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艳
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河南 信阳 4640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主要是因为碳物质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呼吸道后,引起的中毒情况,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乏力、昏迷等症状为主[1]。由于一氧化碳能够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充分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及作用逐渐减弱,引起组织窒息,同时对全身组织细胞造成毒性作用,严重危害大脑皮质功能,甚至引起脑水肿、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情况,危及生命安全[2]。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超过40%以上即可导致中度及重度中毒症状,并损害全身机体各个脏器,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度最高,也是累及最多和最严重的部位,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3]。一直以来,ACOP 在我国众多职业病一直都是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存在。因此对于ACOP需要立即展开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受到的损害。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防治脑水肿、加快脑细胞代谢、改善缺氧状态等。其中高压氧得到较多的应用,可以在短期内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患者往往苏醒时间较长,面临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并且易发生再昏迷,预后效果和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于脑血管损伤疗效确切。近年来醒脑静注射液逐渐应用在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ACOP 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对其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及肝肾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信阳市中心医院医治的118 例ACO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9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0 例;年龄21~48 岁,平均年龄(35.36±5.46) 岁;病程2~9 h,平均病程(5.69±0.35)h;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4~8 分,平均GCS(6.04±0.58)分。观察组男37 例,女22 例;年龄22~50 岁,平均年龄(35.49±5.38)岁;病程1~8 h,平均病程(5.42±0.45) h;入院GCS 3~9 分,平均GCS(6.11±0.47) 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4]有关诊断标准,即出现头晕、乏力、头痛、心悸等症状;皮肤表现为樱桃红色,呼吸及脉搏明显增快,四肢张力增加,意识模糊;具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检测阳性,浓度高于30%;脑电图检查提示异常。(2)年龄18岁及以上。(3)患者家属完全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因脑膜炎、脑震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毒物导致的昏迷。(2)心、肝、肾器官严重功能障碍。(3)合并先天性脑部疾病及脑组织损伤。(4)合并恶性肿瘤。(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耐受。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高浓度氧气吸入(氧流量8~10 L/min),维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压,减轻肺水肿和脑水肿,保护神经,改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
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在入院后2 h 内开展首次治疗,压力设置为0.25 MPa。后续每天治疗1 次,每次治疗时间60 min,连续治疗20 d。
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国药准字:Z32020562;生产厂家: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高压氧治疗,其中高压氧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将20 mL 醒脑静注射液和250 mL 0.9%氯化钠溶液制为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0 d。
(1)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2)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4 mL 空腹外周静脉血样本,通过3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获取上清液,放置于冰箱保存等待检验。使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3)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经治疗后头痛、头晕等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恢复意识,能够自主进行活动,判定为显效;经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恢复意识,能够自主进行活动,但存在一定后遗症,判定为有效;经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恶化,意识障碍,无法自主进行活动,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100%。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短,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迟发性脑病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ALT、AST、BUN、S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BUN、Scr 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ALT、AST、BUN、Sc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情况(±s)
组别对照组(n=59)观察组(n=59)t值P值ALT(U/L)治疗前34.39±3.54 34.18±3.65 0.317 0.752治疗后26.98±4.21 22.06±4.14 6.400<0.001 AST(U/L)治疗前45.69±5.48 45.48±4.63 0.225 0.823治疗后38.47±5.39 32.53±6.06 5.626<0.001 BUN(μmol/L)治疗前130.25±18.45 130.58±18.29 0.098 0.922治疗后89.65±8.69 71.26±10.65 10.277<0.001 Scr(mmol/L)治疗前7.56±1.36 7.49±1.41 0.274 0.784治疗后4.59±0.94 2.53±0.81 12.752<0.001
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22%(55/59)相比对照组74.58%(44/5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情况例(%)
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亲和力相较于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亲和力高出数百倍。当一氧化碳从呼吸道进入机体后,会迅速和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并且不容易分解,造成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引起组织缺氧状态[5]。一旦人体组织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导致体内形成大量的氧自由基,细胞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并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变化[6]。同时此类病理变化又会进一步导致体内各个脏器出现继发性损害,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敏感度最高,脑组织缺氧后可造成脑水肿、脑循环异常等神经元损伤症状,最终出现头痛、昏迷等临床表现。除此之外,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毒素因子,当在机体内累积到一定浓度后会引起细胞呼吸停止,进一步损害线粒体膜和溶酶体,并累及到脑部、肝脏、肾脏等器官,从而引起小叶中心性坏死、肝细胞浑浊肿胀、肾间质水肿等病理变化[7]。从ACOP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机制不难看出,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应以改善缺氧状态、降低脏器受损以及调节微循环为主[8]。高压氧是当前临床治疗ACOP的常用方案之一,可以快速的排出体内一氧化碳,增加机体血氧含量,从而到达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但是在临床长期的实践发现,ACOP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苏醒后仍有较高的几率再次昏迷,并且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较高。
醒脑静属于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制剂,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化瘀活血、行气凉血等功效,对神经功能可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从本研究结果可见ACOP 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具有确切的疗效,有助于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风险。分析其原因,高压氧能够提高机体血氧分压,扩大血氧弥散距离,改善脑组织氧气供应。同时高压氧可以促进组织氧合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快血液黏度下降,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加快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伤[9]。醒脑静由麝香、冰片、郁金、栀子等成分组成,其中麝香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提神开窍等效果;冰片具有清热解毒等效果;郁金具有解郁行气等效果;栀子具有泻火凉血等效果,诸药配伍实现行气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醒脑静能够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起到刺激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脑血管微循环,消除脑水肿现象,有效保护脑神经及其组织,加快患者从昏迷状态苏醒。同时醒脑静能够增强脑部血氧供应,促进脑细胞功能快速改善,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加快机体恢复。两种治疗方案联合使用从不同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促进机体循环恢复,进一步提升疗效。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ACOP 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干预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肝肾功能。分析其原因,醒脑静中有效成分之一的栀子苷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在神经细胞表面直接发挥作用,降低脑细胞内水、钙等含量,提升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组织氧气消耗,抑制自由基级联反应,有效拮抗高压氧治疗期间形成的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帮助患者肝、肾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在ACOP 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加快肝、肾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