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喜彦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可立足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的自然单元展开,也可以超越教材中的大单元,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跨”单元整合重构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跨”单元整合重构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是从教材整体出发,立足全局,统筹安排教材内容,集中优势突破教学目标,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远大于传统语文分块教学的价值。文章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跨”单元的群文阅读整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群文阅读;“跨”单元整合;意义;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4—0113—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1]。换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自然单元内容整合重构,“跨”单元设计学习任务群,不仅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打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自然单元界限,“跨”单元重组整合单元教材内容,进而组织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实现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更是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整体教学另一种形式的探索和挖掘,可以更好地讓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先见整片森林,再见具体树木。
一、语文教材“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1.整合利用资源,丰富教材内容。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资源之一,一线语文教师只有熟练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扩展语文教材的使用空间,使用好教材,才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发展[2]。要打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自然单元界限,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跨”单元整合重构教材内容,不但突出原教材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科学地挑选、整合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和素材,而且要为“教”而开发,为“学”而开发,整合利用资源,丰富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
2.强化语言建构,促进思维发展。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跨”单元整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学会分析和整理相关的知识点,思考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异同点,琢磨文章语言中文字运用的技巧及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从而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与规律,有效巩固和迁移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能力。“跨”单元整合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了以往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将几个或者多个文本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路活跃,促进学生阅读的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养成。
3.提升审美创造,增强文化传承。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特别是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初中生在“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下能纵向、横向或者纵横交错比较阅读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品味文学语言的魅力,获得高站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审美教育,进而让学生融入其中发现美和欣赏美,并在实际语言表达中表现美和创造美。在初中阶段,多读优秀古文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认知与浸染的过程,而“跨”单元整合古诗词曲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梳理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增强文化自信与理解,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语文教材“跨”单元整合组织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构建方式
1.构建指向同一作者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依据共同的主题编写自然单元,这样的编写体例导致古今中外名家经典诗文零散地处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各个年级和各个单元中,传统的单篇单课教学自然是不利于学生高屋建瓴地全面了解作者的思想背景,更不能对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起到很好的引领和铺垫作用。加之不同的诗人、词人、作家的作品各自流露出独特的气质,比如李白的狂放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辛弃疾的慷慨悲壮……那么,打破自然单元的限制,二次开发教材,指向核心议题重组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构建指向同一作者的“跨”单元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挖掘诗文主题,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碎片化的阅读,全面多元地了解作家作品。
如何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构建指向同一作者的议题组织实施“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呢?我们以“走近苏东坡”这个议题为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苏轼的四首词和一篇古文。四首词分别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一篇古文是:《记承天寺夜游》(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深入挖掘教材后,就会发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首词和《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古文都是词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所写的作品。品读赏析苏东坡黄州时期的经典诗文走近跌宕起伏的苏轼人生,是汲取豁达乐观的东坡精神营养的最好方式。因此,着眼于语文学科内整合重组的思想,打破教材原有的单元设定,以时间轴为线,对教材内跨越年级、跨越单元的三篇诗文根据词人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整合,组织以“走近苏东坡”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群文阅读场,欣赏品读诗文,根据词人人生境遇的转变,探寻词人从“孤寂”到“豁达”,再到“自得”的人生心境的转变轨迹,全面认识和走近苏东坡,从而汲取他身上豁达乐观和怡然自乐的精神,使我们认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苏东坡。
显然,构建指向同一作者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有其可议论性和开放性。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建构指向同一作者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比如“再读鲁迅”……执教者完全可以立足于全套教材,发现有价值指向同一作者的议题,重组单元,在有价值核心议题的指引下开展指向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教学,创设阅读情境,探究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境遇和情感,剖析同一作者在不同作品中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全面认识作者,提升核心素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构建指向同一主题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中国古代优秀经典诗文,这些经典古诗词曲依据单元主题分散编排在各册教材单元中。执教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发现,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曲大多表达边塞征战、咏物抒怀、思乡怀人、感慨时运、咏史怀古、赠友送别等多种经典主题,结合群文阅读实验教学,我们大胆实践古诗词曲的教学完全可以打破原有教材单元界限,指向有价值的核心主题重组教材内容,实施“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出真知,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曲的深刻主题,探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表达上的共性与个性,更有助于全面深入把握同主题古诗词曲的文化意义和全方位地掌握古诗词曲。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效构建指向同一主题的议题组织实施“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呢?以“宋词中的家国情怀”议题为例。在执教中不难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词四首中前三首是宋代词人抒发壮志豪情的经典作品,依次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同时,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课诗词曲五首中又入选了辛弃疾的爱国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爱国主题的词是各类宋词题材中的瑰宝,宋代爱国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而且铭刻在了历代爱国志士的心头,传唱在亿万百姓口中。家国、休戚与共、家国情怀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宋词中的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而宋代诗文中的家国情怀亦光彩夺目。对此,应着眼于语文学科内整合的思想,对跨越两个单元的四首词进行“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组织以“宋词中的家国情怀”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根据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探寻词人家国情怀的社会根源,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观。
显然,构建指向同一主题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也有其可议论性和开放性[3]。其实,像表达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这样被编写在各个单元、各个年级的情况不少,其实执教者完全可以立足于全套教材,重组单元,在有价值的核心议题指引下开展指向同一主题的古诗词曲的群文阅读教学,创设阅读情境,探究同一主题下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共同感慨和情愫,探究同一主题下不同体裁古诗词曲的抒情特点和抒情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同主题古诗词曲的特点,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3.构建指向同一文体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各级各册中的文章体裁各有侧重,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八年级上下册教材侧重事物、事理说明文体,九年级上下册教材侧重议论文体,但在各个年级各册教材中,又根据单元主题的编写需要,选入了其他文体的文本。在群文阅读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构建指向同一文体的议题,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触类旁通,建立知识结构,实现高效学习。
那么,究竟如何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去构建指向同一文体的议题组织实施“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呢?以“《孟子》政论散文的艺术成就”这个议题为例。执教中不难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孟子的四篇文章,分别是《: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和《鱼我所欲也》(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这三篇都是立论文,而《富贵不能淫》是驳论文,据此,以论证方式的不同“跨”单元重构四篇文本,通过前三篇立论文本的学习,掌握立论文的要素、结构和论证方法,再与驳论文《富贵不能淫》比较阅读,感知两种不同形式议论文体的特点,从而掌握孟子政论散文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论说艺术成就。这样“跨”单元以群文阅读的方式教授《孟子》的文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结构,帮助其阅读更多同类型的文体,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孟子说理的艺术成就。
显然,构建指向同一文体议题的“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亦有其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其实,像这样“跨”单元构建指向同一文体的群文阅读教学还可以有很多,比如立足于“如何阅读说明文”“如何阅读记叙文”“如何阅读议论文”,甚至是“如何寻找线索”“诗歌之美”“小说的趣味”等等议题,执教者完全可以立足于全套教材,打通教材的血脉,重组文本,在有价值的核心议题指引下开展指向同一文体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掌握阅读不同文体时的不同方法,进而高效阅读同类型的文体[4]。
总之,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跨”单元整合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大单元语文教育观的指引下,教师可以整合所能整合的一切语文资源,关注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大胆取舍,防止师生被教材束缚住手脚,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到更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积累语言实战经验,提升读写能力和精神品格,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眼界更加高远。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势变化到理论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05.
[3]张宗胜.中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刍议[J].师道·教研,2011(01):58.
[4]刘栋卿.以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J].甘肃教育,2022(08):90.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群文阅读教改实验专项课题“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跨单元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X099)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