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宏
距今2500年前,有一个人,没有职称,没有经费,也没有招生名额,却开门办学,广招门徒——门生来源复杂,录取好像也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学无定所,上课还经常跑题。尽管如此,他受到了学生们的衷心爱戴。他死后,学生们把各自上课时听到的、记忆深刻的夫子之言记录下来,汇聚到一起,学生的学生们又把他们听到的自己老师讲的话和太老师的话,再添加进去,最终在汉朝形成了今天我们能读到的那个分为20篇、题名《论语》的经典文本。
这个文本,形式上并不统一,排次也颇随意,其中还有弟子之间闹矛盾的有意思记录。但无论如何,记录得最多的,还是老师的说法,且多以“子曰”开头。这位老师,就是在中国人尽皆知且具有世界影响的孔子。
孔子的履历,在《论语》中没有系统的记载。第一次将他的经历做系统梳理的是汉朝的司马迁。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是私生子出身,身材高大,有一米八几,梦想是做职业政治家,但终其一生,只在本贯鲁国担任过一小段时间的官职。而他最擅长也最成功的是做学生们的导师,教过的学生据说多达3000人,成才的有70多位。不过跟《论语》最后编定更有关系的,是其晚年弟子曾参和有若。
由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的这部《论语》,就如它的书名,是被编辑起来的老师的“语”。这些“语”,多出自老师上课时和课余与学生交流时所说。而且,从《论语》全书的片段性特征也可以看出,这其中孔子给学生上正课时的正经讲课内容(包括《诗》《书》《易》《礼》《乐》《春秋》),是很少的,反而大多是在特定情境下给学生示范做人做事的提点之语。事实上,凡受过初等以上教育的人应该都有一个相似的体会:老师当年教的课堂内容,如果不用,过不了多少年,就基本上都忘光了;但是老师说过的某一金句,因其特有的语言或者思想魅力,会长久地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论语》里由孔子的及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前后接力传录下来的,应该就是那样情境下诞生的一大批金句,《论语》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部孔门课余金句集。
那么,透过《论语》所记金句,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笔下描绘的导师形象,是怎样的呢?
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问必答。《论语》所记“子曰”之中,后世的哲学史家们最看重,也是孔子反复提及的,一个叫“仁”,一个叫“礼”。尤其是“仁”,有好多孔子的高足都提问过,孔子也作过各种回答,但究竟是什么意思,答案并不唯一。
孔子最擅长也最成功的就是做学生们的导师。(冯涛 /绘)
其次是特别强调个人品格的养成和磨炼,尤其是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和反复言说。《论语》里有100章出现了“君子”这一关键词。对于君子的界定,《论语》所记也相对明确。按孔子的说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浮夸。文采和朴实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他也从反面让学生知晓:“君子不器。”器是指器物,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是那种单一实用的盘盘罐罐,君子不是工具。相应地,孔子也给君子划定了行为规范,告诫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把人的一生将遇到的最大几个坑,以及它们出现的时段和出现的缘由,都一一点明了。
在具体叙述中,孔子又往往把“君子”和“小人”对举,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句式相似,都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名句。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大类,固然不免脸谱化,但确实从一个侧面显现了儒家伦理意识观照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征。这种特征,是超越种族、国籍、性别、阶层和职业的。这样明确的区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给跟随孔子东奔西走的弟子们带去一种希望,一种人毕竟不同于禽兽的理性的光芒。
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论语》文本所依托的历史背景,做一个孔子提倡的有理想、有情操、胸怀天下、光明磊落的君子,成为2000 多年来中华民族集体推崇、志士仁人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
作为导师,在学生的回忆里,最动人的不是孔子的处事高明、出入宫门,而是时常跟学生们一起,真诚地说说心里话。《论语》总数不过15000字,其中最长的一章,是孔子讓几个亲近的门生“各言其志”。而他最欣赏的门生的人生志向,竟然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他最讲究的,是待人接物,礼数周到。但常易被忽视的,是他擅长射箭,精通音律,喜欢唱歌。据说他同人一起唱歌,唱到高兴时,一定要让对方也唱一下,自己再应和。而他更直白地表露的人生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看似平实的话语里,展现的是何等宽广的胸怀!
当然,孔子并没有突破他的时代和他自己固守、已不免过时的理念,所以有时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作为导师,他曾被教育圈外人士嘲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曾因为颜面和自己坚守的礼仪——大夫“不可徒行”,而拒绝新故的得意门生颜渊之父的要求,即卖了马车给颜渊买棺材。他也有自己的人生焦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怕到死都没有应有的好名声。但他的优点,是直言相告,自己承认,不做任何的文过饰非之事。
《论语》里有一段夫子自道,很有意思——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自我谦虚的三点“无能”,在门生子贡看来,恰恰是“夫子自道”。门生眼中的孔夫子,俨然已具备不忧虑、不迷惑、不惧怕的君子人格特征,因为他是仁义、智慧和勇敢的化身。
《论语》中传达出的孔子的人生信仰和行事方式,尤其是他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以及一再提示学生努力做君子的教诲,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得到了正向的传播。西汉中叶以后,儒生通经可以进入仕途,孔子学说得到了政治上的保障。尽管《论语》的文本不免因此而庸俗化,但其中有关道德、人性的论说,尤其是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意涵,确实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被放大、强调,成为一切熟读儒家经典,致力于为国家、君王和民众效力的书生们的奋斗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论语》文本所依托的历史背景,做一个孔子提倡的有理想、有情操、胸怀天下、光明磊落的君子,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集体推崇、志士仁人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不仅是中国,也是东亚儒家文化圈中一切期望做正人君子的读书人的精神导师。
如今,“导师”这一称呼,更多与大学联系在一起。但不知从何时起,某些导师以“做项目”“发C刊”为能事,划圈子为地盘,自己固然是“器”,所培养的学生也仅以成“器”,尤其是以成同类“大器”为旨归。这样的导师,跟孔子所说的君子已然脱钩。这让人不能不想起,那则不见于《论语》,但记载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的故事:
主人公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很可能与《论语》编纂有关联的孔子弟子有若。说是有若长得很像孔子,孔子死后,弟子们想念导师,就把有若奉为导师,还给了他一个跟孔子相类似的名号“有子”,侍奉他就像侍奉孔子一样。没想到,有子空有与孔子相仿的皮囊,一众弟子试问了两个不算难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坐在下面的弟子只好起来道:“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意思是:有子,你起身吧,那不是你该坐的地方。