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其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礼仪传统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明精神和原则,经过历史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且被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化符号系统。系统探究蕴含在衣食住行之中、贯穿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敬净静雅之礼仪传统,深入挖掘仁爱、爱国、和谐的精神内蕴,有助于形塑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路径。
前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很多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华礼仪传统作为其中一种独特的文明精神和原则,以无形的文化和态度,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这种依托礼仪传统形成的普遍文化认同,深深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
“礼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礼节和仪式”。也就是说,礼仪实质上包含礼和仪两方面的内容。“礼”即礼节,“仪”指仪式,据此,传统礼仪可以理解,针对个人的行为问题提出的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礼仪传统则是这些行为和规范背后所积淀而成的文化认同。由此观之,传统礼仪与礼仪传统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行为、形式等外在的表现,而后者侧重于这些外在表现背后所传递和承载的对于中华文化、内在精神及态度的认同。中华民族毋庸置疑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古老民族,邹昌林先生认为“礼”可以作为“中国文化之总名”①,孟德斯鸠也以“礼教”来看待中国的政治统治,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礼乐教化从未缺席,一直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在国家的治理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正如《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4]在文化认同的强大作用下,扬弃中华礼仪传统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家风、构建和谐社会、助力稳定富强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中华礼仪传统的文化表征
礼仪的表意是指人们的外在言行所表现出来的礼仪、礼节、礼貌,他包含的内容甚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国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任谁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礼仪而存在的,中华礼仪传统的深层内涵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表面的一点一滴去深入体悟。
(一)敬静净雅——日常生活的基本礼仪
礼者,敬人也。礼学精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尊敬,尊敬他人、尊敬自己、尊重万物。《礼记》开篇第一句就是“毋不敬”,没有敬就没有礼,对人、对事、对工作都要怀有敬意,这些敬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祭祀与军事活动,都不能没有“敬”。古籍中有很多战事的记录,起因都是“不敬”或“大不敬”。即使是现代社会,涉及外交事务,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同样尤其讲究礼仪,即懂得敬的重要性。敬反映在称呼上就要使用敬语,我们中国古人对于称呼非常看重。比如对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要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小儿”“小女”等。称呼他人的亲属时,务必要用敬称,如“令尊”“令堂”“令爱”“令郎”,如“尊祖父”“尊叔”等。自称和他称万勿弄混,否则就会闹出笑话。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对第三人对自己与某人的亲属关系的概括或描述性的称呼应该叫作称谓。称呼或者称谓恰恰又是微观的礼仪的外化,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关系,提醒着他们各自应当遵循的基本礼节和行为规范。[5]比如,《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关羽拒绝孙权提出联姻的建议时,说自己的女儿是“虎女”,将孙权的儿子说成“犬子”,这恰恰是将自称与他称弄反的典型例子。而这两个称谓正是通过一种打破礼仪的手段,重申关羽和孙权二者的关系,是有关个人立场的有力回答。这一例子恰恰反映出关羽对礼仪的看重。举凡一切礼仪,都必须有“敬”的精神。所以《孝经》里说:“礼者,敬而已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儒家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尊敬师长、尊敬长辈先贤等很多道德规范都跟敬有关。贯穿中华文明的孝道,其精神內核也是敬,所以称作“孝敬”。甚至古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制度也是以孝敬为前提。敬的前提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懂得礼仪、遵守礼仪的人总能够表现出以他人的心理需求为重、时刻关心他人、处处尊重他人、凡事为他人着想的倾向。
“静”,安静的静,古人认为,静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王弼提出“性其情”,认为以性制情,目的是“欲而不迁”,就是使情欲不流荡忘返。正所谓“情正实,而后言之不怍”(王弼《论语释疑》)。要使情不流荡往返,就是要“仪”和“静”。静,就是要回归本性,同时约之以礼。《礼记·玉藻》说:声容静。意思是有教养的人说话声音平静、从容。人的声音过大就会变成噪音,成为一种污染源,这种污染源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影响民族形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的分贝也在渐渐降低,公共场合禁止喧哗也就成了妇孺皆知且自觉遵守的常理。在古代,这些都是童蒙教育的内容,如《弟子规》中讲:“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意思就是说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过大就会有不敬之嫌,但是声音太小,低到别人听不清楚也是失礼的。
“净”指干净的“净”,也是礼仪精神之一。中国传统礼仪中,几乎大小事物都是通过“净”来体现敬。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卫生程度要求也就越高。从文化经典著作中我们看到,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婚丧嫁娶,都注重洁净,以此表达对人、事、物的敬意。比如古仪接待朋友有“净水泼街”“拭榻以待”的说法。这是日常生活,要是遇到重大的节庆仪式那就更要注意“净”,比如天子祭天前要斋宫沐浴,不光要洗手洗面,还要沐浴焚香,所有祭品清洗干净。人要净,场所净,意境也要净,才能体现出恭敬之意。如《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就有记载,伯牙弹琴前,要净手焚香以示恭敬。
“雅”,即文雅、雅致。礼,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一定是高雅的。一个讲礼的社会,人们必然举止文雅,具体表现在吃饭、谈吐、举止等各个方面。一个具有良好礼仪素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是温文尔雅的。雅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认可。比如夸赞一个人举止得体会用优雅来形容。南齐谢览仪态超凡脱俗,书中说他“意气娴雅,视瞻聪明”(《南史·谢弘微传》)。古人交往中表达敬意的言语叫“雅言”,有一些雅言传承至今,比如称赞彼此竭诚相交叫“金兰之交”,雅称对方父母健在叫“椿萱并茂”。雅言的使用不仅能涵养德行,更能塑造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君子般的浩然之气。雅作为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一个人内在修身品格的道德外化,是中国人对礼仪精神长期积淀最终形成的礼仪习惯。
(二)衣食住行——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话讲“民以食为天”,作为传统农耕型社会,饮食是本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首要关注的目标。这从中国的神话和成语之中可略见一斑。如伏羲,又叫庖牺,庖就是庖厨,牺就是牺牲,由此可见伏羲是主管饮食的,史书上说他教民渔猎畜牧,也就是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的。再比如“问鼎中原”,鼎是政权和权力的象征,但其实在古代,鼎单纯只是一口做饭用的锅,后来统治者用一口锅来做神器和权柄,至少看出吃饭问题非常重要。历史证明,凡是大治之年,多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天下大乱和改朝换代的时候,肯定是天灾人祸,连年饥荒,饿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也就是说生存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然后才能求发展,正如鲁迅所说:“我们目下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华盖集·忽然想到》)在发展的路上,人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人物等级有了明显的划分。涉及礼仪问题,这就有了餐桌礼仪和宴请礼仪。餐桌上座次如何安排,菜品如何搭配,由谁来做,餐具如何选用,这里面蕴涵着很大的学问。在中国,请客吃饭,在觥筹交错中很多大事就可以得以解决,比如著名的鸿门宴,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我们现在把吃饭时的个人座位称为席位,是因为古人吃饭时是席地而坐,所以席位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地位。什么人可以入席,入席后坐在什么位置,这些都有一定之规,一旦坐错位置就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例如不小心坐上龙椅,那就会招来灭顶之灾,这个规矩也沿用至今。虽然用餐礼仪里有一些包含着封建思想,但是传承下来的很多礼仪还是值得继承并赞赏的,比如要等大家都到齐了再吃饭,长辈不上桌小辈不能先吃,吃饭时要做到“食不言”,不能浪费粮食,要常怀感恩之心,不能随便评价食物做得不好吃,要正确使用筷子、端正坐姿等,这些都是饮食方面的礼仪。而且几乎所有的节日、仪式都离不开吃饭,由此可见了解饮食礼仪的重要性。
吃饭是头等大事,穿衣事也不容小觑。服饰仅次于饮食,是人生第二大重点问题。因此我们老百姓常说“衣食父母”“衣食住行”。前面提到伏羲是大厨师,而黄帝(轩辕)则是大裁缝。人们经常用烹调术和纺织业来比喻治国之道,例如“烹小鲜如治大国”“经天纬地”等。而“治理”一词,本就是纺织业的术语,指把一团乱麻或乱丝,梳理出头绪来。据说,黄帝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服饰发明家,也是最早拟定服饰体制的大礼学家。他的正妻嫘祖和他的臣属胡曹则发明了养蚕和领导了制衣业。自从黄帝制定了服饰礼,紊乱无序的天下也被治理得井然有序了。服饰也便成了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所以按照传统礼法,不穿衣服是野蛮的象征,没有特殊情况,身体是不可以裸露在外的。只有极特殊的情况,才可以裸露上身或胳膊,谓之“肉袒”,否则就是极为严重的失礼行为,比如廉颇至蔺相如门负荆请罪。就连《诗经·鄘风·相鼠》上都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意思就是说,连老鼠尚且都有一张皮,人怎么能没有礼仪呢?人如果没了礼仪,还不如死了算了。可见人活在世,要有服饰,而且中国人非常重视服饰。在中国人看来,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衣不蔽体和食不果腹是同样悲惨的。因此,“解衣衣我”和“推食食我”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恩重如山。
中国人对于服饰的重视,最重要的在于“合礼”,而漂亮和舒适倒在其次。所以穿着服饰第一要符合身份,同时要符合场合。比如正式场合,就不能穿着太随便;休闲在家,也不宜穿着太正式;出去旅游穿着西装革履让人看了也觉得怪怪的。基于此,古代那些有身份同时又在意礼仪的人,就需要不停地更换着装。比如,行礼时需着礼服,祭祀时需着祭服,上朝时需着朝服,闲居时则着燕服。同时所穿衣服又要和相應的鞋相配。例如汉朝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鞋履制度。除鞋服外,冠也是区分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各种衣服还要有相应的发型、配饰等来搭配,总之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且必须严格遵守,如果穿不对就会因此而获罪。后代在秦汉服饰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又各有风格,但都有自己的礼仪要求。
除了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外,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也是非常讲究的,也就是说,穿着服饰时合乎身份也非常重要。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体现到服饰上,什么人穿什么服饰,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纹饰,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用了高于自己身份的服饰,便是“僭越”,是大不敬。比如赵匡胤“黄袍加身”,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所以部下的意思不言自明。但如果是特许使用,则是极大的恩典,应予特别的炫耀和声明,典型的例子便是清朝的黄马褂,比如商人胡雪岩,靠帮左宗棠筹饷而获赏黄马褂便是一例。服饰是身份的象征,比如“布衣”代表平民百姓,“冠盖”代表达官贵人,贵族一般穿深衣,即长袍,劳动人民为从事劳动方便起见,一般穿上短下长的短打。再比如唐代的“石榴裙”,明代的“乌纱帽”,现在都用来特指一定的阶层。所谓“石榴裙”者,色如石榴之红,颜色纯净艳丽,穿着之人往往会因此而更显俏丽动人,成为唐时为妇女所喜爱的一种流行服饰。唐代有诗曰:“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万楚《五日观妓》)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赠姬人》)。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戏赠赵使君美人》)。石榴裙的风行一直流传到明清时代,《红楼梦》里还有大段有关石榴裙的描写,可作为印证。因为石榴裙流传时间相当之久,所以俗语中就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来形容男人被美色所征服,这个俗语至今仍在鲜活地使用着。
人的一生,身份屡次发生变化:由孩童至少年、由成年至婚娶、由新婚至为人父母;有的人由平民至官宦,为官员有所升迁等,服饰也就随着人生身份的转换而不断发生变化,成了一个人戏剧般人生的礼仪仪式。除了衣食之外,住和行同样也各有礼仪,所住房屋、所用车马同样和人物身份直接相关。比如走路时,晚辈或地位低的人在长辈或地位高的人面前经过时,一定不能冒犯,要低头弯腰,这就同敬酒时晚辈的杯子必须低于长辈的杯子是一个道理。听长辈教诲或上级训示后不能转身离开,必须躬揖之后倒退离开以示尊敬。为表谦逊,晚辈走路时应靠路边,中间的位置要留给长辈。除此之外,这类诸多礼仪规范至今依然流行于国人之中,限于篇幅,不作赘述。衣食住行,一式一礼皆为文化,正如老舍所言:“一人群单位,有它的古往今来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方式;假如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作文化,则教育、伦理、宗教、礼仪,与衣食住行,都在其中,所蕴至广……有文化的自由生存,才有历史的繁荣与延续。”[6]
(三)人生礼仪——礼仪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礼乃立身之本,所以人的立身与行事,当以礼为根本,无礼则无以成人。“礼,身之干也。”(《左传》)以礼立身自先秦贤达已达成共识。基于礼的重要意义,礼几乎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比如儿童入学有开蒙礼,年满二十有成年礼,成年以后娶妻成家则有婚礼,同事相见有相见之礼,乡人饮酒有饮酒礼,人死有丧祭之礼,如此种种,不可尽数。这些仪式旨在教人尊师重教、孝顺父母、夫妻和顺、尊老敬长、选贤举能、敬畏生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生漫长,但关键的地方往往只有几步,人生礼仪就是在人生重要关头的人文提示,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这些重要的人生时刻,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人情之礼尚往来便形成一定之规,成为风俗流传下来。例如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所以事涉子孙繁衍必是家族大事,既是大事,则需举全家之力来庆贺一番,所以孩子的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尤其如果是男婴,更受重视,到了婴儿满月之时,家族也会尽己之能大操大办,亲戚朋友们自会锦上添花,纷纷上门恭贺,这项礼仪也一直传承至今,即使在贫困年代,人们也绝不会落下此礼,或多或少地送上一份礼物以示祝贺,可见此礼被重视程度之高。婚丧嫁娶寿诞之礼更不在话下,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节點,是一生中的大事,历来为中国家庭所重视。这些礼仪牵涉到的不光是一家之事,甚至是整个家族、整个村庄的人际往来之礼,显示的是整个家族和村庄的和谐团结气象,不能不对其格外重视。
二、中华礼仪传统的精神内蕴
中华礼仪传统的精义发展至今,有很多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已消亡殆尽,但还有很多精髓的东西,我们不能拘泥于表面,应对其发扬光大。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说:“中国文化所以能绵延数千年,仍有如此凝聚力量,实乃受两个因素所驱使,一是文字,二是纲纪,即礼也。依我多年所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实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要明是非,方能取得‘和,所以《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7]挖掘中华礼仪传统精神内蕴,扬弃“三纲”“六纪”,弘扬儒家仁德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思想,知礼、懂礼、守礼、行礼,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一)经世爱国,教化为先
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牵涉甚广,可以说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种种细节,但归根结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还是思想和文化的外显。礼仪传统及礼仪文化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血脉重要的源头活水。礼仪具化为礼节仪式,通过人们对这些形式的践行,从而“使礼的精神潜入人心,化成民俗,实现礼的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目的。”[8]中国人自古主张“学而优则仕”,就是因为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血液,而这一血液的重要来源就是传统礼教的经世爱国、礼乐教化功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种参政意识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颗经世爱国之心。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墨子,他们无不以治天下为己任,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对君王的辅助,对民众的启迪,使国家富强昌明,人民安居乐业。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爱国主义的英雄涌现,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甚至宁愿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来保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有一些人,他们可能没有为官,但是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兴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却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中国人喜欢谈政治,尤其是男性,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将国家的礼仪看得至高无上,所以才会有历史上的一次次变革,一次次进步,也才会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民的觉醒,有了学生和工人登上历史舞台的壮举,才会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进步发展抛头颅洒热血的撇小家为大家的壮举,这一切皆因中国人心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世爱国的思想。民国时期,国父孙中山先生曾亲自设计并推广中山装,同时将上衣的四个口袋寓以礼义廉耻之意,主张用礼义廉耻来教化我国国民。
(二)“仁爱”思想的传承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中又以孔子的思想为核心,而孔子思想的核心即为“仁”——“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等等,这些内容充分反映出孔子对“仁”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在孔门儒家的大力倡导下,“仁”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成为礼仪传统的精神内核,最终为“仁德”思想的传承夯实文化基础。“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宽以待人,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对待别人应该以宽容为怀,博爱为基,对待他人应该多些爱护。因此,中国人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同理心。长辈对待晚辈,父母对待子女多是无条件的爱,基于对父母之爱的回馈,子女对父母孝顺有加,几乎是无条件的。孝也成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古代关于讲孝道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将这种仁爱的孝文化推己及人,就有了兄弟之爱、邻人之爱、尊师重教,从而也就有了大众之博爱。也是这种仁爱精神让中国人在做任何事时都能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谦和有礼,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美德,才有了“三顾茅庐”“程门立雪”“孔融让梨”“以孝治天下”等各种各样的美谈。
(三)“以人为本”,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营构
中国人讲究“仁爱”思想,其实这和中国人讲究“人学”,重视人,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和中国传统礼仪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以此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较为常见,在《管子》一书中,管仲对齐桓公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并重点说明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这一思想在当时广泛传播,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统治者的理念,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谨遵“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在《民可畏论》中对“以人为本”及其重要性做了进一步解释。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保障社会安定的最为必要的条件,也是齐家治国思想实现的保障。所以今天我们的国家在国内讲的是“安定团结”,在国际上则主张和平,尊崇“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中国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更重视情感和心灵的沟通,而不是依靠理智,中国人讲究给人留面子,而不是据理力争,针锋相对,这些礼仪传统在构建和谐而的人际关系,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就连在新文化运动中被作为旧文化代表的三纲六纪,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也有其可取之处。
三、中华礼仪传统的当代传承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先辈代代相传下来的优秀礼仪文化,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骄傲并加以保护和传承。著名史学家钱穆说:“中国文化说到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在西方语言里没有对等的词可以对译。”[9]在我国古代,上至国家典制,下至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中华优秀礼仪传统的弘扬与传承在当代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用优秀礼仪传统重塑国民形象,营构良好家风
“国民形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形象如何,不能靠下个定义或是抽象的描述和概括而定,那需要依靠国民的具体行为表现去判定。就像我们平时常说一个人是不是懂礼仪,也是看他平时做过哪些事,从而形成的一个印象。这些事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是为客人斟上的一杯茶,也许是见面时的一个微笑,也或许是别人有困难时及时伸出的援手。平时很多人认为礼仪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无关大局,也是繁文缛节的事,无关痛痒,所以从来不注意这些细节。却忽略了一个古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的大节往往通过一个一个的小细节展示出来。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乐教化最为成熟,影响深广。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礼仪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一定时间内礼仪甚至出现了断层,好在我们进行了及时深刻的反思,现如今,我们将思想道德素养看得非常重要,而礼仪文化与道德素养相互融合,协调一致,能够弥补遗留下来的问题,提升国民素养,从各种细节之处给予人们以指导,让人们在邻里相处、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互礼让、互相帮助,懂得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甚至拥有家国情怀。
中国优秀传统礼仪非常注重家风家教的传承,古人注重诗书传家,历代名人家训都很看重这一点。传统家风文化倡导勤勉治学。家风不仅对一代人产生影响,其重要作用更在于他会变成一種家门传承影响一代代子孙。比如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秉持爱国主义家风,为国家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看重家风家教,在2015年2月17日的春节团拜会上首次论及家风家教,强调家庭关系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教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我国深厚的礼仪传统的理论渊源,对于促进新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0]昔人倡导的齐家,非常重视在家庭之内营造和谐的气氛,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家庭的伦理秩序都混乱不堪,那么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便无从谈起。基于此,家风家教起码要做到坚守孝道、尊亲爱亲,勤俭治家、力戒奢靡,和睦友邻、礼暖人心。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对个人性格的养成十分重要,而家风家教作为家庭的内在思想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一致的内在联系,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弘扬优秀礼仪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家国一体,小家和则大家安,大家安则小家稳。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一个个小家为其添砖加瓦。从一国范围来说,社会各个机构、各个行业如果都能秉持经世爱国、仁爱为先,“以人为本”的礼仪传统,都能做到恪尽职守,各尽其职,那么一个和谐有序的文明国家并不只是一个梦想。我国自古推崇仁爱德治,遇事看重以礼来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这样达到和为贵的和谐局面,这一传统若是人人能遵守,国国肯践行的话,加之以必要的规章法则,那么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不会只是一个口号和理念。任何文化,包括礼仪文化,都是有其时代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优秀的合理的科学的部分为我们现今所用,不越其底线,礼法并用,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传承优秀礼仪传统,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形象,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在与人与国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过比较和鉴别所具有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特点。中华民族形象,是内在本质和外在客观形象的结合。我国的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其内在的本质本性即建立在悠久历史传承上的“礼”,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真正强大,就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健康向善的敢于创新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上,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状态。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以及家族的尊长,始终坚信礼仪教化的非凡影响,于个人而言,礼仪可以涵养性灵;于社会而言,礼仪可以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秩序。礼仪来源于生活,优秀的礼仪传统指导生活,礼仪文化经过几千年历代先贤的传承与完善,很好地诠释了我们泱泱大国谦逊、友爱、公正、仁义的形象,传承优秀礼仪传统对国家、民族、社会大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推动作用。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作为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通过创造性转化和继承性发展,把内在的精神范式、促进机制提炼出来,有利于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助力。中国礼仪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文化,是由我国这个古老国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所构筑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发挥礼仪传统的精神浸润,对于构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邹昌林认为:中国之礼,与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学、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无不结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名.
参考文献:
[1]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N].人民日报,2021-03-07(4).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13.
[3]王树祥.积极推进礼仪教育[EB/OL].(2020-12-08)[2023-06-01].https://m.gmw.cn/baijia/2020-12/08/34440769.html.
[4]左传[M].郭丹,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50.
[5]蘇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J].中国法学,2007(5):45.
[6]老舍.大地龙蛇·序.老舍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89.
[7]季羡林.读书治学写作[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51.
[8]吕丽.论中国古代的礼仪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2):63.
[9]彭林.彭林说礼:重建当代日常礼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218.
[10]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EB/OL].(2016-12-15)[2023-06-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15/c_1120127183.htm?ivk_sa=1024320u.
◎ 2021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中华礼仪传统的文化认同研究》(编号:ZL2021003)
作者简介:
王玲玲,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