理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并非仅财务部门职责,而要求各部门充分参与其中了解风险,并结合各部门经济事项健全风险分析流程与控制体系。但是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合理,风险仅由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管控,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2.3 财务活动存在风险

企业财务活动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授权审批、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部分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一定风险,关键活动事项控制点没有得到严格管控,关键事项产生问题时将给企业整体运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2.4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部分企业信息系统存在建设滞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无法对企业各环节进行管控和监督,当企业的风险发生时将给企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5 内部监督不完善

企业的内部监督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具有独立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仅局限于对财务工作进行纠错,无法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全面审计监督。

3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建议

3.1 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3.1.1 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

企业组织架构决定企业的决策机制以及管理流程,企业在开展组织架构设计时,要确保组织架构能够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在健全组织架构的同时,保障企业各项工作机制高效开展。企业要对组织架构进行梳理,明确企业各层级人员的具体职责,避免在工作职能上出现缺失的问题[1]。

企业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范围,例如对总经理、副总经理权责范围予以明确,落实人员具体工作要求,让企业管理层对各部门进行监控。企业各部门的部门经理要详细了解各部门工作,对本部门的风险防范工作负责,确保各部门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1.2 合理完善财务部门定位

长期以来,财务部门的定位仅局限于核算,为了让财务部门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掌握风险防范的要求,企业财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自身工作模式,除了开展传统核算会计工作,还要参与到企业的业务、战略、管理等环节,开展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工作,帮助企业分析工作中的问题,转变自身思想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体系的专业度,能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企业要将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相结合,形成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为驱动的管理方式,从而动态优化企业的财务管控流程,提高财务流程的科学性。

通過优化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定位,有助于凸显财务对管理的作用以及对风险控制的作用,并让财务参与到企业管理流程中,充分发挥财务的价值。

3.1.3 优化企业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强化财务人员的招聘管理。企业招聘财务人员,要确保财务人员素养符合要求,就要优化招聘流程,在对人员进行招聘时除了考核其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还要重点考虑其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其次,规范人员培训机制。企业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之前,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收集财务人员的培训需求,以此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保障培训计划具有可行性,促使企业培训目标能够顺利达成,让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和工作要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最后,优化财务人员绩效管理水平。企业要改进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由人力资源部门加强与财务人员的面谈,包括了解财务部门所关注的绩效内容,针对绩效考核的指标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确保绩效考核指标能够形成对财务人员的激励。

3.2 合理分析财务风险

3.2.1 规范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企业要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要结合企业发展步伐,制定规范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明确企业不同层级人员在风险控制中的具体职责要求。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并非某个部门的工作,要求各部门之间通力配合,形成多级的风险控制机制。

首先,加强岗位自控。岗位自控要求涉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各岗位,包括采购、付款等关键岗位,要明确自身工作要点和工作要求,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完整、风险得到严格防范。

其次,开展部门互控。企业各部门间要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严格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确保各岗位得到规范管理,并让各部门人员之间实现紧密配合[2]。

最后,落实财务监控的要求。企业财务监控要让财务部门从财务视角分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求,由财务部门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企业通过识别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发现在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规范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促使企业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3.2.2 建立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中枢,所有经济业务事项都与财务部门有一定交集,财务部门要通过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形成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监控的网络,从而对企业的各项管理程序实现有效控制。

首先,对关键流程进行梳理。企业通过对关键流程与节点进行分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

其次,发现风险点。企业要对财务内部控制关键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等方法找出风险点并制定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得到严格管理。

3.2.3 重视财务分析

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可以加强财务分析机制,让财务人员具有财务分析能力,能够从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中发现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不同分析方法,分析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发现企业的经济问题,并结合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合理的改进方案,以此优化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

3.3 防范财务活动风险

3.3.1 优化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约束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重要方法,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形成对各项工作的约束。

首先,明确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企业要让内部各岗位了解自身工作职责,让全员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中,形成对企业各环节工作的全面管控,明确各层级人员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员工主动承担自身在预算工作中的任务。

其次,规范预算编制流程。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要充分采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让企业基层人员主动参与其中。让基层人员参与预算编制的方式,能够让基层人员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以及预算目标开展预算编制。在此过程中,财务部门要与基层部门进行沟通,让其了解预算编制的方法和编制要求。财务部门要对基层部门预算编制流程中问题进行辅导,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内容科学、项目合理。

再次,严肃开展预算执行。为确保企业的预算执行严肃,企业人员要形成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确保企业的资金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当企业在预算执行中发生不可预见因素,导致预算执行的情况产生严重偏差,此时企业要对预算影响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要对预算进行调整。

最后,改进企业预算考核。企业在开展预算考核时,要分析企业不同责任主体预算执行的结果,分析预算是否达成了预期工作目标,并且在完善预算考核之后,要及时兑现奖惩,通过奖惩的方式提高人员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極性。

3.3.2 优化企业的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的授权审批工作能够防范企业内部一权独大产生的风险,企业对资金支出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流程,避免企业的总经理拍板所有业务事项给企业带来的重大风险。企业要明确不同业务事项的具体要求,如企业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不同支出要由部门负责人审核,之后由分管副总和总经理签字,对于重大项目支出还要通过集体决策方式开展,从而规范支出控制。

3.3.3 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首先,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责任。为确保人员对自身所负责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企业要明确不同层级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要求。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等环节都要明确具体的职责,确保各岗位人员了解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任务。

其次,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流程。企业在固定资产日常使用中,要建立台账,并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得到规范登记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做好归类管理,并明确固定资产维修、保养的具体职责,并在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状态,让固定资产的所有信息都得到及时更新。

再次,优化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企业通过盘点能够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账目。对长期闲置或低效的固定资产要及时予以处置或调剂。

最后,优化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要明确处置范围,包括固定资产超过使用年限无法继续使用而需要更新换代等。对于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提出报废申请的,要分析是否是人员操作失误,若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提前报废,则要对人员进行问责。在处置完成后要及时入账,避免入账不及时产生的风险。

3.3.4 优化成本费用的管理

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成本费用的管理是日常活动中的重点,涉及的范围广,存在明显的制度控制特点。企业要健全成本费用管理的相关制度体系,并对重要的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

首先,明确成本费用管理原则。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时,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并通过恰当的核算机制分析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情况。在控制成本费用时要重视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按照降本增效的要求开展成本费用的支出,确保一切不必要的支出都得到有效控制,按照预算的要求确保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都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二是在成本费用管理中,要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确保权责之间实现相互平衡,以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

其次,确保所有费用支出都得到严格控制。企业所有费用支出都要得到严格审批,由财务部门细致分析各项支出,并根据审批的情况展开支持。企业要制定规范且合理的审批流程,按照企业的审批流程做好对相关支出的管控。例如在开展结算时,要审核相关发票及单据,经过确认之后由财务部门办理支付,确保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都得到有效控制。

3.3.5 改善存货内部控制机制

通过优化存货管理体系,能够控制存货管理中的风险。在存货管理中,企业要健全管理的机制,明确存货管理的程序以及具体的规范和职责。

首先,改善存货的采购管理。企业在采购存货时要进行规范审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销量、库存情况、供应商到货时间等合理安排采购规划,优化采购程序,细化采购方式,确保企业采购到质优价廉的货物,并避免采购人员收受回扣等问题,让采购实现规范化管理。

其次,优化采购验收环节。企业采购的存货到达企业后要做好验收,通过验收的存货按照要求摆放入库。

再次,优化存货的领用机制。在存货领用时,企业要健全审批流程,领用完成的存货编制相关成本。

最后,优化存货的盘点控制。企业要细致安排存货的盘点规划,存货应该每月进行盘点,以确保存货账实相符,防范存货在管理中出现丢失等情况。对于盘盈盘亏的问题,企业要及时落实成因并明确责任,防范再次出现相关问题的可能性。

3.4 优化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各类信息是否有数据支撑。为确保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得到嚴格防范,企业要优化信息平台。

通过改进信息平台,将企业全部数据集成在信息平台上进行统一与规范化管理,从而建立企业数据接口,保障企业的各类数据安全稳定运行。企业在构建信息平台时,可以依托外部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将企业内部控制理念和控制制度固化到企业信息平台中,让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开展内部控制,若企业发现违背内部控制事项的行为,则由信息系统自动予以驳回,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内部控制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对内部控制干预的问题。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能够自动约束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自动生成各项信息,实现对企业工作全环节的自动化决策,以帮助企业把握全局[3]。

例如,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报销系统,实现控制流程自动化。在开展网络报销时,业务人员先通过网络报销平台查询预算数据之后提交报销申请,若报销额度超过预算额度的自动驳回。同时,报销系统、预算系统、会计系统实现对接,在报销流程完成之后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有效降低了财务人员工作量。

此外,业务部门能够网络上传报销单与附件,实时查询报销进度,在减轻财务人员压力的同时,降低业务人员工作量,避免违规报销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5 重视内部监督

企业在开展内部监督时,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发现问题与缺陷,并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首先,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否独立,直接影响内部监督工作效果。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并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监督,避免内部审计受到财务部门牵制的问题,确保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能够得到独立审计和监控。

其次,规范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不能仅停留于对会计账目纠错,还要重点监控财务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规范性。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事项全流程进行审计监督,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财务活动中的薄弱流程及所存在的问题。

4 结语

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约束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规避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

同时,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对规范企业财务流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价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周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20(18):156,158.

[2]李文娜.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20(2):246,248.

[3]刘瑞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纳税,2021(1):93-94.

[4]于晓明.论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与防范[J].中国市场,2019(26):15-16.

[5]王衍军.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2(48):100-101.

[作者简介]孙雯 (1985—),女,汉族,山西洪洞人 ,本科, 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