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树》阅读训练

2024-02-02 22:30:15柴双政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烟树味儿文脉

柴双政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北京花树

③陈平原曾提出“北京学”的概念,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座古城。这是重要的。不过这是外省人的感觉,目的是要把复杂的感受系统地整理出来。做研究是要有依据的,就得有原始的资料,而亲历者的自述,显得颇为重要。土生土长的人,对于自己的过往的陈述方式,有书本里没有的东西。和老一代作家比,新起的京味儿写作者,可说还在前人的文脉里,但也渐渐在找自己的道路。我所接触的侯磊,是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他的北京记忆,有另一种滋味。由于他,我感到了京味儿写作的延伸性,传统的审美还活着,在他那里得到印证。

④老北京属于平民的那部分气息最为难得,京味儿的价值在于切掉了帝京贵族的赘肉,炊烟与吆喝里尽是百姓神采。侯磊在许多地方受益于前人,他笔下的世界,有许多我过去陌生的经验,经由其感性的笔触,打开历史的一扇扇门,胡同故事传递着历史演进中的斑斑痕痕。以往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宏大叙述,却遗忘了旧路与老屋里的惆怅目光和沉寂之影。寻找消失的存在,比起今天时髦的东西意义不差。

⑤《北京烟树》是侯磊的新作,此书有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录像,个体生命的印记与许多日常生活在此活了起来。作者对身边的一切,有着好奇心,那些关于冬日取暖,澡堂行迹,写得饶有趣味,不是深味其间脉息者,难能有此文字。簋街的小吃店,驻店歌手,庙宇,人流,北新桥的文脉,勾勒得也有温度,牵出的人与事,都在无意中注释着时代。侯磊笔下的旧话,有的参考了历代文献,但也来自自己的观察,娓娓道来间,告诉我们岁月深处的波纹。人间之杂色,命运之无常,刻在街市深处,也飘动在鸽哨悠长的吟哦里。我们外来的人看到的是热闹,作为老北京的后代,侯磊体味出的是人间杂味。

⑥古人觉得,王朝久远之地,易远梦成灵。老人们也善于演绎那里的奇幻之景。《北京烟树》于市井间总能透出神秘、有趣的一幕。像草木丛的狐狸、黄大仙,是有灵异之感的。那些老屋与废园,藏着不可思议的精魂。一些传说也让我想起六朝里志怪与录异的文本,出离··了儒生的模式。孩子们借此想象了世界,也将自己化为了飘动在时间里的蝴蝶,嗅到了花草间的流香。深宅里的神秘之气,与城池的数字、形状、布局不无关系。民间对于万物的感知缩小到身边的灵物那里,对于不可知的存在的体察,使语言也沾满了诡异气。

⑦看过去的一些作品,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关于北京有深度的叙述,都是远离故乡的人写就的。老舍在伦敦发现了北京,梁实秋在台北醒悟了古都之美。当年靳飞在东京,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遂有了《北京记忆》的面世。但侯磊一直生活在古城里,却能将自己的经验加以对象化的打量,是颇不容易的。所有新出的东西,都易变旧,一切存在成为旧物时,方有端详的价值,因为它藏着世间的秘密。写作有时候乃秘密的解析,想起来也是对的。

⑨在什么地方读到德国人黑塞的一句话,“离开自我是一种罪过”。此语背后的所指是,忠实于内心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大多数北京人而言,生命的点点滴滴,都印在时光的延伸点上。无论什么人,在“大而深”的古城里,都不过沧海一粟。从自己的世界才能反射出万物,具体说来,百姓的衣食住行,系着生活的阴晴冷热,其间也有不能言说的隐忧。为着自己的内心而找到温故的词语,就离真情近,与妄念远,读者是喜欢的。

(取材于孙郁的同名散文)

A.文章徐徐道来,推测起来应是作者孙郁为侯磊《北京烟树》写的一篇序言。

B.对于陈平原提出的以“北京学”的概念研究北京古城的说法,作者予以委婉的否定。

C.作者多处比较外省和北京作家写北京的不同,意在凸显本土写作的重要作用。

D.一字之改,文题“北京花树”暗含着对《北京烟树》内容等丰富繁美的赞赏。

3.文章是怎样将侯磊的身份与其著述特点联系起来的?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距离产生美”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一句名言,也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美学原理。此语也适用于文学创作,文章中的老舍、梁实秋、靳飞的创作即为例证。请你再举出本文以外的两个文学创作事例,探析原因并概括本文作者对这一现象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1.C(出离:超出、超越)

2.B(并非“否定”,而是讲这种研究“是重要的”,但需要以原始资料为依据,从而突出侯磊著作的重要性)

3.答案示例:

侯磊身份:80年代出生、一直生活在古城里的老北京的后代,新起的京味儿写作者。(2分)这一身份,使其著述(主要是《北京烟树》)呈现以下特点:

(1)继承并创新着京味儿写作的文脉和审美传统;(见第③段)

(2)落笔底层,写平民生活和百姓神采,即胡同故事;(见第④段)

(3)观察与文献结合,录像古城,注释时代;(见第⑤段)

(4)眼力非凡,发现独到,神秘、有趣,语言有诡异气。(见第⑥段)

【评分标准】

概括身份2分(“八十年代出生”“一直生活在古城里”“老北京的后代”三个信息齐全得1分,“新起的京味儿写作者”得1分),勾连身份和著述特点1分;概括著作特点3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得3分。

4.答案示例:

(1)举例:莫言离开家乡山东高密到部队当兵,创设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地理概念,写出了“红高粱”系列作品;马尔克斯离开哥伦比亚的家乡,在外地从事新闻工作时,创设了“马孔多”这一文学地理概念,写出了《百年孤独》。

(2)析因:離开家乡,有了时空距离,会对过往的一草一木、人事等进行沉淀、回想和审视、分析、提纯,更会产生浓郁的乡愁。此时下笔,往往既客观冷静,更会蕴情笔端,会写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有利于创作经典。(或结合文本回答:有距离的东西就会“变旧”,而旧物方有端详的价值,且久在高楼里的人,对身边的存在是木然的,只有非凡眼力才会觉察,因此存在距离时,人们才可以发现世间的秘密,发现“美”。)

(3)作者看法:作者作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先肯定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又未将其绝对化,以侯磊著作为例。

(评分标准:举例2分,析因2分,概括本文作者看法2分。)

猜你喜欢
烟树味儿文脉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24
《白云却嫌春色晚,故穿烟树绿飞花》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16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古今农业(2022年1期)2022-05-05 06:58:30
“土味儿”拼多多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0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北京纪事(2022年2期)2022-02-15 02:55:13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58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现代装饰(2020年10期)2020-10-28 07:30:06
味儿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38
夏日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