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建筑结构”课程标准的制定

2024-02-21 02:10乔丹马鹏
科技风 2024年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岗课赛证建筑结构

乔丹 马鹏

摘 要: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实现“建筑结构”课程“岗课赛证”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构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职教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之纲,文章结合“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标准;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以此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岗课赛证”四者中课程是核心,具有重要意义,一则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二则将技能大赛的规程、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融入课程,实现产教融合。因此,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深入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尤为重要。课程标准对于实施课程教学起指导性作用,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规范了课程教学要求,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是教学得以进行最根本的依据,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施。因此,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起点,是课程建设之纲。

“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最新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建筑结构”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岗分离

“建筑结构”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内容繁多、复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对教材上的内容不舍得删减,过分重视深度的理论研究、烦琐的公式推导,对构造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高职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对如此理论性强的内容难以完全接受。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也只停留在课本上,面对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存在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现象。实际上,绝大部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不是结构设计类工作,而是以施工管理类为主,应具备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结构设计规范和图集的能力,所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建筑构造知识往往更加实用。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要求较低,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施工能力,要胜任施工技术岗位首先就要能够正确识读施工图纸。近年来,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已广泛采用平法施工图,而在教学中教师依然延续以往的习惯,只注重各类构件的配筋设计和传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而对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并没有进行讲授。

1.2 课证分离

要进一步推行“1+X”证书制度,就必须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BIM课程的重心仍在于对BIM软件的操作上,BIM技术和职业技能等级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融合度低,无法适应实际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通过平面二维图纸来给学生呈现构件构造做法,理论教学内容不能与工程实例有效联系,很难做到理实一体化,直观有效的三维及虚拟仿真资源有待开发。教师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可模拟的特点将二维的平法施工图用生动立体的三维模型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构造的理解。BIM技术与“建筑结构”课程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建筑、结构和施工间的概念。

1.3 课赛分离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能力为目标。以往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学生被动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更不能利用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淘汰,“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践性、技能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但现阶段普遍存在课赛分离现象。技能大赛覆盖面小,大部分学生无法接触到技能大赛,无法享受优质且高标准的指导;教师缺乏最前沿知识培训及相关企业锻炼经历,不能真正把大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课程内容中缺乏对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

2 “岗课赛证”融合下“建筑结构”课程标准的制定

职业院校要深入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必须构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职教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之一,要实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课程改革,首先,要对接职业岗位标准、竞赛规程和职业资格与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修改优化课程标准,使课程教学与行业产业发展、岗位职责之间紧密衔接。

2.1 对接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2019年,教育部颁发了最新的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新标准给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课程团队结合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课程团队对校企合作企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获取课程相关信息以及毕业生的反馈资料;委托企业行业专家对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分析,校行企协同制定课程标准,确定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体现课程与岗位的紧密衔接。最终确定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课程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

2.2 结合“1+X”证书制度,重构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最新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了其“建筑结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表3所示。

“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校企高度融合的产物,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得以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职业技能为标准、为依据,教学内容除了符合人才培养方案、最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外,技能等级标准中的相关技能点也必不可少。

对照“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以往的建筑结构课程更重视构件的设计计算,冗长的公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所以掌握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应重视构件基本构造要求的学习。在此教学过程中融入BIM技术,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可模拟特点将二维平面图纸用生动立体的3D模型或三维动画展现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结构构件的构造做法。(2)从事土建类相关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便是结构工程图纸的识读,教学中应加强结构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训练,有机融入证书考核所需技能。

2.3 以赛促教,改革教学模式

我院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即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知识。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缺少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大多以建筑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为主,并且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应旨在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授应使学生掌握结构构造要求、以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为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往往将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与企业生产实际作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学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等技能竞赛内容均涉及“建筑结构”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因此,在课程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将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渗透至日常的“建筑结构”课堂教学,將竞赛题目、规则以及评价标准转换成学习过程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和竞赛项目相关内容的练习。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与其他参赛选手相互交流学习,真正做到赛教融合,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

3 结论

教学团队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大纲,以技能大赛为手段,探索了“岗课赛证”融合的“建筑结构”课程标准的制定。

(1)“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职业岗位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

(2)“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以“够用、必须”为准则,融入BIM技术、加强识图训练,将课程知识点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衔接,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有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课证融通。

(3)通过赛教融合改革“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模式贯穿进课程教学,学生在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其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511.

[2]谢波,崔辉,贾晨琛,等.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建设[J].安徽建筑,2020,27(07):141143.

[3]刘静静.建筑结构课程在“1+X”(BIM)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1,24(01):2832.

[4]赵欢.《建筑结构》课程“以赛带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四川水泥,2016(03):287.

[5]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

[6]牛余琴,陈群玉,彭启超.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22(29):107109.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岗课赛证”融合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22017)

作者简介:乔丹(1989—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技术岗课赛证建筑结构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双师型”教学团队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