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炫民
【摘要】文言文承载着千百年来先贤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一种充满深度和复杂性的文本,学生要想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和价值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思辨性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文章从思辨性阅读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其内涵,分析了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三个环节探讨了思辨性阅读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辨性阅读;内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4—0095—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要激发他们的思辨欲望,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理解表面文字,而是深入分析文本,挖掘其中的思想和价值,从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真正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1]。本研究从思辨性阅读的内涵入手,就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谈几点体会。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思辨性阅读并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是通过阅读来發掘和挖掘文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它涉及对文本中的观点、论据和语言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评估,以及对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的反思和修正。思辨性阅读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它还鼓励学生挑战文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成为自主的、有批判性的思考者[2]。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的特殊性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文言文的语言风格、词汇、句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这就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出了挑战,并会影响他们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效果。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是影响思辨性阅读开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对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再次,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比如,缺乏针对性的思辨性阅读教材、练习和评价工具,这些都会影响教师有效教学的能力。同时,过于僵化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评价体系也会限制师生开展批判性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最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程度也会影响思辨性阅读的实施效果。如果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兴趣或批判性阅读的动力,他们可能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理解文本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从而促进思辨性阅读的开展[3]。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开展思辨性阅读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
1.确定思辨性阅读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要根据文言文材料的内容和特点,采用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评价的目标与要求,指导课堂教学与设计,明确学习的方向与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通过分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设计思辨性阅读的活动和问题。教师应根据思辨性阅读的目标和要求,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师设计的活动与问题既要有趣,又要有意义,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同时,应结合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和讨论,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3.准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师要根据批判性阅读的活动和问题,为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和工具,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漫画、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感知和体验;同时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与文言文材料的内容和主题相结合,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课堂引导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开放、尊重、鼓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观点被尊重和接受,有信心和动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思考和分析文本。学会如何用理由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何在批评别人的观点时做到尊重和礼貌,如何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2.指导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寻找论据。在思辨性阅读中,论据是推动思考和讨论的关键,有力的论据可以让观点更有说服力。对此,教师可通过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寻找论据[4]。例如,教师可以挑选一段文言文,然后示范如何从中找出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论据。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理解他们的含义,然后分析他们如何作为论据来支持或反驳观点。接下来,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从文本中寻找论据,可以先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标记出可能的论据,然后分析这些论据如何支持或反驳他们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提高他们寻找和分析论据的能力,从而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3.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互相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促使学生互相理解和尊重不同观点,是实现高效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创建一个开放、公正和尊重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被尊重和接受,从而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参与讨论。其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讨论主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需要从别人的观点中寻找论据,以支持或反驳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听到不同意见时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如何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在讨论中保持友好和尊重的态度。
4.教师适时提供引导与反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和反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在讲解课文或提出思辨性问题时,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比如,学生在阅读文言文遇到无法理解的词语时,教师可以及时解释和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上下文。当学生讨论问题陷入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新的角度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跳出框框来思考。其次,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既可以进行思维过程的引导,也可以进行讨论方向的引导[5]。比如,当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幫助学生找到思考的线索;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继续深入讨论。当然,教师在提供指导的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是对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建议。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或讨论结果给予积极的评价,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课后研讨
1.布置相关的思辨性阅读作业。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布置相关的思辨性阅读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比如,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他们在阅读文言文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或者,让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主要论点,领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使用特定的词汇、语句和论据来支持这些论点的。这类作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关于思辨性讨论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准备一个辩论题目,并列出支持和反对的论据。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反思和修正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回顾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反思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讨论策略,然后提出改进的方案。
2.通过在线论坛或其他平台,鼓励学生深入讨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在线论坛或其他平台鼓励学生深入讨论是落实思辨性阅读的有效方式。教师可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或者是专门的教育平台发布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讨论话题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热议。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组织一些网络辩论赛或研讨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比如,可以布置一些辩论题目,让学生分组准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一场网上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其学习兴趣。
总之,思辨性阅读的有效应用,既为文言文阅读教学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也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新一代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此,教师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他们敢于质疑、挑战认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本桂.初中文言文教学应立足思辨性阅读[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21(06):109-110.
[2]杨柳青,汤飞平.初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例谈[J].湖南教育:D版,2019(02):02.
[3]肖梦华.文言文教学中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02):15-20.
[4]李海佳.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思辨性阅读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9(37):02.
[5]周雪萍.基于思辨性阅读的文言文教学研究[J].中学语文,2019(09):03.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