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携手共赢新商机

2024-02-18 14:26:58宋龙艳
投资北京 2024年1期
关键词:京港洽谈会两地

宋龙艳

第26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简称“京港洽谈会”)于2023年11月29日在香港开幕。这是疫情3年后京港洽谈会重回线下,也是时隔5年重回香港,受到各方广泛关注。“见面谈”成了这届京港洽谈会上的高频词,作为疫情结束后首次举办的京港两地双向投资交流的经贸盛事,此届京港洽谈会成果丰硕。会议期间,发布双向投资招商引资项目161个,招商总额503.7亿元,涉及企业融资、园区合作、楼宇合作、土地融资4大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科技服务、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包括太古集团颐堤港二期项目、丰台站城一体化项目等34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670亿元,签约数量和金额均高于上届。近年来,随着京港两地深化双向合作,香港成了很多北京企业“出海”的桥头堡,北京也成了很多香港科创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首选地。京港洽谈会多年来不断促进香港和北京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助力两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贡献国家所需。

26载京港合作洽谈成果丰硕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京港双方达成共识,以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的形式推进两地经贸合作。作为商机和活力代名词,京港洽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6届,成为京港两地名副其实的交流盛会。在过去的26年间,京港洽谈会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立足各自特点和互补优势,促使两地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投资方式由合作到多种形式并存,合作领域从传统的贸易、投资领域逐步扩展至金融、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投资方向由香港单向输入到两地投资双向奔赴,共享发展机遇,对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京港两地经济合作成效明显。2023年1-9月,香港在京设立企业424家,实际利用外资92.6亿美元,规模占北京实际投资的84.8%,位列第一。1-10月,备案的北京赴港投资项目188个,同比增长43%,协议投资额度12亿美元,增长20%。双方密切的合作为北京扩大对外开放、集聚国际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金融、商务、“一带一路”、青年创业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落地了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三里屯VILLAGE及颐堤港、北京城建集团建设香港机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此外,香港地铁参与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14号线、16号线等多条线路,助力提升北京地铁运营水平。

随着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京港洽谈会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和创新。与以往相比,第26届京港洽谈会在内容设置、活动安排上更加注重需求引领,聚焦两地重点合作领域,拓宽了板块设置,由上届的服务业开放、创新合作、数字经济3大板块,拓宽为5大板块增加了国际消费和协同发展板块,内容更加丰实。其次,在香港举办首次增加线上方式,突出了节俭办会理念。此外,在内容筹划和活动安排上,更加突出两地优势领域。专题活动安排由上届的9项增加到14项,围绕智慧科技创新、生命健康、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等主题,进行环境推介、研讨洽谈和产业对接,促进京港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享发展红利。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第26届京港洽谈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北京和香港都肩负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使命,两地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北京市将进一步发挥京港洽谈会作用,促进两地更深层次合作共赢,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与特区政府深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作出更大贡献。

双向投资和企业合作空间巨大

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不断为北京开放发展、为香港经济繁荣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过去,京港洽谈会合作方式更多的是北京借助优质项目资源和条件,从香港吸引投资到北京。如今,两地合作不仅仅是吸引香港资金到北京来投资,北京也有很多资金借助香港走向世界。特别是对北京企业来说,香港是他们“出海”的桥头堡,借助香港国际资源汇聚的平台,能让北京企业“出海”走得更稳,试错的成本更低,失败的可能性更小。截至2023年10月底,香港在京累计投资超过1350亿美元,占北京实际使用外资的66%,北京对香港累计投资超过520亿美元,占北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8%。香港稳居北京外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目的地首位。

在第26届京港洽谈会产业合作论坛暨“投资北京”专题推介活动上,北京各相关部门领导集中展示北京市在扩大开放领域的创新措施、市场机遇和政策红利,吸引高端资源和要素在京集聚。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产业合作是京港合作的重要内容。京港两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北京将全面落实国务院出台的24条稳外资政策措施和北京市实施方案,适时发布外商投资条例,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培彦现场作“投资北京”主旨推介,提到北京是唯一同时拥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目前已累计落地49项全国突破性政策,40项改革创新经验和案例向全国推广,并成功吸引和推动了130个标志性、首创性、引领性项目落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向现场嘉宾介绍,近年来北京已先后出台6个版本、12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为各类经营主体在京落地和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作为“投资北京”专题推介活动上的“重头戏”,现场集中签约34个重大项目,包括太古颐堤港二期项目、丰台站城一体化项目、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图像算力中心、和睦家国际医院等一批优质京港合作項目,签约金额为672.2亿元。签约数量和金额均高于上届,涉及两地在高端消费、商务服务、数字经济等经贸领域的多项合作。

此届洽谈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与世界共朝阳”“投资海淀,汇聚改变世界的力量”“丰宜福台,城南行动的引领区”“北京亦庄,一个成就伟大企业的地方”……第26届京港洽谈会期间,会场主舞台两侧的展板可谓百花齐放,北京16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竞相亮出各自的发展机遇、产业优势、投资前景,吸引参会企业前来对接洽谈。

作为首都的经济大区,朝阳区目前有外资企业近9900家,其中港资企业近3900家。朝阳区在京港洽谈会上聚焦京港两地的重点合作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向,集中签约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和战略合作项目,包括推动朝阳区与香港科技大学、中旅集团等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的14个优质项目,涉及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约总金额达35.39亿美元。

在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通州区规自分局、首旅集团、北投集团、大湾区企业围绕副中心产业空间、发展优势与前景、企业资源合作等方面作专题推介,推动重点投资合作项目“多点开花”。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國际招商联络站揭牌仪式、投资副中心合作伙伴授牌仪式举行,旨在实现副中心与香港地区产业资源和前沿信息共享。区投促中心、运河商务区、中关村通州园分别与鑫桥联合金融控股集团(香港)、香港金融发展协会、杭州泰格医药等进行项目签约。

延庆区围绕全域旅游、冰雪体育、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举办了专场推介,在招商推介之后,延庆区现场签约了4个项目,其中蓝厅科技集团图像数据分析处理赋能云平台项目与延庆区政府签约,签约金额1.4亿美元。

此外,第26届京港洽谈会在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京港两地也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3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并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支持北京企业“走出去”,推动优质外资金融机构来京发展,促进京港两地金融业务实合作。

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京港两地相关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京港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合作联合体,旨在以京港共同关注且有合作基础的生物健康科创合作领域为切入点,深度链接京港澳科技社团及青年科学家,会聚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为国家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为京港青年发展提供新平台,共同打造京港在生物健康领域信息、科技、人才、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高效平台。

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双方将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航运、城市管理、第三方市场开拓等领域,加强多方面合作。

携手同行,共创辉煌。借着北京强劲发展的东风,未来京港两地企业将共享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投资机遇,“两区”建设带来的政策红利,全球数字标杆城市带来的发展生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来的广阔市场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空间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优质服务,共迎新商机、共赴新征程。

猜你喜欢
京港洽谈会两地
脚下较量
智族GQ(2023年9期)2023-09-28 08:34:07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艺术启蒙(2021年6期)2021-08-03 00:40:13
中国安科院承担的“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高处作业风险评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0
8.30全国赏石日活动筹备工作对接洽谈会在京召开
宝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1
第4届中国铸造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
第十八届(2016)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
PPP助力首创集团轨道交通再下一城
投资北京(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建德碳酸钙企业技术对接洽谈会成功举办
杭州科技(2013年5期)2013-03-11 16: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