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与保护对策

2024-01-30 01:19崔斌杨芬王少东李强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古树名树洞树体

1.崔斌 1.杨芬 1.王少东 2.李强

(1.陕西省城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2.陕西省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

一株古树,一个故事,一株名木,一段历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历史文化、发展先进生态文化的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古树名木的定义

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二、古树名木普查及管护

1.古树名木摸底调查。保护必须摸清底子,底子不清,保护就是空谈。因此,古树名木普查是保护的前提。想要查清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资源,仅靠一二个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古树分布较为分散,又没有一定的规律,必须多部门联动。首先,各镇办、部门对辖区及下属单位内的大树进行摸底排查,对生长在村落、野外、寺庙、学校、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大树进行登记造册,只有摸底工作做好做细了,普查才能有的放矢。摸底工作做得越细,普查就会少出现或不出现漏查、少查的情况,使普查工作更全面。

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开展古树名木普查。普查工作是一项较为细致的工作,必须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调查应以镇为单位,逐树进行普查。利用1:1 万地形图和林业基本图、GPS 定位仪、数码相机和古树名木采集系统等工具获取数据、采集标本和对各项因子详细进行调查,认真填写调查表等。认真做到逐株进行现场调查实测、填卡、拍照、定位,确保发现一株,鉴定一株,力求不错不漏不重,记载准确全面真实。在普查中,可能出现个别不常见的树种,在识别上有盲区或是存在分歧,这就需要现场采集好标本,拍好照片,最好是除枝、叶外尽可能采集到花或果实的标本,通过树木各个器官的特征,采取查阅树木志、咨询专家、请专业机构鉴定等方法使树种的确定更为准确。

2.挂牌。通过普查获取数据后,在经过资料整理、汇总、逐级上报,待上级审核同意后,应及时悬挂古树名木标志牌。古树名木标志牌的规格应根据省级绿化委员会的要求制作。在以前,古树名木标志牌通常在标志牌四角或上方两角用钉子固定,一般用钉子直接钉入主杆的木质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固定牢固,但是作为古树名木,用异物嵌入主杆会对树体造成创伤,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钉子钉得过紧,钉子会长入树体,将标志牌挤压变形,不但对树不利,而且影响美观,其本身也违背了保护的初衷。随着古树名木保护的措施不断完,对古树名木的挂牌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以陕西省为例,在古树名木挂牌明确要求不得用钉子直接悬挂,必须用铁丝和弹簧进行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伤树体,弹簧本身具有收缩性,给树体一个弹性生长空间。但是古树名木大多生长在露天环境中,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铁丝和弹簧难免会遭受浸蚀,有生锈脱落的可能,因此,对古树名木应加强监管和巡护,发现标志牌有脱落的迹象应及时进行更换。

3.落实管护责任。古树名木实行属地管理责任。通俗的说就是谁的树谁管护。生长在乡村、野外属集体所有的古树名木,所在地村委会具有管护责任,生长在单位、厂矿、学校、寺庙、文物保护场所的古树名木分别由树木的所有者承担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责任应签定管护责任书,具体规定管护事项和禁止的行为。林业局和住建局作为古树名木的监管单位,住建部门具体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监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市规划区外的古树名木监管。住建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在辖区绿化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各自区域的古树名木管理工作。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应做好日常维护、保护等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以便及时处置,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三、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保护意识不强。古树因年代久远,赋于了一些古老的传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色彩,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树”。虽心存敬畏,但同时在树冠下烧香、祭拜、燃放鞭炮、枝条缠绕许愿绳等屡见不鲜,这些行为有的距离树冠较近,长期的烘烤、缠绕对古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为了体现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硬化地面、美化周边环境,采取用水泥、混凝土衬砌树盘、树盘下种植草本绿植等措施。这些措施被冠以“美化”“亮化”的美名。但是,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生存空间、需要呼吸空气,树冠下地面的硬化隔绝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影响根系呼吸,同时阻隔了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活性大大降低,把保护变成了“破坏”。

四、保护措施

1.土壤改良。古树名木根据分布区域不同,生长环境各异,生长情况不尽相同。而土壤作为树木生长的基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情景中古树名木立地土壤板结、地面硬化、土壤肥力差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①因地形、环境的限制。一些古树名木生长在建筑物周边狭窄的空间内,树冠下地面几乎全部被硬化,只留下有限的树盘,有的地方因建设抬高地面,同时将树根堆土深埋甚至填埋有建筑垃圾,土壤通透性差,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导致古树名木生长衰弱。

保护措施:对于这些地方有条件的可破除地面硬化层,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移除,换上处理过的营养土,不具备破除硬化层条件的可采用钻孔施肥、设置透气透水孔的方法改善土壤,激活根系活性,促进古树生长。

②人为因素干扰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根系活性降低。一方面是在一些古树周围人为活动频繁,因游览、人群集聚等因素,树盘周围地面长期被反复踩踏、辗压或受外力作用,致使土壤板结致密,土层表面板结。散落的树木枯枝落叶分解后本可作为一种肥料,改良土壤质地,促进微生物活动,从而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气透水能力,是一种自然的生物肥料,但却因为地面硬化,无法还归土地。

保护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置防护栏。过去,有的地方设置防护栏,为了牢固和便于装饰,采用混凝土打基础,砖混结构衬砌,有的树盘留得过小,仅把树体基部围住,有的把防护栏外树冠投影下的大部分地面硬化,这些措施不但没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阻碍。科学置防护栏的方法应以铁质或竹木质的防护栏为佳,防护栏尽量建得大一些,最好能设置到树冠投影的外围,如受条件限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把树盘留大。

2.树洞修复。古树名木大多年代久远,经过多年的气候变迁,饱经风吹雨打,各个器管功能逐渐衰老退化,新陈代谢放缓,在遭遇极端天气或外力作用下,抵抗力变弱,会出现部分部位干枯、腐烂,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空洞。树体空洞部分边缘的组织大部分已经坏死,如不及时处置,受雨水或微生物的作用,在长期潮湿开放的环境中,空洞部分会日益扩大,直接影响整株树木的健康,还会降低枝干的支持力,容易出现折断、劈裂等情况,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修复:根据树洞的大小,可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树洞的修复技术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和进步,变得更为科学、更成熟。

早期的树洞修复,最常用的是采用简单填充法。往往人们对树洞不做任何处理,只是向树洞内填充砖块、石砾、土壤等填充物,然后将洞口用水泥或泥块封实。这样做虽然从外观上看确实堵住了洞口,但是这种简单的方法未对洞内及腐烂坏死部分做任何处理,不能有效防止坏死组织的扩散。树洞内还有可能存在病虫害,如未在封堵前做消杀处理,还会在肉眼不可见的情况下使情况变得更为糟糕,腐烂、坏死,木质部会变得更加脆弱,直接影响树木的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古树名木保护方法上也不断探索研究,采取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树洞修复技术,使得从外观和实际效果都有了质的变化。

对于较小的树洞,由于创伤较小,可以先刮除表面的腐烂部分直到见到新的木质部,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涂抹伤口愈合剂,然后用发泡胶或硅胶封口。对于较大的树洞,首先必须做好树洞的清理工作,要将树洞内的腐烂物质、枯枝落叶、杂物全部清理出来,然后喷施药物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将树洞内侧腐烂部分及时刮除,杀菌、杀虫后做好防腐处理。在清除坏死组织时,一定要将坏死组织清理干净达新的木质部,然后用铁丝做好骨架,外加无纺布,最后将硅胶敷于外层。硅胶的颜色和树体本身存在一定的色差,可以通过调色保持与树体和谐,也可做仿真树皮。

3.支撑。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有的离建筑物较近,由于生长空间受阻,某个方向的枝条无法延伸生长,造成各个方向间大枝分布不均;有的因光照原因,一方或多方遮蔽、受植物向光性影响。有的因处于风口方向,长期受某个方向风力的影响,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树体的偏冠现象,同时由于主干或主枝中空、腐烂等情况,以及枝干干枯或死亡等原因,易造成受力不均、支持力下降。当遇到大风、暴雨、雪压等自然灾害时,这些因素的存在极易造成劈裂、风折、翻倒等风险,不但造成古树名木资源的损失,还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措施:当存在上述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支撑。支撑材料一般使用硬质的钢管架。钢管架的粗度根据枝条粗细和受力情况而定,受力情况大,就尽量使用粗度大点的钢管。支撑点的选择一定要找准,支撑的作用就是为了平衡受力不均,因此,选择的支撑点一定是要能起到分散、平衡受力,加强支持力的作用。切不可不经受力分析,随意支撑,影响支撑的效果。

支撑的支点着力一定要坚固。对于埋入地面部分一定要打牢基座,先夯实土层,再用混凝土打好基座,基座尽量打得大一些,然后将钢管固定到基座上。接触树体的支撑点不能直接用钢管支撑,一般使用环形抱箍,抱箍要使用可调节松紧度的那种,支撑时在抱箍下加垫有韧性的软质材料(如废旧轮胎 、橡胶等材料),避免硬质材料直接接触树体而致使其受到机械损伤,同时也给枝条生长留下一定的缓冲空间。

4.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年代久远,衰老后病虫害会乘虚而入,从而影响树体的健康状况。按照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应做到定期检查,及时防治。和通常林木病虫害相同,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按照常规防治就可以了。日常采取喷施、注孔、浇灌等方法即可。药物选择上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制剂为佳。

总之,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各异,对于保护措施而言,应视具体情况因树施策,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以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和恢复树势为宗旨。

猜你喜欢
古树名树洞树体
找到自己的树洞
贵州特色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树洞里的秘密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树洞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