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过去一年,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2023年,我国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的成绩,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中国经济,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动能”,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物理意义上的能源和动力,而应该包括推动新产业、新模式诞生、发展、升级的一切突破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也包括新型的劳动方式与就业方式,以及以新文化、新技能、新知识武装自身的劳动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关键在于优化与转换,难点在于升级与接续。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如何找准新赛道与新动能,不仅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为中国经济强筋壮骨,不断培育新的竞争力。从发展目标看,新型工业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业化、高質量发展的工业化;从技术—经济范式看,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工业化、数字技术赋能的工业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从国际环境变化看,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工业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要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变化,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算力成为新的关键生产力,算力资本呈现出产出递增效应。《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我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融合应用深度不断拓展,催生更多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模式,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与多样化的企业需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算力技术的关键突破与普惠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遵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发展逻辑,将计算机领域的算力转化为广泛应用至各领域的数字化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近几年,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加强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识别与预测,是打造未来产业集群的前提与保障。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
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信息与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接续突破和交互融合,正在改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路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号。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奋进新征程,我们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活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