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

2024-02-19 15:31董巧霞
人民黄河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黄河流域黄河

董巧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岁月里,黄河奔腾向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由葛剑雄著、中华书局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历史现实等视角出发,全方位介绍了黄河的地理全貌、自然特征、发展演变等内容,讲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讲解了黄河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黄河流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及历朝历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过程和经验,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黄河万古流的重要原因,展望了黄河未来的发展方向。

《黃河与中华文明》一书共分为八章。引言部分研究了河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人类与河流的互动。第一章寻根溯源探究了黄河的源头、流向、地形地貌及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第二章研究了黄河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提出黄河流域是古人类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第三章讲述了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指出随着历史发展,黄河流域成为各族人民的大熔炉,黄河精神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第四章通过不同时期古籍记载、行政设置、历史事实的相互印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河源的勘查,剥茧抽丝地探寻了黄河的河源。第五章研究了黄河河道的变化,河道变化往往与洪水灾害及人民安危紧密相关,作者回顾了大庆关的沧桑巨变,厘清了洛汾入河之谜,讲解了变幻莫测的下游河道,并深入分析了黄河分流湖沼产生剧烈变化的特殊地理条件及人为因素。第六章具体阐述了黄河挟带大量泥沙的原因,“地上悬河”的巨大风险,洪灾曾经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灾难,并由此引发了对建设“海晏河清”太平盛世的思考。第七章从大禹治水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程,讲解了不同时期的治理方式,总结了相应的治理经验。第八章回应了黄河是否能够长期安流这一千古之问,阐释了黄河的经济、社会、历史和人文价值,明确指出新的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和持久动力。

参阅全书内容可知,黄河流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温度适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黄河与中华文明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关联,黄河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赋予了黄河更深刻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内涵。尽管黄河文明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但是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其一,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黄河文明首要的精神内涵,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文明十分强调团队合力,主要是因为越是人类生存的早期,生产力越不发达,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频发,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劳动人民只有进行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久而久之,“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团结协作就成为先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支撑,并作为实践经验代代相传。

其二,勤劳勇敢。从古至今,人民群众在黄河流域进行辛勤耕耘和努力劳作,应对了数不清的水灾、干旱、战乱、疾病等天灾人祸,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同时,这种勤劳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其三,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大河文明的典型特征,黄河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发展,与其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各类思想和文化始终能够在黄河流域得以交流、碰撞、融汇和发展,铸就了黄河文明气势磅礴、心胸宽广、包罗万象、融汇中外的大河气象,持续不断地吸收、融合周边的先进文化精华,摒弃落后于时代的内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正是由于黄河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能够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其四,勇于创新。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之中,正是因为黄河文明的创新性,使得黄河文明历久弥新,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黄河文明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并不能完全容纳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所有愿望与追求,因此大河文明并不总是体现和谐共生,还必将伴随各种各样的博弈。于是,人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变幻莫测、难以把握的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甚至是生存危机,这就必将激发中华儿女创新、创造的动力和勇气。四大发明、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建筑工艺、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黄河文明勇于创新的特质。同时,随着人口流动、经济往来,这种特质也积极影响和辐射到我国其他各文化区系,推动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共同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

黄河文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在社会文化、生产技术、民风民俗、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浓厚的风土人情和大河气象。更重要的是,黄河文明中蕴含着世代相传的丰富的治国理念和管理经验,蕴含着深邃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当今时代,黄河文明更是以新的面貌依旧走在时代的前沿,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弘扬、实践、重构、创新、发展。

其一,传承黄河精神底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黄河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内容,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治国方略、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为今天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撑。

葛剑雄先生在书中提到:“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而且也是人类迁移的主要通道……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勤劳质朴、崇礼亲仁的农耕文明,沟通了热烈奔放、勇猛刚健的草原文明,融汇了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海洋文明,推动了各民族更加广泛地交往交流交融,使中华民族形成了更加稳定的互嵌聚合体、更加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奔流不息的黄河文明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本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从源头上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了根基。黄河文明还汇集了炎黄子孙共同的历史发端记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家国一体、民为邦本的民族信仰,经世致用、实干担当的民族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民族特色与底蕴支撑。

其二,借鉴黄河治理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大道法则,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葛剑雄先生认为,黄河河水泛濫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人为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黄河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黄河的认识、治理及理解,都成为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葛先生在书中不仅探寻了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北流入渤海、夺泗入淮、夺颍入淮、复归渤海的历史变迁,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人们对黄河改道、生态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认知与思考,蕴含了中华民族协调五运六气、应时而动、守信而行的自然智慧和生态伦理;从大禹治水到王景治河再到贾鲁“不惜卒,不畏讥评”的超人胆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的爱国主义及家国情怀:自贾让的“治河三策”到高超合龙再到李仪祉将西方近代治水技术和中国传统治河经验相结合,提出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新主张,凸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敢于创新的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同样经历了多次洪水和特大洪水,黄河再也没有发生决溢改道”的客观事实更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其三,深挖黄河文明价值,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传承和弘扬黄河文明,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增进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葛剑雄先生指出:“从春秋战国以降,黄河流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整体上的优势,长期处于全国最先进的地位,这种形势至少维持到了唐朝中期。”黄河作为四渎之宗,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为人类生存提供水源滋养的河流,更是上下五千年泱泱华夏无可替代且从未中断的文化载体。黄河孕育了最古老的礼乐文明,成就了最悠久的稷下学宫,滋养了刻在轴心时代的百家争鸣,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深邃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独绝千古,还是《黄河大合唱》的坚不可摧,都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最深层次的文化力量,绵延不息,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葛剑雄先生的《黄河与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部讲好黄河故事的代表著作。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黄河流域黄河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