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勇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以项目立项→投资决策→方案设计→招投标→物料采购→施工建设→试运行→收尾→维保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实践方案,既突出了设计环节的引领性作用,又增强了施工建设与施工管理的融合,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准管理方向的发展。从近几年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应用现状看,主要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准,包括对此类管理模式的独立应用与联合应用,但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有所不足。因而,在当前阶段有必要增强对管理模式创新问题的研讨。下面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做出简要概述。
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筑企业依托统一大市场参与了全球同行业竞争,加快了产业升级。从新时期的竞争内容看,已从原来的规模化竞争转移到了对定价权的竞争,此时建筑企业不仅要发挥自身的基建优势,还要在工程管理层面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在建筑产业链条上扩大自身的可营利空间。从现阶段的产业升级现状看,建筑企业需要将生态化、产业化融合起来,一方面促进建筑行业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内涵式、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应在技术赋能路径下扩大对数字技术要素的配置比例,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率与管理质量。因而,在行业竞争与产业转型条件下建筑企业亟须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自我国实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至今,建筑工程中的装配率提高到了50%以上。随着装配率的提升,建筑工程中的建造工艺发生了局部变化,要求建筑企业在常规工程管理基础上,结合“预制+装配”施工部分对PC构件设计→材料采购→PC构件预制→运输→现场拼装→吊装施工→安装连接→浇筑施工→试运行→收尾→维保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管理。但是,当前建筑企业主要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独立应用与联合应用时缺乏深度层面的理论创新、广度层面的技术推广,以及精度层面的数据化管理。因而,在当前阶段建筑企业始终面面临着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需求[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包括了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制度机制、管理方法与技术、管理评价等多项内容,近几年通过对不同管理模式的独立应用与管理应用,各层面均获得了创新与发展。从笔者近年来在中国知网查阅建筑工程模式创新相关文献、同行业交流,及管理工作经验看,在当前阶段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需求,主要集中在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方面。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首先,要求在深度层面进行理论创新,具体操作时通常围绕某个具体的理念构建观念体系。例如,建筑企业在当前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中,便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核心,将建筑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环节作为相关观念,然后通过观念联合的方法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观念体系。其次,要求在广度层面扩大技术要素配置比例,为其管理实践赋能。例如,在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时,建筑企业打破了以往的管理框架,借助“互联网+”思路,根据设计阶段的优化需求、采购阶段的多方信息共享需求、施工阶段的线上与线下管理需求等,引入了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中的电子标签,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较好地实现了参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第三,要求在精度层面增强指标化管理,提高管理方案应用时的精准性。例如,在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建筑企业先将工业企业中的精益化管理理念引入到了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遵循“精于事前,细于事中,化于事后”的基本原则,对已经编制的工程管理方案进行精细化处理。但是,在当前逐渐扩大对上述管理模式的联合应用范围后,并没有将三种模式的优势提炼出来并创建适配性更高的管理模式。因而,在当前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准管理目标牵引下,建筑企业需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尝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在应用上述三种常用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时,主要采用“管理制度引领,各项机制并行运作”的基本方式。从表面上看,在管理制度完善、机制适用性较强的条件下,可以确保对管理方案的有效执行。事实上,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对宏观的建筑行业竞争内容变化、建筑产业升级方向等,进行深入研讨。管理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运行机制中的部分机制捉襟见肘,在上述基本方式下较难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例如,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并没有根据现代建筑装配率增加的实际情况,将原来的静态化监督转变为动态监督,不利于PC构件运输环节、吊装环节、安装环节、浇筑环节的动态监督。尤其从2018年确立生态文明思想至今,环保管理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部分建筑企业在缺乏动态监督的条件下,较难客观的对具体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也不能保障环境管理质量。
再如,在权责发生机制的建设方面,虽然从管理岗位出发明确了其职能权限,但是在设置相应的责任时往往不够精准,即合通过延长责任追究时间,也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管理人员的擅离职守、不细致开展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突破了施工单位独立管理、监理单位实施第三方监管的基本格局,要求参建单位均参与到工程管理之中开展协同管理,然而协同管理机制的建设相对不足,各单位在协同合作时并不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在这种制度尚不完善、机制仍不健全的条件下,建筑企业仍需加强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建筑工程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后,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口号。从目前的实践经验看,在材料、技术、工艺、人才持续更新后,质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管理效率却差强人意。从原因方面看,主要原因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强调了扩大了技术要素比例的必要性并付诸了实施,在管理技术方面并没有配套的扩大技术要素配置比例[2]。
例如,部分建筑企业引入BIM技术后,只注重对其中的三维建模功能的运用,把重点集中在对初步设计图与施工图的审核方面,没有发挥其中的四维仿真功能,施工现场布置优化与分部项目施工仿真及问题预测相对缺乏。尤其在装配式建筑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吊装施工的仿真,不能精准地确定安全施工距离,容易给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对构件连接部位进行碰撞检查,往往会在施工中导致安全质量问题。除此之外,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该技术的掌握不足,与BIM技术操作员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造成了“线上+线下”混合管理方式应用过程中的分离现象,线上管理与线下管理之间的交互频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由此也弱化了其管理效率。因而,在技术赋路径明确的条件下,建筑企业需要选择适配性较高的技术,并对其不同功能进行研讨及推广应用,以此提升管理效率。
建议建筑企业在当前阶段引入全过程管理理念,在提炼常用管理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创建适配性较高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建筑企业应提炼出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系统管理”优质、信息化管理中的“平台”优势、精细化管理中的“专项管理”优势。②在项目经理负责制度下,组建以全过程管理师、环保咨询师、技术工程师、BIM操作员、生产经理、监理工程师等为主要成员的专项团队,将上述三种管理模式中的优势融合起来,编制以“平台+系统管理+专项管理”为主的全过程管理方案。③应用该模式时,施工单位应选择BIM技术,按“数据库层—模型管理层—信息管理层—用户层”搭建集成管理平台,然后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等统一纳入用户层,确保参建单位能够在统一平台中实现信息共享,确保设计施工一体化实践中系统管理、专项管理的有效落实[3]。
建议建筑企业根据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需求,引入新机制,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引领各项机制并行运作”效果。具体如下:①建筑企业应制作管理要素清单,对照各项要素一一检查设置的管理指标,确保管理要素、管理指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逆向思维”反向检查现行制度与机制,发现一处问题,处理一项问题。②从现阶段出现的需求看,一方面应建设动态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全过程管理模式下能够实现对总项目、分部项目及子项目的动态监督目标。另一方面,应利用权责机制确保职能与责任的匹配性,切实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另外,建筑企业应根据参建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要求,在会议讨论后建立适配于各方的协同合作机制,并将这种机制延伸到施工单位的安全、进度、环境、质量、成本等专项管理小组,借助对该机制的全面贯彻,扩大协同效应。考虑到信息化管理向数据化管理的转变,参建单位有必要在平台建设、协同机制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共享机制,使各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线上获得开展,全面保障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模式的高水准应用[4]。
进入“十四五”建设时期后,我国建筑企业结合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了技术赋能路径。经过近几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证实,通过配置新技术有利于实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标。因此,笔者建议在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时期,吸收前期实践经验,持续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扩大对先进技术要素的配置比例。具体如下:①在BIM技术常态化应用的条件下,配置大数据技术,使BIM集成管理平台中的BIM数据库、IFC数据库、管理要素库、管理指标库中的数据获得进一步分析与处理,并在生成的分析报告基础上提升管理效率。②结合PC端与移动端的同步管理技术,加快对相关App的开发,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手持数据采集装置、智能手机等,及时的查看工业摄像头及各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提高现场管理效率等[5]。
总之,建筑工程上关国民经济发展,下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时期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引领下,建筑企业应持续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增强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阶段的创新需求主要集中在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培育管理人才四个层面,建议此类企业尽量遵循思路决定出路的大原则,选择“具体需求,具体分析,针对性满足”的方法,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路径下制定一些适配性较高的创新策略,一方面满足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需求,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其产出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