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瘦小的老婆婆又颤巍巍地爬到楼顶来了,手里拎着一个矿泉水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这几乎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她爬上来时,一脸登顶珠峰般的兴奋。
一连几天气温都近40摄氏度,老婆婆拎着水上来,是有什么在让她牵挂?
我所在的这座居民楼,住着许多老年人,他们有的种花,有的种菜,有的养小兔,把屋顶利用起来。于是,我们这座市中心大楼的屋顶,也开出了荷花,长出了冬瓜,一片花红叶绿的田园景象。
与邻居们到很远的地方去运河泥,或接水管上屋顶不一样,那个瘦小的老婆婆,每次拎上来的半瓶水,有杯水车薪一般的幽默效果。
我最初以为她是拎上来自己喝的,但观察了几次,发现她是来浇花的。
确切地说,那是一盆已经完全枯萎的茉莉花,花枝已干枯,叶子因为已脱水,像秋天的银杏叶一样金黄。
我打趣地对她说:“你瓶子里装的水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啊?”老婆婆严肃地说:“它还没死,有一根枝丫上还有绿芽!”
我仔细查看,在枯枝丛中的确有一细枝,上面有米粒大小的两枚绿芽。绿芽并非来自茉莉枯枝,而是发自土里的一株野草——老人每天早晨,就是为那两枚绿芽而来。
这让我突然相信,欧·亨利那篇《最后一片叶子》,原来这世上确实有人将自己的生命与一片树叶联系起来。
眼前这位老人就相信自己与那一星点儿的绿意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一株小草,因为自己而存在,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一位心理医生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最近遇到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孩子觉得活着没意思。他平时读了很多书,包括哲学、宗教和心理学方面的经典,把自己的心构筑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
父母及亲友均败下阵来,因为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在历经中考、高考各种考以及其他各种烦躁的挣扎之后,获得如你们这样平庸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与“为什么不能不受这些苦难,自得其乐地放弃挣扎”。
心理医生毕竟是专业人士,和男孩聊天中听出了令男孩略感愉快的事——把一只被撞断腿的猫,送到了救助站。那只猫的获救,让男孩稍觉有一丝丝暖意。医生建议他收养那只猫。半年后,父母反馈,孩子没那么极端,也不再觉得自己的人生了无意义——至少有一只猫,因他而活着,并让他开始有了牵挂。
早年看《茶馆》,其中有一个情节,落魄子弟松二爷,生活潦倒,自己都吃不起饭了,却养了一只漂亮体面的小鸟,他对老友说:“看到这鸟,就舍不得死了!”那时候是当纨绔子弟的一句笑话听的,而如今不能不佩服老舍先生对生活的至深感悟。于是让人更生感慨——他离开那一年,太平湖边如果多一只体面的鸟儿该多好啊!人活着,总得有点牵绊和念想,哪怕是一株草、一只猫、一位需要照看的亲人或一只鸟。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