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涛
推动成都传媒集团尽快从传统报业集团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智媒体集团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按照中宣部“探索事业与企业分开”“坚持采编和经营两分开、两加强”工作要求,对标学习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江西、四川等地媒体集团改革的先进经验,成都传媒集团需加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媒体事业和文化企业合理分工、相互赋能、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2019年以来,成都传媒集团完成了100多项改革任务,从传统报业集团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智媒体集团转型升级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仍面临着不少短板和不足。
当前,成都传媒集团原创新闻稿件生产能力已从2019年的12万篇/年增至46万篇/年,传播阅读量从200亿次/年增至800亿次/年,新闻资讯类新型主流媒体用户总数从0.9亿增至3.9亿;“红星新闻”矩阵用户总数突破1.7亿,成长为全国时政新媒体头部品牌;“每日经济新闻”矩阵用户总数增至1.2亿,其中微博账号用户数突破4800万,成为中国财经媒体“第一大V”;“成都发布”用户总数突破2100万,其微博成为全国唯一用户量过千万的城市政务微博;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全媒体用户总数突破8500万,党报融媒体矩阵影响力再上新台阶;Go Chengdu英文网等集团国际传播媒体矩阵全网用户总数超过800万,国际传播能力稳步提升。成都传媒集团资产总额从120亿元增至170亿元,利润总额从0.56亿元增至1.1亿元;总投资60亿元的三大文创项目稳步推进,“成都智媒体城”和“白鹭湾数字新经济科创园”顺利开工建设、“每经中心”进入开工倒计时,东郊记忆园区经营机制转换取得较好成效,集团新闻舆论工作和产业经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在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快突破存在的短板弱项。从媒体事业板块来看,媒体用户覆盖面还有待扩展,舆论引导力还有待提升,队伍转型还有待深入,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从文化企业板块来看,新媒体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文创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稳固,经营收入增长幅度还不明显。从成都传媒集团治理体系来看,顶层治理架构亟待重塑,媒体管理体系亟待优化,干部交流渠道亟待畅通。这些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求发展,通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成都传媒集团尽快从传统报业集团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智媒体集团转型升级。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重塑集团顶层治理架构。认真落实中宣部关于新闻单位“探索事业与企业分开”“推动事业与企业良性互动、产业反哺主业”“坚持采编和经营两分开、两加强”要求,以“分类管理、一体化运行”为改革主线,实施媒体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单位分类管理,构建“媒体事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产业发展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顶层治理架构。媒体单位建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全面提升精品生产能力,面向全球讲好成都故事;企业单位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主战场建强“成都传媒舰队”。在2019年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对标国内新型主流媒体标杆,顺应新兴技术驱动传媒迭代变革的发展趋势,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媒体迭代升级,做强做大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锦观新闻等新型主流媒体,建强党报党刊、政务媒体、时政媒体、财经媒体、国际传播、天府文化六大传播矩阵。
整合产业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剥离现有传媒集团的生产经营职能和资产,另行组建市属一级国有企业“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传媒集团经营性资产整合重组和文化产业发展职责。传媒产业集团及所属企业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坚持市场导向,激发市场活力,壮大文化产业,提升产业能级,支持媒体事业发展。
全面重塑集團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建设,建立健全传媒集团与传媒产业集团之间干部双向交流使用工作机制,畅通事业、企业和党政机关干部交流使用渠道,提升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增强干部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分类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按照分类考核、顺向激励的原则,针对事业、企业单位不同特点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同时建立与贡献高度挂钩的差异化薪酬体系。
(作者系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