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桦 邢梦娟 孙 扬 潘晓鸥 陆 颖 吴海苏 朱丽萍 何永光△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1108;2.上海市中医神志病研究所,上海 201108;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上海 201108)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所引起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临床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可使催乳素水平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以上[1-2],且发生率极高,育龄期女性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率高达65.6%,而男性和绝经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42.4%和45.1%[3],并可导致溢乳、闭经、性欲低下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4]。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在临床上治疗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对症处理,但无法从根本上降低高催乳素所带来的影响[5-6]。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调节内分泌紊乱,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方面疗效显著[7-9]。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们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56例,并与采用安慰剂治疗6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8例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6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2]。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病情处于稳定,但均因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男性>18.12 ng/mL,女>29.93 ng/mL;患者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3 排除标准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颅脑外伤等及其他可影响催乳素分泌疾病者;有酒精、药物依赖及智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均常规继续服用。
1.3.1 治疗组 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2 g,炒白芍12 g,当归12 g,炒白术9 g,茯苓12 g,甘草6 g,麦芽30 g,牡丹皮9 g,栀子6 g,淫羊藿6 g。日1剂,水煎取汁15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2 对照组 予中药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的包装、颜色、气味、口味与治疗组基本相同,且无害,每日15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情况。②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精神症状变化情况,采用PANSS进行评价。PANSS共有30项,其中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各7条,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条,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10]。③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SQLS进行评价。SQSL共30个条目,分为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3个方面,其中心理社会方面共15条,动机/精力方面共7条,症状/副反应方面共8条,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11]。④统计分析治疗组治疗12周后血清催乳素水平与PANSS评分、SQL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2.1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比较
2.2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PANSS评分变化比较 2组治疗4、12周PAN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PANSS评分变化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变化比较 分,
2.4 治疗组治疗12周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与PANSS评分、SQLS评分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与SQSL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存在正相关性(r=0.259,P=0.005;r=0.263,P=0.004)。见表5。
表5 治疗组治疗12周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与PANSS评分、SQLS评分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类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的催乳素升高一直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常导致患者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12]。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与垂体前叶催乳素细胞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相关,多巴胺对催乳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促进催乳素的异常分泌,而催乳素的异常分泌除了引起性功能障碍等内分泌紊乱,还与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息息相关[13]。因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是临床上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具有促进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而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要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因此肝同样具有调节和维持生殖功能的作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主要是由于患者本就先天肾精不足,神窍失养,又因药物攻伐太过,导致肾虚精亏,肝郁不疏,气血失和所致。因此治疗应以补肾疏肝为基本原则。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之功效,在治疗神志病、情志病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14-15]。丹栀逍遥散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的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而成,是调节情志的经典名方[16]。因此我们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当归养血和血;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炒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重用麦芽健脾行气,与柴胡配伍增强疏肝解郁之力;牡丹皮、栀子泻火除烦,活血化瘀;淫羊藿温补肾阳,固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疏肝理气、调和气血、舒心畅志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4、12周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说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对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具有改善作用,这可能与丹栀逍遥散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前叶,调节内分泌水平,促进多巴胺受体活性增加,抑制催乳素生成有关[17-19]。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理念不再单纯追求生命的延长,而是同时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即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的完好状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各项维持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策略正在不断制定和完善,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20-21]。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医学量表,其临床应用广泛,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22]。而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因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需要对不同患者个体作出全面、充分的分析,其中SQLS是从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3个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量表,具有稳定性强、效率高的特点[23-25]。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4、12周PAN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均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有关;治疗组治疗4、12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其中血清催乳素水平与SQSL症状/副反应评分及总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说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有关,但也可能与丹栀逍遥散加减方的疏肝解郁、调节情志的作用有关[26],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颇具治疗效应的临床辅助治疗手段。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未进行停药后的远期疗效评估,有待将来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