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义贤 高 攀 李 勇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2023年2月,我国发布相关文件,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立足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阶段特征,精准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九项重点工作[2]。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和重要力量,其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对乡村振兴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简称西南油气田)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行动,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工作在农村中的最基本单位,长期在农村一线开展生产实践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通过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来。第二,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和落实实施的主体。在促进油气资源价值向商品价值转化的过程中,更加有效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工作等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和推进。第三,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是油气企业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通过党员培养、培训、干部选拔和培养等方式,开展各种党性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干部政治觉悟、发展观念和工作能力,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推动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第四,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治和集体土地建设等工作,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农民增加收入的目标。第五,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能够高效组织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产业发展等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第六,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能够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服务。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5]。
乡村振兴需要有一个稳定、完善的组织机构来推动,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油气田公司党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推动决策执行等作用[6]。要加强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完善油气企业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加强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和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
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党员是党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管理,加强党规党纪的学习和执行,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努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油气企业基层党员队伍。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级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在村级治理中的调研研究、决策推动、组织协调等工作[7]。通过油气田公司党委领导下的各类村级工作队伍,对村庄的各项工作进行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能力和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实施。
农民工创业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他们了解政策、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就业方向。组织开展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民工的技术素质和创业能力。建立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创业项目等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关心关爱,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乡村的凝聚力和稳定性[8]。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垃圾处理等问题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组织农民参与乡村环境保护行动。
重庆市开州区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与秦巴山脉交汇地带,2016年7月撤县设区,辖区面积为3 963 km2,总人口166万,境内天然气储量2 650×108m3,年产气量30×108m3,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粮食、水果、中药材基地。城镇化率50%左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曾经是重庆14 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1997 年,中国石油按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委托西南油气田对口支援开州区。开州区作为西南油气田主产区,每年产量约35×108m3。目前,共有9个地方(单位)对口帮扶开州。
西南油气田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工作,公司领导和挂职干部积极协调解决帮扶地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公司也收获了“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好、运用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好、落实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以组织帮扶为首要,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大力传承弘扬铁人精神、川油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挂职干部下沉联系文峰街道木桥村党支部,讲授党课、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访原贫困户,帮助其增收致富、防止返贫,实地调研、研判,协调推动木桥村党支部解决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是以民生帮扶为重点,持续带动帮扶地社会经济发展。近两年来公司在开州区积极推动实施对口支援帮扶项目4 个,稳步推进了基础设施、文化、产业、教育、卫生、旅游等40 余个帮扶项目的实施,改善群众出行及生活条件。
三是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全面拓宽帮扶地区农牧产品销售渠道。公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措并举拓宽帮扶产品销售渠道。将中国石油消费帮扶开州区目录内产品由20 种扩充至43 种。2022 年就举办巡回举办帮扶产品现场推介活动5 场。公司充分发挥内外部渠道优势,自主创新搭建电商平台“西油扶贫商城”,借助网络直播带货、融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举办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建立长效购买机制。
四是以智力帮扶为关键,切实实现县、乡、村帮扶工作全覆盖。组织开州区20 名乡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参加由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乡村养老产业发展在线培训。公司坚持把石油人扎根一线,先后向开州区派出3名挂职干部。在帮扶地县、乡、村蹲点从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接续推动帮扶项目的落地落实,挂职干部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要求,架起企地桥梁,努力担当作为,展现了中石油干部良好的素质和形象[9]。
五是以就业帮扶为手段,为就业创业营造更好环境。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产业发展、就业技能、教育与医疗等方面开展系列有特色的培训,积极吸纳和组织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坚持量质并重,在困难帮扶、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扩大就业帮扶覆盖范围,提高就业帮扶水平,提升就业质量。
六是在发挥优势带动产业发展上,公司为开州区工业及居民用户提供优质的天然气保障[10],2022年,为开州区新增直供气指标700×104m3,同比增长46%,着力缓解用气需求。全年向开州区供气1.3× 108m3,历年来累计向开州区供气15.77×108m3,对开州区GDP 和税收贡献较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协调开州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获得《天然气意向支持函》,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气源保障,为开州区建设川渝地区天然气高效利用示范样板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将强化组织保障贯穿全局。西南油气田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相关工作,管好用好帮扶资金,高质高效落实帮扶任务。各项目对口管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帮扶项目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强化履责,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深抓细、落实落地。挂职干部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在促进企地交流和带动帮扶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谋出新思路、作出新贡献。
二是将优化合作机制贯穿全局。在西南油气田加快布局新能源业务、积极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企地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极。在开州重点项目用气、脱硫装置建设、储气库规划布局等方面持续做深做实,共推开州天然气资源就地开发和综合利用,共建万达开天然气综合利用集聚区建设[11]。立足长远,提前布局,共同拓展在氢能、风电、光伏、锂电等多种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为双方发展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将深化消费帮扶贯穿全局。西南油气田多渠道、多方位加大对帮扶地农牧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内外部单位与广大干部员工采取“以购代捐”“旅游帮扶”等方式参与进来,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1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油气企业基层党组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充当了组织保障、思想引领、组织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通过持续实施保障民生、带动产业的惠民项目,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带农益农能力;加大人才智力帮扶和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宣传推广乡村振兴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推进路径,实现企业与地方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