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彬华
(象州县教研室,广西 来宾 545800)
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小学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科融合,是当下小学各学科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之中,信息技术逐渐扩大了课程的覆盖范围,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声、光、影结合的多层次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沉浸式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以课堂投入度,充分保证小学学科教学质量。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教育工作的各个阶段,从业者都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大力地开发利用,促使其尽快与基础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借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小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小学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更加轻松、生动的课堂,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快速吸收内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小学教师不再如以往一般过度关注考试成绩,而是在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通过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保证教师对于班级学情的基本掌握,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实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案。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的结合,还可以化繁为简,将书本中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更加生动且直观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点、难点。此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能够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对课程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抑或者通过网络数据库,查找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十分有利。
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深度结合应用于实践当中,是现今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随着“万物联网”“互联网+”等构思的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合的进度也在不断加快。国内的大部分小学中,各学科教师已经投身于实践探索之中,尝试以多种形式,提高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使用率,同步提升小学素质教育水平。从目前核心素质培养方针的贯彻和推行程度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已经初见成效,为基础学科教学拓宽了便捷、丰富了内容、创新了方法。
鉴于信息技术是近些年新兴起的先进技术,很多教师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教学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也导致了在个别的小学课堂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工作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硬件设施不足以支持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造成信息技术迟迟无法融入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同时,有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还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认为在课堂中播放PPT,利用计算机完成课件的展示,便是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是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使用频次高,但应用效果却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由于教育理念过度看重考试分数,也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在此情况下,教师急需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满足其对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目标,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架构的搭建。
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加入,起到了良好的“催化剂”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小学教师,应该尽快完成全新教学理念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核心要义,更好地贯彻现阶段我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师应对信息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识。为了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各学校应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的交流学习活动,如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教师需要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深化自身对学科融合的认知,同时适应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重大改变,使其深刻认识到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基础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只有教师团队在思想理念方面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推行正确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化教育的持续发展[2]。
在实际情况中,有部分偏远地区的小学,还不具备符合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尽可能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方面,“节流”——从政府支出预算中划分出专项资金进行单独管理,用于改善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的基础建设。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小学教育的资金来源,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拨款的,但是受偏远地区的地方财政情况影响,学校得到的资金数额往往较为有限。因此,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阶段性的预算管理,将教育资金划归为独立部门进行管理,对于该部分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并且对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便于追溯资金去向和用途,避免出现资金浪费、挪用公款等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开源”——吸引社会明投资,拓宽小学教育的融资渠道。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单一的资金来源显然不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落实,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吸引有意向的优质企业对农村小学进行建设投资,以弥补其资金不足,应建设施较为落后的问题。在吸引投资的过程中,学校和教育部门都需要注意,对于投资公司的严格审核,从经营状况到资金来源,都要全面掌握,以保证小学基础教育的纯洁性和公益性。此外,为了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还可以联合其他学校展开合作,以“一帮一”的形式,从资金充足的高校或是事业单位处获得一定帮助,将其折旧或更新后的淘汰设备,捐献给需要帮扶的小学,以满足其对信息化教学的硬件需求[3]。
教材、练习题等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教育之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都被大大拓宽,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综合性和便捷性是信息技术的主要有点,小学教师通过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在网络中检索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素材,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在小学基础学科教学中,存在很多知识点,受到空间、设备、环境等因素限制,无法在教室中向学生展示,此时便需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准备多样化的素材,方便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理解[4]。
例如,小学科学课程中,对于地震形成原因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在教室中向学生展示地壳运动。在面对此情况,以往教师通常会采用道具模拟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可学生并不能从教具直接联想到地壳,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便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针对地震形成原因的相关内容,在网络中寻找视频,在课堂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向学生展示地壳运动的过程。如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正确理解,还可以通过动漫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另外,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是很好地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的方式。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查找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知识内容,同时观看讲解视频。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心中疑惑,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质量较差,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形成短暂交流。如此,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能发现自身教学方法的缺陷,知识小学教育水平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十分不利。由此可见,师生之间高质量交流,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并在日常工作中,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教师教学、询问学情、学生反馈、教学调整等良好反馈机制。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市场中存在多款免费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教师应该对其加以利用,在班级范围内创建学习交流群,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在交流群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与其他人分享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看法,或者向教师或是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则需要维持交流群的良好运转,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班级聊天群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便可以提前在交流群中,分享一些视频文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尝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此可见,优质的师生交流,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引导,也更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且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又不具备相应的自制能力,所以在课堂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保证其专注度。无数实践证明,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导者,教师要想增强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便需要从其身心发育特点着手,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或是兴趣。在此方面,信息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在课堂当中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来保证其课堂投入度。
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详细了解教学内容,在网络中寻找与之契合度高的内容,制作成课件的一部分,在课前导入阶段向学生展示,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授地心引力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动画为学生讲述牛顿的故事,并提出类似“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还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沉浸式的课堂教学中,收获快乐与知识[5]。例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室内模拟对话场景,如公园、学校、动物园、马路等等,组织学生在指定场景中进行简单的英文对话。
在没有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便是教材,除此之外寥寥无几,此种获取素材的方式较为低效。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渠道,有关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针对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信息库。收集全国各地的优质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练习题、实验视频、电子书籍等等,方便学生随时查找。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教学信息库,在假期中,教师也要通过社交软件,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库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信息库的合理利用,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可以在其中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和文件,进行重复观看学习,以保证自身能够跟上课程教学进度。另外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库,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同时,信息库对于教师持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可以在教育资源信息库中,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通过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述,与自身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下的社会需求,各小学专业教师,必须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素材的收集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硬件设施,加强师生交流,科学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贯彻落实,以最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