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风格评析

2024-02-02 13:11李忠友
今古文创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想性艺术性

【摘要】毛泽东诗词是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完美艺术珍品,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冠绝古今。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角度,结合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审美实践,深入探析毛泽东诗词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杰出艺术成就,认为毛泽东诗词是诗意化的价值引领,体现了顽强不屈的崇高革命精神,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修养功能。挖掘并准确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特色,对现实富有可贵的借鉴与启迪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思想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3-010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3.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NJSZ1938)的研究成果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内蒙古高职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课题批准号:NGJGH2016060)的研究成果之一。

毛泽东诗词是“泱泱诗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文化价值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毛泽东在漫长而曲折的革命生涯中创作的感人至深的壮丽诗篇,不但富有极其丰厚的思想资源,而且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发人深省的思想色彩与别具一格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多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在毛泽东诗词研究领域耕耘,做了大量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但目前,从文学艺术角度对其中的古典文学造诣、艺术韵味进行研究的较多,对毛泽东诗词中表现出的富于理趣的思想感召力研究相对不足,以至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毛泽东诗词。因此,就诗词作品的思想价值而论,从艺术角度着眼,对毛泽东诗词内含的深邃浓厚思想底蕴做进一步考究,依然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启迪价值。

一、文学色彩的价值隐喻手法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超越了修辞学上的比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手段之一。隐喻是语言的根本特性,其本质是“借此喻彼”。钱钟书对隐喻在诗词中的重要性做出解释,他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无诗矣。”钱钟书一语道破了诗词的最根本特征,即诗是有象之言。意象的取象环节是借助想象活动达到的,其内涵是隐喻赋予的。由于隐喻在诗词中借助意象建立新含义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处,同时,意象又借助隐喻产生出隐含意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处,所以,意象可以活跃于诗词之中,因此引领读者的思维进行认知,丰富诗词的联想力,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可见,诗词的创作和存在离不开隐喻,因为作为文学作品的诗词需要想象力将虚拟的真实借助隐喻来进行传递。

价值隐喻是以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隐喻,就是运用形象含蓄的意象表达价值取向的一种手法。这种诗意化的价值隐喻,通常借助感性思维选取的意象来表达理性思维,构成一个理性感知的过程,同时通过“以事喻人喻情,以人喻事喻人和以物喻物喻情”这样三种形式发挥其功能,其中的众多意象皆以自然景观或宏大的环境来隐喻爱国情怀和伟大抱负。下面试举两例以说明之。

写于解放初期的《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诗词通过完美艺术境界的创造,盛赞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这首诗词在开篇描绘作者目睹“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的壮美景色和渔民出海捕鱼的场景。“大雨”“白浪”的意象,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可谓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将建设新生活的磅礴气象描写得生动且富有时代感。“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娓娓道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情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则点醒主题思想,用“秋风”扫落叶的意象隐喻了历史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再如《卜算子·咏梅》,这首诗词的词前一序,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里的“意”,就是意境中的审美理想。诗中“风雨”和“飞雪”意象给人的感觉是凄惨的,但是“春”却是充满生饥的。诗人用自然环境中的概念“风雨”和“飞雪”来隐喻当时国际的恶劣的政治环境。但是这样的恶劣环境并不是人们悲观的理由,因为代表着生机的“春”的到来。在恶劣环境中的“梅花”意象是不畏风雪严寒的强大生命力的代表。“悬崖”和“冰”的意象又把俏丽的“花枝”衬托得更加美丽。这样的隐喻展现了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贞美好的品德。“俏”字既表现了梅花实实在在的客观上的具体“俏丽”形态,又隐喻了人民群众及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和勇敢斗争的革命精神。可见,陆游此词以梅花来隐喻自己,通过咏叹梅的凄苦以发泄胸中的抑郁之情,在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之时,表达自己的高洁。而毛泽东的咏梅词则是面对强权和恶劣处境,抗争不屈,自信乐观,是无产阶级“大我”的真实写照,因而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给人以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举以上两例意在说明,诗人毛泽东书写的表达历史使命感和乐观革命精神的精美诗篇,蕴含着他敏锐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展示着他对空间意象的审美感触,承载着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苦苦寻索及理性的形上思考,诗中所营造的精神气象和人格力量,不乏感染力。

二、顽强不屈的崇高革命精神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有许多表达顽强革命精神的作品,比如《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蝶恋花·从沙汀到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如梦令·元旦》《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顛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诗词是毛泽东在红军准备长征的前夕创作的作品,字里行间隐含着对“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射指责以及对危机形势的深沉思考。同时也显现着诗人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诗词上阕写会昌破晓时登山的情景,借以表达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胜利的信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指出长征应及早启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写出必然能战胜征途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心。同时,通过对会昌一带千岩竞秀的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经过艰难困苦而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这两句诗词既表现出诗人的英雄气概及乐观主义精神,又充分表现出诗人对革命斗争生活和根据地的无比热爱及热情颂扬。

诗词的下阕描绘了会昌登山所见形势,借以展望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两句,用雄浑的笔调刻画出高入云端的崇山峻岭颠连颠、峰接峰,向东蜿蜒伸展的雄姿,同时把会昌县境内高山同远处碧海相连的险要形势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里借助对会昌险要地势的描述表明当前斗争的艰苦和曲折。这两句承接上阕“风景这边独好”一句,既说明了革命根据地的壮丽美好,革命形势高涨,这是主流,同时也表明了斗争必然会曲折起伏,有逆流存在。“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指出革命前途无限光明。“指看南粤”就是展望长征的前途,这里预示长征的必然胜利。“郁郁葱葱”原是用来形容枝繁叶茂苍翠青绿的山林美景的,这里象征革命前景无限光明。以如此明朗的笔调结束全词,显得气势豪放。

可见,这首诗词记叙了会昌登山这件事,诗人在叙述中虽然结合着写景,但这些叙述描写并非单纯的叙述和描写,其中寄寓了能够给人以滋养的精神内涵。如果说“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道出了诗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西江月·井冈山》)写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坚定不移的胜利信心,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百万工农齐踊跃”(《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写出了依靠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英雄气概,“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风卷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等诗句描绘出红军战士胜利行进的喜悦情怀,“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等诗句表达出诗人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那么可以说,产生于火热革命战争中的毛泽东诗词,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现实的深切洞察、敏锐感受和为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胜利信心,创造出了既崇高又优美的诗的意境,达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而这种结合恰是毛泽东诗词妙用形象思维和哲理思辨结合的结果,富有精邃的哲理性,给人以启发和精神上的滋养。

三、与众不同的思想修养功能

思想修养功能是毛泽东诗词的主要价值之一,即爱国主义情感的生长剂、社会主义信念的稳定剂、集体主义观念的催化剂。毛泽东用诗词语言对这些具有思想启迪意义的内容进行了艺术概括,试举一些诗词作具体分析。

写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四言诗·祭黄帝陵》和《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两首诗词,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毛泽东诗词中爱国主义的民族性特质。《四言诗·祭黄帝陵》被称为是现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作品中,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洞穿了日寇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揭露了国内亲日投降派的阴谋,并借助回顾自黄帝以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高度赞扬“赫赫始祖”黄帝“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的千秋功绩,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表达了“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國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的坚强决心,洋溢着慷慨高亢的爱国主义热情。在这里,诗人以生动而形象的艺术手段,吹响了嘹亮的抗日号角,奏起了悲壮激越的中华民族觉醒的时代序曲,诗歌主题亦因此获得完美的艺术升华。在《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之其二中,诗人由鲁迅联想到鲁迅的故乡——绍兴,由绍兴联想到那里的“名士”。绍兴,古称会稽,是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曾在这里卧薪尝胆,恢复祖国。他建了招贤台,给后人留下为国招贤纳士的为政品格。此后,绍兴代有人才,至清季,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成为辛亥革命的女将。诗首句“鉴湖越台名士乡”,用以少概多的修辞手法,称颂绍兴为人才荟萃之地。其中以宋代的陆游与近代的秋瑾为最著。故末联举陆游的《剑南诗稿》和秋瑾的《秋风曲》为例,举一概百,说明“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爱国思想在绍兴自古以来延绵流长,以此唤起国民的爱国情怀。可见,毛泽东诗词中体现的不畏强暴、抵御外辱、保卫祖国、永不屈服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资源。

毛泽东同志的《七律·答友人》一诗,借助优美的神话传说表达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借助“帝子”“斑竹”的故事和“红霞”的优美形象赞美新中国的建设,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限优越。“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运用象征手法描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欢腾景象,赞美故乡及全国建设的大好形势。“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展望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辉煌前景,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群众力量的无比信任,同时揭示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规律,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勇前进。可见,在这首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毛泽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杰出典范,其许多诗词都富于集体主义精神。如《西江月·井冈山》一诗,诗人通过“岿然不动”“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我”等简练、庄重的概括性词语歌颂人民的强大力量。词中的“众志成城”,显指军民这个战斗集体,词中出现的“我”字,也不是创作者自我情感体验的“小我”,而是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不懈奋斗的“大我”,即军民这个集体。再如“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纸船明烛照天烧”(《七律二首·送瘟神》)等诗句表达了人民群众获得福祉的无比喜悦和欣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里把昔日工共头触不周山的个人英雄主义,变为今天红军的集体英雄主义;“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送瘟神》)、“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等诗句塑造了人民群众的群像,把他们看成是正义的化身、力量的源泉;“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十六字令三首》之二)这里说的是千军万马,而不是单枪匹马。可见,就诗词内容而言,能够感悟到蕴藏其中的集体主义风格,而其反射出的集体主义精神,给人以鲜明的时代教育意义。

由上述可知,研读毛泽东诗词并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对于帮助人们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进而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能力,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的品质,具有强大而独特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毛泽东诗词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是借助抒写其伟大共产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襟怀、崇高的理想和人格精神展示出来的,是借助诗词艺术的审美创作,在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中展示出来的。毛泽东诗词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激励、鼓舞人民勇往直前,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激励、鼓舞过人民的干劲和热情。在今天,毛泽东诗词依然是催动人们前进的号角,陶冶人们情志的炉火,净化人们灵魂的甘露,引领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塑造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篇(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彭自成.诗意化的政治隐喻:论毛泽东革命诗词的政治审美价值[J].理论月刊,2006,(10).

[3]朱锋颖.中外隐喻理论及篇章隐喻解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4]石磊.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

[5]蔡清富等.毛泽东诗词大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忠友,男,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性艺术性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起承转合+思想性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以党报“主流观点”引领正确舆论导向——浅析黑龙江日报三组系列评论的思想性可读性号召力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探微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