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4-01-31 12:02:31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学张录生
家长 2023年29期
关键词:文本教学模式语言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学 张录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倡导开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学习活动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注重英语实践的运用以及举一反三迁移思维训练,组织大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同时,新课程改革也倡导让每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学科知识,在交流学习中掌握技能。互动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对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归纳、总结。

互动式教学是指师生通过交流、沟通、研究、探讨、辩论等方式发表不同观点,拓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动学生不同观点的融合碰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体验、社会交际实践、课堂主动参与、深入研究探讨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升语言交流技能,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仅依赖文本进行机械式讲解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习课程,为更好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对阅读文本的解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文本包含着信息、作者写作方式、文本语境以及实际应用技巧等丰富的内容。其中,文本语境是阅读文本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局限于将文本中的重点短语、句式等抽取出来并进行罗列,脱离文本,孤立地讲解搭配及用法,出现“为了讲解而讲解”的奇怪现象。学生则死记硬背语法用法,通过题海战术进行练习强化。教师没有顾及文本载体和知识网络的一体化,仅仅罗列重要的语言知识点,热衷于词汇语法拓展、知识讲解及封闭化训练,导致语言知识与载体文本剥离。

(二)缺乏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意识

英语教学应该增强单元教学整体性,围绕单元主题来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本意义的探究结合起来,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探究文本意义。但是,不少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强,游离在文本的主题边缘,甚至脱离文本主题,导致学生对文本主题及其意义模糊不清,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片面化。

(三)忽视教学互动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说一万次,不如亲自动手做一次”,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经历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主动获取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过程的机会。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共同奔赴、相互成就的过程,教师应注重课堂中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是,反观目前的英语教学,教师只考虑如何“教”,不重视学生的“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些教师会向学生讲解词汇的搭配、意义和用法等,并进行相关练习,学生好似学了很多关于语言知识用法的内容,实际上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容易遗忘。

(四)缺少必要的思维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关联性、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课堂练习以聚焦于标准考试答案的书面封闭性练习为主,自由开放性、团队协作、实践性的练习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交流交际能力等难以得到很好发展,学生思维的幅度、广度、深度都受到影响。

(五)局限于大量机械的练习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设计有针对性、分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英语知识系统,培养综合性学习思维,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目前,部分教师设计的练习只是机械重复的范例练习,仍局限于知识点的大量堆积重叠,题型单一,形式单调,缺乏生活气息,脱离生活语境,设计的任务失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教学相长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导学案,梳理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圈画课文的知识点及存在疑问的地方,由小组长收集后反馈给教师。教师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选择,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着重解决学生难点热点问题。

(二)分层施教原则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等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导学案的设计、小组的划分等,教师要选择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分层次、有梯度。

(三)稳中求变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既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借鉴前人的经验,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模式,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教师的执教风格等,精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掌控课堂的魄力,对学生予以适当的课堂指导和差别化点评,对学生存在的分歧或异议能够及时消化、融合、辨析,求同存异,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探究

(一)构建平等关系,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扭转“师道为尊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情境,充分开展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体验学习的乐趣,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要积极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真实动机,获得切实的成长。其次,打造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增强主题探究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和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帮助学生在相关主题内容的已知、未知、真知、求知的融合中深刻理解内容,为探究主题意义奠定基础。

例如,在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2“Topic 3 Section A”教学时,笔者通过电视台记者对Dr.Li 采访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如何预防流感的话题展开讨论。笔者采用PPT 展示、音频播放、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交际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交际需求,帮助学生学习询问建议的表达方式和运用顺序过渡词层次清晰表达自己看法的技巧。在操练时,笔者扮演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学生则两人一组分组演练,分组竞赛复述。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帮助学生在交际中归纳总结话题的知识点,理解first,second,third,finally 等用法并进行运用,能运用should,had better,must 表述预防流感的建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其将课文知识点融入口语情境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怎样预防疾病、怎样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新旧知识的转换融合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二)组建合作小组,互动交流学习

英语是一门重要应用类型的学科,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等,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对应用语境进行分析,用正确的语法进行表达。在组织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合作小组来构建互动课堂,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使其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练习、分享学习经验,深入研究英语知识。同时,合作小组能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英语思维能力,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3“Topic 1 Section C”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型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调查最喜欢的颜色。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任务,展示颜色的图片,复习颜色的名称,鼓励学生说说喜欢的颜色,并说明理由。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调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并描述各自最喜欢的颜色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些颜色,统计本小组的调查结果,选派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调查结果。学生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动,反复操练,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学生不仅掌握了颜色及相关句式,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在小组学习中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学会调查统计相关知识。

(三)引入游戏任务,调动交流兴趣

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心智各方面仍不成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在互动教学中引入游戏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游戏环节的设置要紧扣学习目标任务,要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热情,游戏闯关要层次分明、难度适宜,让学生靠近最近发展区,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2“Topic 3 Section C”教学时,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悬赏寻物”游戏,并与SectionC 的活动3 结合进行。课前,教师随机收集10 样学生随身携带的物品,藏于讲台,如书包、文具盒、雨伞、课本等。活动开始,教师先讲清规则,学生轮流上台用“Is it/Are these...?”“Whose is... /This are these ...?”“Is it yours?”等句式向全体学生提问,其他学生用“Yes./No.”回答。答对的学生可以领取自己的物品。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再进行“猜盲盒”游戏,升级难度,仍然用以上句式进行提问,采取开火车的方式猜盲盒里的东西,猜对可领奖,猜错要重新问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反复练习重点单词和句式,在实际的应用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脉络,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实效

当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呈现异彩纷呈的课堂效果。教师应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具体而言,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英汉词典单词卡、音频打点、课堂活动等功能,快速检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实操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 图片、工具包等功能,为学生呈现精彩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利用思维导图、图表、动画等功能直观地呈现知识重难点以及关联知识点,并配合教学活动或具体任务,在动态的展示中形成知识体系。在课堂作业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包中的PPT、课堂活动等功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堂练习,加快课程进度,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五)注重教学评价,提高沟通效率

为了保证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分析学生对互动课堂的适应性以及教学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构建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师生的交互,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分析实际学情,制定多种评价标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在学生互动交流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发展式”评价,是多元评价。教师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有效评价的作用,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使学生互鉴互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还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营造和谐平等的互动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本教学模式语言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