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艺
还记得几年前的“斜杠青年”吗?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在《一个人/多重职业》一书中提出的,用以指代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在这一概念进入中国后,不少年轻人选择在个人简介后加上一串斜杠,以展现自己不同的职业角色。随着“斜杠青年”在社交网络上的风靡,这一概念也逐渐被泛化,成了集职业、爱好于一体的新兴生活方式,昭示着年轻人乐于尝试、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
近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就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所带来的焦虑使得“斜杠青年”们对“诗与远方”的追求热度渐冷,“搞钱”成了更重要的目标,“副业”这个更直接、更现实的词便成了热门新话题。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3副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平均每2个年轻人中就有1人曾受过副业的“诱惑”。
“随着年龄增长,各种花销也变多了,加上我有在上海落户买房的打算,相比被动等待涨薪,搞副业主动增收对我来说更加靠谱。”今年28岁的小嘉在硕士毕业后,就入职了现在的公司,虽然他的工作岗位在几年间未曾有过变动,但当公司组织架构产生调整或身边同事离职跳槽时,他心里总是有些不安。“现在的就业环境不太乐观,如果意外被裁,或者被迫裸辞,失去了工资这笔稳定收入,未来的计划会被打乱不说,眼前的房租和开销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收入的过渡期会有多久难以预估,这么大人了也不好意思再伸手向父母要钱,那手头剩下的存款能够支撑多久呢?”为了实现自己的买房计划,提高抗风险能力,他便产生了做副业的想法。
“我大学和研究生学的是英语相关的专业,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接过一些文书翻译的兼职,工作后也有类似的副业项目找到我,我盘算了一下自己的空余时间,确定自己能够忙得过来,就开始做副业了。”不加班的工作日,小嘉八点左右回到家,他会先吃饭洗漱、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然后便开始专注于手头的翻译工作。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他还会在周末“自我加班”。当被问及副业的收入情况时,小嘉表示目前刚起步,收入刚好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开销,虽然并不是很稳定,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他希望能够稳定收入、扩大副业的业务面。对此,小嘉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计划:“很多人担心未来翻译工作可能会被AI截胡,到时候可能连现在这份钱都赚不到。我没有那么悲观,既然现在能够有收入,那就先落袋为安,在这份工作中认识的朋友和增加的技能,也是我的个人积累,现在有空的时候我还在坚持做英文自媒体,还会关注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向,未来希望能够在这两方面有所发展,找到更多的副业机会。”
“一开始是因为自己爱好这方面,发现其中有赚钱的机会,就想着试试看能不能多赚一点零花钱。”小朱在大学时就对美妆颇感兴趣,经过一番钻研,开了一家网店。因其选品独到、定价亲民,在毕业前就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毕业后,小朱找到了一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她发现有些运营技巧,可以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网店中。于是她一边上班,一边改善网店的运营方式,网店的客户因此逐渐增加,收入有了明显上升。目前,小朱的店铺不仅售卖的品类越来越丰富,还增加了不少“临时工”,大家都是以副业兼职的形式参与其中。小朱表示,目前除去人力成本,小店的营收基本能够满足她对个人收入的预期。未来要是有机会,她也许会将开店作为自己的主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小嘉和小朱选择从熟悉的领域入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把控投入与风险……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因素。而不少“打工人”只看到了副业美好的一面,便开始蠢蠢欲动地寻找机会,却忽略了要事先做一些理性地思考,于是不小心落入了一个又一个看似美好的“陷阱”。
为做副业学技能,“黑心”培训背后的千层套路:“30天漫画速成,在家动笔就能赚钱”“每天半小时,做剪辑大神”“学配音,赚零花”这类主打学时短、获利快的夸张广告语在网站与App之中无孔不入,不少人抱着“学一门吃饭手艺”的心态,一步一步落入了“黑心”机构的圈套。这类培训看似正规,在学员交完常规的报名费和培训费后,便开始授课。过程中培训老师会以“提高学习效率”和“为以后做副业做准备”为由,向学员推销专业设备,比如画画的数位板、拍摄用的相机,等等,利用学员的“小白”心态,将基础功能的产品加价出售。即使学员谨慎,避开了推销的坑,最终也未必能够学有所成。由于这类培训大多是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资质与教学质量本就难以保证;更有无良机构,直接丢出网上随手一搜就有的教学视频包,让学员自行下载观看。如此培训,与自学无异,能学到多少全凭学员天赋和自觉。除了画画、剪辑、配音外,包括编程、自媒体运营在内的一些领域都成了这类“套路”泛滥的重灾区。
调查数据显示,44.7%的年轻人都有过副业经验,超过50%的年轻人表示尽管没做过副业,却有着想做副业的念头。副业走红的背后,是万千职场人的焦虑。副业作为“打工人”的“退路”,却也暗藏着难以避免的风险。
对此现象,不少网友表示,不要用你学了几天的“三脚猫功夫”去挑战别人“吃饭的家伙”。相关专业出身的应届生尚在职场中摸爬滚打,速成培训班或许能激发天赋、培养兴趣,但想要有一项能够傍身的技能,还需投入时间与精力,切勿听信了广告中的夸张效果,结果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无本万利?在家就能做的兼职涉嫌违法:得益于近年来持续地普法宣传,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轻易识破“在家兼职,月入上万”的骗局。然而骗子却不会因此善罢甘休,反倒是通过更新诈骗手段以继续捞金。他们以招募“点赞员”、散发“提货卡”为包装,引得兼职者进入刷单圈套。除了收取所谓“培训费”,要求垫付刷单本金,等等,还会骗取兼职者的付款码与银行验证码,从而进行大额诈骗。在这样的案例中,除了设计刷单骗局的组织者难逃法网,兼职的“刷客”也有可能涉嫌违法。
此前,“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做出宣判,案中的被告人因扰乱市场秩序,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92万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除了组织者,刷客也是违法的。虽然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条款认定刷客的法律责任,但可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认定。泉州市公司法务研究会代会长李维真认为,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刷客明知涉及虚假宣传还主动参与刷单,实施了侵权行为,将被视为共同侵权,对消费者的损失负有连带赔偿责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颜三忠认为,刷客在明知可能犯罪的情况下参与数量较大、金额较多的刷单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在各种成功故事与宣传话术的包装下,副业成了“香饽饽”,其背后存在的問题也逐渐暴露。作为“打工人”,在一脚踏入副业的“诱惑”之前,切记要拨开迷雾、看清事实、理性思考;结合自己的情况,提前做好详细规划与风险评估。
作为有主业在身的劳动者,这些潜在的法律风险也需提前了解清楚。首先需要明确自己从事的副业与主业是否有关,是否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若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或竞业协议中有明确的相关条例,那劳动者强行从事与主业相关的副业,就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而劳动者若是未经用人单位同意,自行利用用人单位的工作设备或人脉资源,也有可能涉及保密协议的违约。作为劳动者,首先应遵守职业道德、守好职业底线;在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再从事副业,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