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学生要通过语文学习“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从第四学段的课程内容要求来看,学生要“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九年级学生处于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对社会和文化的认识也处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键过渡期。要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就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视角,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找到了文化解读的突破口就能对课文中具有文化价值的点进行深入探究,以点带面,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面,从而开拓文化视野,理解文化内涵,为将来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并做好衔接。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编了《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四篇古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到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但是对于这些人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文本细读、文本深读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留白点”“疑难点”“矛盾点”“隐含点”出发,深度探究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掘文化价值。
《曹刿论战》中解释长勺之战的胜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用士气的高低来解释击鼓的次数不同就会导致战争结局的不同。那么为什么击鼓次数不同会影响士气呢,这就要结合当时打仗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章对于当时的战争规则进行了“留白”处理。
在教学时可以补充背景知识:“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司马法·仁本》)等双方都布阵完毕、击鼓之后再交战,这是为了表示诚信,也是一直以来的战争规则。在长勺之战时,齐国军队根据以往的经验,以为自己击鼓之后鲁国也会击鼓迎战,所以将士们听到鼓声就士气大振,冲锋陷阵。但是到前线发现鲁军并未击鼓,并未迎战,不得不退回,静候鲁国准备好。等候一段时间再击鼓作战,发现鲁国又不应战,将士们白白冲锋。到了第三次士气就衰竭了,导致战争失败。
宋楚之间的泓之战的故事也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礼仪之战的文化,“迂腐”的宋襄公坚持要等对方准备好再开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子鱼论战》)
通过展示课文留白的战争礼仪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齐师败绩”这一情节的内在逻辑,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儒家提出的“春秋无义战”和“礼乐崩坏”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辩论应该“坚守规则”还是“随机应变”;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对战争的规则背景“留白”、对鲁军胜利的深层原因“隐而不表”,从而读出《左传》的立场态度,并体悟史书的历史观对后世的影响;再学会辩证地理解百花齐放、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会分析文化精华和文化糟粕。这样我们就从文字留白的小缝隙,读出了文化的大世界,也打开了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了邹忌的谏言,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实现的效果是:“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最终为什么能“虽欲言,无可进者”?这句话字面的含义很好理解,人们想要谏言,却没有可以谏言的地方了。很多学生认为是在齐威王的治理之下,人们为了拿奖赏想要去谏言,但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可以谏言的地方了。这是神话式、童话式的结局,齐威王通过三赏政策建立了一个桃花源一般的、乌托邦一般的理想政府。
课文讲的是历史故事,实际上从现实管理的角度来说,完美的政府是不存在的。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没有任何缺点的。更何况,齐威王的“三赏”政策实施仅一年的时间,可能还来不及针对大家提出的各类谏言进行实际的改革。那为什么“无可进者”?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的传统来理解,这一政治行为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践行群众路线的政治思想”。三赏政策本质上是强化上下沟通的政治活动,其目的在于团结社会的各阶层达成政治共识而未必是征集改革方案。
能受上赏的人,无论身份上是官吏还是百姓,一定是敢于和君王当面沟通的、有真知灼见的意见领袖,通过正面沟通能消除政府和民间领袖之间的误解,讨论出有效的治国对策,达成政治共识。对上书进谏的人给予中等赏赐,这是给民间留一些反馈意见的渠道。阅读民间的谏言书信,能够让统治者了解民意的同时,也让民怨积愤得到排遣。而下等的赏赐,并不是给“谤讥于市朝”之人,而是给那些“闻寡人之耳者”,这样的人是在舆论上、在宣传上有影响力的人,也许他并没有很高明的政治见解,但是他能够影响一批人,他的“谤讥”之语能达到一定的传播规模和传播高度,这样的宣传人才能够团结起来就更有益于统治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是朝堂上下达成了互相理解和信任。虽然政府的各项举措仍然不完美,但是,官吏、民间精英和民间舆论也愿意包容和相信政府,因此形成了“战胜于朝廷”的政治统一战线。
《陈涉世家》中,出生于甿隶之家的陈涉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叹,这是他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他是一个志向远大、智勇双全的优秀将领,有着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但是对于普通民众,他采用的态度却是愚民政策。他利用大众“相信鬼神”“安于命运”的特点,通过占卜定下了“先威众”的工作策略。“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让打到鱼的人相信陈涉称王是天命所归,又让人假装“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以自己的“开智”来利用大众的“愚昧”,这就是要深入理解和挖掘的一个矛盾点。
陈涉的做法,短期内达到了动员大家和他一起发起反秦起义的目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也注定了陈涉脱离群众、遗恨千古的英雄悲剧式命运。大众的意识可能被愚弄一时,但是没有真正的尊重和沟通,就会产生意识的割裂和冲突,结合历史来看,最终导致了陈涉的失败。真正的意见领袖应该尊重大众、启发民智、促进民生。
社会学依据群体差异划分了多种文化,比如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市民文化、底层文化等。精英文化以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基础。但自我觉醒的精英对蒙昧的民间底层不能持傲视甚至利用的态度,应该有采纳、兼容、悲悯的文化态度。
《出师表》中提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一句话是提醒少主刘禅: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晋升、惩罚、表扬和批评应该采用同样的标准。诸葛亮为什么要向少主刘禅提醒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能读出文章中的隐含点,从而挖掘出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如果君臣之间真的毫无隔阂,诸葛亮的这一段话就没有必要强调。临行前的细细叮嘱,反映出诸葛亮的隐忧以及他不断去建立君臣信任的拳拳之心。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局势判断,皇帝刘禅可能会受人蛊惑,对丞相府产生猜忌。可能会由于两派的亲疏斗争而表现出徇私枉法。特别是即将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担心自己率领大军开往前线,而后方却会出现派系压制导致的政局不稳。
实际上,诸葛亮的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在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而权倾朝野,继他之后,又有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中国历史中的各朝各代都有君主担心臣子“功高盖主”的猜忌,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王朝史。特别是弱主和强臣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君主被压制,权力被篡夺是常态。刘备去世之前也假设了这种可能性,并设想了强臣代弱主的可能性,所以他在白帝城托孤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传下了一段君臣肝胆相照的佳话。
刘备愿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但这未必符合刘禅及其周围近臣的利益,刘禅及其利益集团对诸葛亮有所忌惮是情理之中的。因为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取代刘禅具有了道义上的合法性,同时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政治军事实力,并且“取而代之”也是当时的常规做法。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取而代之,反而不断地去建立君臣之间的信任。《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述:“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
回归历史情境去感受人物的选择,在历史的对比中去认识诸葛亮的形象,更能理解其作为人格典范的意义。《出师表》因其深情厚谊、忠肝义胆而一直为人所称道。历代文人更是把诸葛亮当作集智慧与忠诚为一体的典范,是中国文化中的人格标杆。
在学生认识社会文化的关键过渡期,在单元教学的文本解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文化解读作为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注意文章的“留白点”“疑难点”“矛盾点”“隐含点”。这一单元文化解读的范例,为教师单元教学的文化研读提供了可借鉴的解读方法,为学生的文章理解提供了深度探究的支架,让学生找到文化解读的突破口,从而能深入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学生在学习分析方法、分析视角的同时,开拓了文化视野,树立了文化自信,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