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营商环境改革迈入新阶段

2024-02-18 14:26:58王漪
投资北京 2024年1期
关键词:营商政务北京

王漪

六版改革方案,1270项改革举措,让北京市在六年间实现了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标志着北京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将以打造“北京服务”为核心,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打造北京营商环境品牌形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数据显示,过去六年,北京市年均新设经营主体约22.6万户,总量达到253.74万户;2023年1-11月,新设经营主体30.68万户,同比增长20.5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580家,同比增长10.82%,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到337家,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助力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大幅提升,并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

2023年4月,北京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随后全面总结六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表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标志着北京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对于全面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意见》的形成制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落实国家部署和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智慧化为导向,全面系统谋划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二是突出首都特色,打造“北京服务”。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落实“四个服务”首都基本职责,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把“北京服务”打造成为本市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三是聚焦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提升。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和群众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和“办事不愉快”等问题,以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行动为突破,让企业群众真正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

更大力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与以前的六版改革方案相比,新发布的《意见》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更深、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并系统提出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总体框架,清晰勾勒出未来北京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提出“1368”框架性内容,即塑造1个“北京服务”品牌;夯实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人民满意的“北京效率”、首善之区的“北京诚信”3大基础;打造京津冀、市场、法治、投资贸易、政务服务、数字社会等6大环境;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科技创新服务提升、产业生态优化升级等8大行动。

《意见》把让企业群众满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以更大力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首要目标。同时,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出一批企业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成果。强化全社会服务意识,倡导人人热情服务、处处服务满意的理念,提升各行各业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过去六年,北京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但是与企业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杨秀玲提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有的改革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全面推开,有的改革主要针对某个环节,有的改革仅适用于部分经营主体。下一步,北京市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拓展改革举措实施的范围和领域。例如,在商事制度领域,全面推行“一业一证”,在更多行业实行“一证准营”,切实降低经营主体准营门槛和成本。在政务服务领域,聚焦企业群众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服务事项,持续扩大“一件事”集成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政策找不着、看不懂、用不上等问题,实施“政策环境规范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实施、兑现机制,发布涉及兑现办事类内容的政策应同步公开政策咨询电话,方便企业群众随时咨询。同时,将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政策服务平台建设,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统一兑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为更好服务企业群众,多部门将协同改革,多措并举打好改革和政策的“组合拳”。从推动企业“点”上办事审批服务改革,向优化产业发展全链条管理服务拓展,打造产业链与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重点围绕政策支持、服务配套等方面协同发力,“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配套服务政策。特别是针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建立市级综合审批机制,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发挥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持续优化园区的服务环境,健全完善政府授权、市场化运营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

从重点领域向多领域优化提升

进入营商环境新阶段后,北京更加强调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各项优化升级举措可助力“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任务,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政策法规等国际一流的环境保障。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此次《意见》把“打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作为6大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企业服务主动精准、公共服务暖心贴心。构建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体系,实现更多企业咨询和诉求的“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特别是将企业群众感受最直接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便民服务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升规范性和便利性,让身处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到舒适、便利、有温度的服务。

在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监管执法等领域改革的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还将从重点领域突破向多领域优化提升拓展。《意见》首次把人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和服务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在人才保障方面,《意见》把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行动”作为8大行动的首个行动,以打造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聚焦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全面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动”,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以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融资支持为重点,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进入“十四五”时期,北京以“七通一平、三京、三个一网”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数字社会智慧化体验。依托大数据平台,累计汇聚政务数据2500多亿条,社会数据2200多亿条,实现全市政务数据“全汇通”。依托政务网、政务云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运行基座,承载1000余个应用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入云“全覆盖”。

此次,根据《意见》,北京将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政府治理,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服务更加高效和便利。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动城市治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全面升级,加快实施“城市码”建设工程,推动实现“码上办”“一码通办”的便捷服务。以数字技术驱动政府审批、监管、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推动“京通”“京办”“京智”功能升级,推动“一网通办”更加友好便利、“一网统管”更加高效联动、“一网慧治”更加科学智能。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将全面提升,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

众所周知,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复杂、艰巨的庞大工程,涉及到诸多领域与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为保障營商环境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推动社会多元参与,《意见》提出,北京市将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的任务形成、改革推进、督导落实、监测评价、改革激励等工作机制,构建营商环境的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营商政务北京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 08:56:17
北京春暖花开
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 15:06:41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8
营商环境软转型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1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